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见性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单孔腹腔镜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措施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7例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组患者术前、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后的效果。结果预见性护理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对单孔腹腔镜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提高了护士自我价值,培养了护士的预见性思维。
- 张洪张闻熙陈继明许红燕曹颖刘俊玲陆冰颖张晓剑
-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妇科恶性肿瘤单孔腹腔镜手术
- 烯丙雌醇治疗育龄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2025年
- 目的探讨烯丙雌醇治疗育龄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207例育龄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117例。观察组于月经第15天开始口服烯丙雌醇5 mg,2次/d,持续口服给药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于月经第15天开始口服地屈孕酮10 mg,2次/d,持续口服给药14 d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月经量[采用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进行评估]、子宫内膜厚度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91.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BAC评分及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8/9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6/1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烯丙雌醇在治疗育龄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与地屈孕酮有相似的疗效,且在短疗程临床用药有较好的安全性。
- 贾秋成魏炜炜陈继明虞意陈婉莹刘驰曹颖薛文芃邢庭玮刘俊玲闵逸飞
- 关键词:烯丙雌醇地屈孕酮
- 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应用于异位妊娠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4例经阴道NOTES输卵管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完善检查,做好心理护理、皮肤准备、阴道准备、健康宣教,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阴道出血情况,做好导尿管的观察与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术后并发症。结果 4例手术均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体表不留疤痕,治疗效果好。结论严密的围术期护理,能提升经阴道NOTES的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 张闻熙张洪陈继明
- 关键词:异位妊娠围术期护理导尿管深静脉血栓
- 黑升麻制剂治疗GnRh-a所致围绝经期症状的临床评估与机制研究
-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 sis,EMS)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术后易复发。术后使用抑制雌激素合成的药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
- 陈继明
- 关键词:围绝经期症状骨代谢子宫内膜异位症
- 文献传递
- 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缝合口诀临床应用初探
- 2024年
- 目的 初步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缝合口诀”临床应用技巧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6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6例进行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缝合口诀进行操作,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55~110)min,平均(77.50±17.03)min;术中出血量(10~80)mL,平均(36.25±30.08)mL;血红蛋白下降值(1~7)g/L,平均(4.06±1.77)g/L;术后住院天数(4~6)d,平均(4.81±0.83)d;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18~30)h,平均(23.81±4.10)h;术后12 h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1~3分,平均(1.44±0.63)分。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出现邻近脏器损伤、大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无增加操作孔或中转开腹等操作。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次日好转。1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顺利出院,对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切口美容效果比较满意。结论 在具备一定单孔腹腔镜缝合技术基础的前提下,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缝合口诀”技巧运用于合适的病例可能是安全可行的。
- 吴忆寒汤慧敏贾秋成陈婉莹陈梦月杨雲赵梦如陈继明
-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
- 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分析及其预防策略
- 2025年
- 随着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广泛应用,与其相关的手术并发症问题逐渐显现,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文章结合相关文献,针对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进行阐述,旨在提前预见并及时识别手术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医疗安全,促进妇科单孔腹腔镜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 缪妙陈继明
- 关键词:手术并发症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随着年龄增长,SUI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绝经期后和怀孕期妇女的患病率最高。其他因素也与SUI的风险相关,包括分娩、更年期、繁重的体力工作、吸烟、肥胖和慢性咳嗽等。由于日常活动有限,以及暴露在尿不湿引起的不适感觉和气味中,SUI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严重下降,往往会导致反复的尿路感染。因此,探索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有重要的临床社会意义。本文主要就SUI发病治疗研究进展等方面做一综述。
- 陈婉莹贾秋成陈继明汤慧敏
-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 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不全流产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不全流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4年5—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确诊为药物流产术后不全流产的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药物流产术后第7~14天复查经阴道超声提示宫腔内有部分妊娠组织残留,采取单纯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所有患者均于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第15天、停药撤退性出血干净后2~3 d复查血β-HCG水平及经阴道超声检查,进行效果评估以确定是否进行第二、三周期治疗,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入组的26例患者中,有3例脱落(2例失访,1例入组后拒绝后续药物治疗),最终纳入23例患者。23例患者均得到治愈,18例患者在用药1个周期(28 d)达到治愈效果,4例患者在用药2个周期(56 d)达到治愈效果,1例患者在用药3个周期(84 d)达到治愈效果。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的肝肾功能损伤、阴道大量流血及过敏反应;1例患者在用药第三周期出现轻度恶心症状;1例患者在用药第二周期时出现轻度乳房胀痛。2例患者在治愈后3个月内自然妊娠。结论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不全流产可能具有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但仍需更大样本量的多中心研究加以验证。
- 陈婉莹贾秋成虞意魏炜炜郑虹王麒陈继明程世花
- 关键词:不全流产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药物治疗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靶向治疗宫颈癌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1年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是肿瘤微环境(TME)中重要的免疫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和调控宫颈癌(CC)的生物学行为。详细了解TAM影响CC的生长和转移机制,是研发靶向治疗药物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对TAM在CC中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重点探讨TAM靶向治疗CC的潜在治疗靶点、疫苗及药物,为CC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其生存时间。
- 陆杭铖魏炜炜陈继明施如霞
- 关键词:宫颈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免疫治疗表型转化疫苗
- 《人工流产术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专家共识》解读
- 2025年
-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或放弃继续妊娠后终止妊娠的常用措施。该手术为侵入性操作,对子宫内膜的吸刮、出血、感染、残留后的二次手术等均会对子宫内膜造成损伤,进而出现内膜修复障碍、宫腔粘连、宫颈管粘连等,增加不孕症的发生率。为提高女性人群的生育力,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联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殖内分泌专委会组织相关专家编撰了《人工流产术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专家共识》。文章就该共识中有关子宫内膜损伤的原因、高风险人群、修复方法、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 吴忆寒陈继明
- 关键词:人工流产术子宫内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