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青亮

作品数:7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油藏
  • 3篇气窜
  • 3篇物理模拟
  • 3篇流体
  • 2篇多元热流体
  • 2篇图像
  • 2篇吞吐
  • 2篇剖面
  • 2篇吸水剖面
  • 2篇井间
  • 2篇回压
  • 2篇回压阀
  • 2篇产出液
  • 2篇稠油
  • 2篇稠油油藏
  • 1篇调驱
  • 1篇油藏剩余油
  • 1篇预交联
  • 1篇预交联凝胶
  • 1篇预交联凝胶颗...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7篇王青亮
  • 5篇侯健
  • 3篇杜庆军
  • 2篇吴海君
  • 2篇李淑霞
  • 2篇高达
  • 2篇于波
  • 2篇刘昊
  • 2篇刘永革
  • 2篇赵帆
  • 2篇李晓宁
  • 1篇宫汝祥
  • 1篇周康
  • 1篇谢昊君
  • 1篇吕爱民
  • 1篇任晓云
  • 1篇冯军

传媒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年份

  • 4篇2016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吞吐井间气窜程度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吞吐井间气窜程度检测方法,基于生产井的产气量变化特征曲线提出井间气窜系数指标进行气窜程度的检测。具体为:按等时间间隔收集生产井的产气量,时间从注气井注气时刻到生产井日产气量小于100m<...
杜庆军侯健吴海君高达王青亮赵帆
文献传递
一种泡沫辅助温敏相变体系抑制复合热流体吞吐气窜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泡沫辅助温敏相变体系抑制复合热流体吞吐气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采用复合热流体多轮次吞吐开发的油田中,根据各注入井上一个复合热流体吞吐周期内,相邻生产井日度产气量,选择发生气窜的注入井;2)首先向注入...
侯健任晓云宫汝祥杜庆军王青亮周康
文献传递
缝洞型油藏剩余油主要赋存方式及形成机制
2015年
通过野外考察及油田实际地质资料,总结缝洞形态及典型缝洞单元组合。并根据相似准则将实际缝洞尺寸转化为室内实验参数,建立多种缝洞物理模型,模型由单一溶洞到不同维数缝洞组合和实际缝洞单元,通过物理模拟研究了水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以及可动性,得到了不同缝洞组合及注采参数条件下六种剩余油主要赋存方式及其形成机制。这对进一步提高缝洞型油藏采收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刚柱吕爱民谢昊君冯军秦丙林王青亮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物理模拟剩余油
一种动态测量吸水剖面的装置及工作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测量吸水剖面的装置及工作方法与应用,包括依次相连的盛装液体部、可视垂直平板填砂模型、回压阀和产出液收集器,在所述可视垂直平板填砂模型外设置有显微摄像装置。本发明采用可视化物理模拟的方法,结合图像处理技术...
于波侯健刘永革李淑霞刘昊王青亮李晓宁 陆努
文献传递
预交联凝胶颗粒深部调驱数值模拟研究
预交联凝胶颗粒溶胀后可以悬浮在水相中,在地层中运移的过程中当遇到小喉道时,会产生堵塞,但在较大的压差作用下发生变形,挤过喉道,不断向地层深部运移,从而达到深部调剖的目的。目前预交联凝胶颗粒在地层中运移的数学模型均采用经典...
王青亮
关键词:预交联凝胶颗粒深部调驱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一种动态测量吸水剖面的装置及工作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测量吸水剖面的装置及工作方法与应用,包括依次相连的盛装液体部、可视垂直平板填砂模型、回压阀和产出液收集器,在所述可视垂直平板填砂模型外设置有显微摄像装置。本发明采用可视化物理模拟的方法,结合图像处理技术...
于波侯健刘永革李淑霞刘昊王青亮李晓宁 陆努
文献传递
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吞吐井间气窜程度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吞吐井间气窜程度检测方法,基于生产井的产气量变化特征曲线提出井间气窜系数指标进行气窜程度的检测。具体为:按等时间间隔收集生产井的产气量,时间从注气井注气时刻到生产井日产气量小于100m<...
杜庆军侯健吴海君高达王青亮赵帆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