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丽娟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人民医院仁术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头颈
  • 2篇头颈部
  • 2篇头颈部肿瘤
  • 2篇肿瘤
  • 2篇淋巴
  • 2篇颈部
  • 2篇颈部肿瘤
  • 2篇甲状腺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咽瘘
  • 1篇营养因子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甲状腺
  • 1篇原发性甲状腺...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神经营养...
  • 1篇增生
  • 1篇增殖
  • 1篇鳃裂

机构

  • 6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马丽娟
  • 5篇肖旭平
  • 3篇刘斌
  • 2篇李秋菊
  • 1篇欧阳思
  • 1篇王继华

传媒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HMGA2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促进喉癌增殖、侵袭及转移
2025年
目的探讨HMGA2参与TGF-β/Smad通路调控喉癌的增殖、侵袭及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shRNA转染构建HMGA2敲低的喉癌TU686细胞模型,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及尾静脉转移瘤模型,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及瘤组织中HMGA2及TGF-β/Smad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HMGA2敲低的喉癌TU686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下降,TGF-β、Smad2、Smad3表达降低,Smad2/3磷酸化蛋白表达下降;TGF-β1刺激TGF-β/Smad通路后可抵消部分HMGA2敲低导致的抗肿瘤效应。体外实验发现HMGA2低表达可以明显抑制皮下移植瘤的生长,而TGF-β1刺激TGF-β/Smad通路后可减弱因HMGA2低表达导致的抑瘤作用。裸鼠尾静脉转移瘤中,HMGA2敲低组E-钙黏蛋白表达增高,N-钙黏蛋白表达下降,推测HMGA2可抑制EMT的进展,TGF-β1刺激TGF-β/Smad通路后发现因HMGA2敲低导致的EMT效应减弱。结论HMGA2可能通过上调TGF-β/Smad通路促进喉癌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文献学李汝婷伍希郭仁彬伍君马丽娟
关键词:喉癌HMGA2TGF-Β/SMAD上皮间质转化
87例鳃裂畸形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总结鳃裂畸形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诊疗方案。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22年9月确诊为鳃裂畸形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第一鳃裂畸形患者10例,第二鳃裂畸形患者52例,第三鳃裂畸形患者20例,第四鳃裂畸形患者5例。15例患者有过相关颈部手术史。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仅1例出现暂时性面神经麻痹,术后3个月恢复。随访6个月至16年,81例患者完成术后随访。6例患者术后出现复发,再次行颈部肿物切除术+等离子梨状窝瘘口封闭术,随访7~8年均未再复发。结论 先天性鳃裂畸形诊断较为困难且相对容易复发,术前结合多种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是首选治疗方案,急性感染期患者先予以颈部清创,待稳定期再行手术切除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
李秋菊李汝婷肖旭平刘斌马丽娟
关键词:鳃裂畸形鳃裂囊肿鳃裂瘘管外科手术
头颈部Castleman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头颈部Castleman病的病因及病理学特点,并总结其临床表现、诊疗经验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13年1月~2019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例头颈部Castleman病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头颈部Castleman病患者中,以头颈部单发或多发无痛性肿物起病,临床分型7例均为局灶型;病理分型6例为透明血管型,1例为混合型。治疗上均行手术切除肿物。随访9~87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头颈部Castleman病确诊需通过病理学检查;临床分型以局灶型为主,病理分型多为透明血管型,手术切除肿物可有效治疗,若出现复发可辅以药物治疗;局灶型患者预后治愈率高。
伍君伍希肖旭平刘斌马丽娟
15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2023年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临床特点,总结该病的诊治经验,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2012—2021年就诊的15例PT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PTL患者中,男9例,女6例;年龄41~81岁,平均年龄58岁。起病时间0.06~36个月,平均10个月。15例患者中14例因颈部肿物就诊。常规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8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6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1例滤泡淋巴瘤。15例患者中除3例失访外,随访患者中无复发,无患者死亡。结论PTL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上多表现为无痛性的颈部肿物,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病理类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目前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郭仁彬李秋菊伍希向梦琴肖旭平马丽娟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临床病理
酪氨酸激酶受体B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与头颈肿瘤被引量:1
2016年
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TrkB)信号传导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与TrkB结合,是激活TrkB信号传导通路最主要的途径。研究发现多种恶性肿瘤中有TrkB及BDNF过度表达且与肿瘤预后相关。本文就TrkB及BDNF在头颈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欧阳思王继华肖旭平马丽娟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头颈部肿瘤
以甲状腺叶为转移瓣修补全喉术后早期咽瘘的临床分析
2025年
目的:总结甲状腺叶转移瓣联合瘘口局部内翻的双层修补法修补全喉术后早期咽瘘的临床特点,为提高该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3年10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例喉癌及下咽癌全喉切除术后并发咽瘘患者,采用甲状腺叶转移瓣联合瘘口局部内翻荷包缝合的双层修补法,修补早期咽瘘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成功修复咽瘘,术后鼻饲流质饮食,抗生素预防感染,10天后改流质饮食,均拔除胃管治愈出院。结论:甲状腺叶转移瓣联合瘘口局部内翻的双层修补法是一种较好的早期咽瘘修复方法,具有取材方便、手术时间短、减轻患者痛苦、转移瓣存活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效果肯定。
杜玉珊李汝婷文献学肖旭平刘斌马丽娟
关键词:甲状腺叶全喉切除术咽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