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刚
-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胸外按压反馈技术提高急诊科护士胸外按压质量的效果评价
- 2018年
- 分析评价胸外按压反馈技术对于提高急诊科护士胸外按压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护士28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受试对象行常规无反馈胸外按压2min,接着休息1小时后在反馈提示下行胸外按压2min,对比受试对象在按压前后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 常规胸外按压的平均按压频率为(128.37±6.95)次/min,按压深度为(4.36±0.96)cm,高于反馈技术下胸外按压平均按压频率(104.12±4.95)次/min和按压深度(5.53±1.01)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按压方式胸外按压后受试者的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使用胸外按压反馈技术,可以保证急诊科护士胸外按压时的按压深度和按压频率,且胸外按压质量满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赵小刚史金莲
- 消化内科优化出院病人电话随访服务的效果分析
- 2018年
- 探究优化出院病人电话随访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3年间来我科就诊的患者为本研究的受试对象。于2015年建立电话随访机制,2016年1月落实电话随访机制。我科建立的电话随访反馈机制主要包括三项工作:疾病管理师的培养选拔、优化随访服务、电话随访总结。结果:2017年我科复诊率为17%,与2016年相比增加2%,比2015年增加6%。2015年、2016年、2017年我科门诊就诊人次分别为20714人次、22859人次、25188人次,人数逐渐增多,2017年比2015年增加21.6%。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医疗满意度分别为91.1%,94.6%,97.8%,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出院病人电话随访服务可了解医院的不足并持续改进,扩大医院市场。
- 史金莲赵小刚
- 关键词:医院市场服务质量
- 新冠肺炎患者院间无缝隙转运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通过加强转运人员防护培训,制定转运前病情评估、人员分配、协调与沟通、转运准备、转运中监护与急救、转运后交接6个环节的转运流程及个性化转运方案等,建立和完善无缝隙转运的制度与流程,记录转运距离、转运时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无缝隙转运行之有效,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能节约患者院间转运时间,有利于控制转运风险,可在其他传染病暴发期间推广应用。
- 刘菲赵小刚陶武王念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
- 2021年
- 探究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护理中,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病例纳入时间:2020年1-12月间;来源:本院接收的72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分组及护理:将纳入病例以数字表法划分至A/B组中,A组-常规护理,B组-康复护理,各36例;对比观察在不同护理措施下,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实施后,B组治疗效率明显高于A组97.22%>80.56%,且该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对比A组也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并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议加以推广。
- 赵小刚史金莲
-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康复护理
- 一对一带教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实施意义
- 2021年
- 探究一对一带教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呼吸内科实习生28名分组,对照组常规教学,研究组一对一带教,分析带教结果。结果:研究组出科考试成绩、学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对一带教模式用于呼吸内科护理带教工作中,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理论及实践成绩,同时增加学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
- 赵小刚史金莲
-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教学带教质量
- 基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在呼吸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0年
- 探讨在呼吸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呼吸内科接收实习护士38 例,按照实习批次不同分为常规带教对照组(n=19)与采用临床路径教学干预实验组(n=19),对比带教效果。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采用临床路径干预能够提高带教质量,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
- 赵小刚
-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