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淑月
-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航天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OC监测麻醉深度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静脉麻醉临床分析
- 2015年
- 探讨意识指数(IOC)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58例要求人工流产,妊娠6~8周患者,在静脉麻醉下随机分为IOC监测组(A组)及无IOC监测组(B组)各29例,分别观察麻醉前(T1)、扩宫颈(T2)、刮宫(T3)及手术结束(T4)时的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术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知晓及体动、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的例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T3时两组分别与T1时比较血流动力学和SpO2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血流动力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两组血流动力学差异最明显。两组比较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术中体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OC监测麻醉深度可使血流动力学、SpO2稳定,可降低丙泊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避免术中知晓、体动和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 杨晓辉郑淑月杨占民壮关英
- 关键词:IOC人工流产术丙泊酚
- 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急性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的研究被引量:23
- 2019年
-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治疗急性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胸背部急性带状疱疹伴肋间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A组(对照组)予常规抗病毒及按需口服镇痛药物治疗,B组(试验组)同时接受在B超引导下选择性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后7、14及30天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辅助镇痛药用量、不良反应及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B组明显低于A组(P<0.05)。辅助镇痛药物用量、PHN发生率B组亦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抗毒治疗急性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安全有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并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郑淑月李秀华杨晓辉何亮亮马云改杨占民
- 关键词: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
- 医用臭氧联合类固醇激素治疗慢性腰椎间盘源性疼痛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腰椎旁注射臭氧联合类固醇激素治疗慢性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腰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60例,注射类固醇激素混合液10ml联合纯氧20ml。B组60例,注射类固醇激素混合液10ml联合注射30%浓度的医用臭氧20ml。两组患者均给予腰椎椎旁阻滞,每隔1周注射1次,共治疗3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短期)、3个月(中期)以及6个月(长期)疼痛VAS评分及Macnab疗效评价,评估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VAS评分在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周Macnab疗效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优于A组。结论腰椎旁注射臭氧联合类固醇激素治疗慢性腰椎间盘源性疼痛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慢性腰椎盘源性疼痛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 杨晓辉郑淑月马云改壮关英杨占民
- 关键词:腰椎间盘源性疼痛医用臭氧类固醇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