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晓容

作品数:9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荣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出血
  • 2篇蛋白
  • 2篇阴道
  • 2篇肿瘤
  • 2篇子宫
  • 2篇宫颈
  • 2篇后出血
  • 2篇高龄
  • 2篇高龄产妇
  • 2篇产妇
  • 2篇产后
  • 2篇产后出
  • 2篇产后出血
  • 1篇胆汁淤积
  • 1篇胆汁淤积症
  • 1篇弹力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原
  • 1篇导管
  • 1篇动脉栓塞

机构

  • 8篇荣县人民医院
  • 2篇自贡市第四人...
  • 1篇自贡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吴晓容
  • 2篇罗艳芳
  • 2篇董华娟
  • 1篇丁平
  • 1篇王晓芸
  • 1篇顾涛

传媒

  • 3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肝脏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TCT、HPV检查联合阴道镜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技术(TCT)、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癌(CC)临床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110例疑似C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TCT、HPV及阴道镜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TCT+阴道镜、HPV+TCT+阴道镜的诊断价值。结果:HPV+TCT+阴道镜对CC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94.55%、94.12%、94.74%,均显著高于TCT+阴道镜检查的80.91%、76.47%、82.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CT、HPV检查联合阴道镜进行CC及癌前病变筛查的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佳。
吴晓容代逃芳
关键词:宫颈癌TCTHPV阴道镜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CA125鉴别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效能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联合血清癌抗原125(CA125)检测在卵巢肿瘤良恶性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接受治疗的91例卵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n=56)和恶性组(n=35),比较两组PSV、RI、CA125,受术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良恶性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PSV、CA125大于良性组,RI小于良性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鉴别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RI诊断特异度(88.2%)最高,PSV、RI、CA125联合检测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83.0%)、准确度(84.6%)、阴性预测值(91.1%)均高于单一检测。结论:PSV、RI、CA125在良恶性卵巢肿瘤患者中存在差异,联合检测可提高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鉴别灵敏度和准确度,为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顾涛俞佳丽鲁勇范毅吴晓容
关键词:卵巢肿瘤良恶性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浆纤维蛋白原联合血栓弹力图预测高龄孕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价值被引量:20
2022年
目的:分析高龄剖宫产孕妇产前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对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本院行剖宫产的高龄孕妇(年龄≥35岁)232例临床资料,依据产后出血情况分为非产后出血组(211例)和产后出血组(21例),检测产前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TEG参数,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α角、最大振幅(MA)、凝血指数(CI).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浆Fib联合TEG预测产后出血效能.结果:产后出血组产前Fib(2.74±0.38g/L)、MA值、CI值均低于非产后出血组(4.68±0.63g/L)(均P<0.05),两组产前PT、TT、APTT、R值、α角水平无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产前Fib、MA值、CI值水平偏低,K值水平偏高是高龄孕产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产前Fib、K值、MA值、CI值预测高龄产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9、0.813、0.794、0.816,各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43,敏感性96.7%、特异性93.3%,效能最高.结论:高龄孕妇产前血浆Fib及TEG水平与剖宫产产后出血有关且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为临床预防干预提供参考.
罗艳芳吴晓容古菊梅董华娟
关键词:高龄产妇剖宫产血栓弹力图
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7
2016年
目的分析影响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荣县人民医院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妇女8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产后非出血的高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造成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可能因素,并对影响比较显著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流产史、妊娠高血压史、巨大儿、宫缩乏力和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2组妊娠糖尿病、吸烟、饮酒以及抑郁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史、巨大儿和流产史。结论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和妊娠高血压史是影响高龄产妇产后出血最主要的因素,临床实践中可以依据此结果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后出血状况的发生。
王晓芸吴晓容古菊梅
关键词:高龄产妇产后出血LOGISTIC回归分析
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胎盘巨噬细胞数量及其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胎盘巨噬细胞数量及其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4年7月于我院住院治疗并分娩的ICP患者105例,分为轻型ICP组(n=51)和重型ICP组(n=54);同期选择住院正常妊娠健康产妇30名为对照组。比较3组胎盘总巨噬细胞数和M1、M2型巨噬细胞亚群数、IL-10、IL-4、IL-12、INF-γ、TNF-α、TBA、ALT、AST、TBil水平。结果重型ICP组总巨噬细胞、M1型亚群、M2型亚群为(3.04±0.87)%、(19.75±5.73)%、(81.84±10.98)%,轻型ICP组(2.07±0.54)%、(28.42±7.65)%、(72.11±9.86)%,对照组为(0.32±0.10)%、(46.55±12.44)%、(50.76±8.5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1.265、100.055、92.183,均P<0.05)。3组IL-10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重型ICP组IL-4、IL-12、INF-γ、TNF-α为(37.01±10.35)、(51.44±8.51)、(181.76±15.64)、(108.35±12.73)pg/mL,轻型ICP组(76.33±19.32)、(38.94±7.63)、(153.54±12.65)、(84.53±11.71)pg/mL,对照组为(128.17±22.54)、(23.95±6.42)、(136.22±11.73)、(62.34±10.08)pg/mL,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158、122.976、117.775、152.725,均P<0.05)。重型ICP组TBA、AST、ALT、TBil为(83.54±11.35)μmol/L、(198.76±51.85)U/L、(347.95±103.74)U/L、(23.54±3.11)μmol/L,轻型ICP组(30.07±5.23)μmol/L、(50.21±11.38)U/L、(64.35±18.26)U/L、(11.72±2.89)μmol/L,对照组为(14.15±4.57)μmol/L、(28.93±8.76)U/L、(30.17±9.78)U/L、(7.29±1.32)μmol/L,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2.232、349.851、320.673、420.008,均P<0.05)。总巨噬细胞、M2型亚群、IL-4、IL-12、INF-γ、TNF-α水平与ICP患者肝功能均呈正相关(P<0.05);M1型亚群、IL-4水平与ICP患者肝功能均呈负相关(P<0.05);IL-10水平与ICP患者肝功能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ICP患者胎盘巨噬细胞数量及其亚群分化存在异常,M1/M2型巨噬细胞亚群失衡可能会造成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损伤,引起发病和病情进展。
代逃芳吴晓容曾莉
关键词: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胎盘M2型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
益母草颗粒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对产后出血患者子宫血流动力学及血清NOS、VEGF水平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益母草颗粒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产后出血(PPH)疗效及对患者子宫血流动力学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11月在本院诊治的PPH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n=30)和TAE组(n=30),两组均采用TAE进行治疗,联合组加用益母草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NOS、一氧化氮(NO)]、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创面闭合能力指标(VEGF、VEGFR-1、VEGFR-2)、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CL-90)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3.3%)高于TAE组(66.7%),两组血清NO、NOS、D-D、FIB、APTT、PT、SCL-90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TAE组,两组PI、RI指数均升高但联合组(0.64±0.08、0.82±0.09)低于TAE组(0.82±0.09、1.45±0.16),两组VEGF、VEGFR-1、VEGFR-2、SF-36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268.49±26.93 pg/ml、249.18±25.13 ng/L、378.42±37.96 ng/L)高于TAE组(227.84±22.87 pg/ml、201.35±20.27 ng/L、318.39±32.15 ng/L)(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13.3%)无差异(P>0.05)。结论:TAE联合益母草颗粒治疗PPH可提高疗效,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降低血清NO、NOS水平,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创面闭合能力,降低焦虑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吴晓容代逃芳陈仁秀程志林王国昭
关键词: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益母草颗粒子宫血流动力学内皮生长因子
宫颈锥切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级中应用的评价
2017年
目的:探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级患者应用宫颈锥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级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60)、试验组(n=60)。对照组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试验组患者行宫颈高频环形电刀锥切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病灶残留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为(13.9±1.9)min,术中出血量为(10.5±1.8)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0.4±2.3)min、(43.5±2.0)m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术后病灶残留率为3.3%,同对照组的20.0%、5.0%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级患者治疗中,宫颈高频环形电刀锥切术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普及。
吴晓容丁平
关键词:宫颈锥切
甲羟孕酮联合TC方案治疗子宫内膜癌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 探讨甲羟孕酮联合TC方案(紫杉醇+卡铂)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自贡市荣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10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于周期第1天予紫杉醇注射液、卡铂注射液静脉滴注,1个周期21 d,共治疗3个周期;观察组患者加服醋酸甲羟孕酮片,持续治疗9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0%(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人附睾蛋白4(HE4)、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显著降低;生活质量各项(生理状况、社会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更显著(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8.33%比12.00%,P> 0.05)。结论 甲羟孕酮联合TC方案治疗子宫内膜癌,可显著降低血清VEGF、MMP-9及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罗艳芳古菊梅吴晓容张学清董华娟
关键词:甲羟孕酮TC方案子宫内膜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肿瘤标志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