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永春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延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麻醉
  • 3篇全身麻醉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丙泊酚
  • 2篇超声
  • 2篇超声引导
  • 1篇单纯硬膜外麻...
  • 1篇胸科
  • 1篇胸科术后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腰硬联合
  • 1篇腰硬联合麻
  • 1篇腰硬联合麻醉

机构

  • 7篇延安市人民医...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7篇高永春
  • 4篇王宇
  • 1篇曹鹏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阻滞结合全身麻醉在肝脏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阻滞结合全身麻醉在肝脏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行肝脏切除术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阻滞结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_(0))、开始手术时(T_(1))、手术探查(T_(2))、术毕(T_(3))时刻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对比瑞芬太尼用量,恢复时间[苏醒、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6、12、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术后3 d的肝功能[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术前、术后3 d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观察组T_(0)、T_(1)、T_(2)、T_(3)时心率、M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瑞芬太尼用量为(30.40±12.10)mg,少于对照组[(40.70±12.70)mg],观察组苏醒、拔管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为(8.20±1.30)、(10.10±2.20)、(14.10±3.30)min,均短于对照组[(11.30±1.80)、(14.70±2.90)、(17.10±3.90)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48 h,两组的VAS分值均较术后6 h显著下降,观察组术后6、12、24、48 h的VAS分值分别为(2.42±0.56)、(2.09±0.42)、(1.89±0.44)、(1.62±0.41)分,均低于对照组[(3.61±0.82)、(3.36±0.79)、(2.32±0.77)、(1.94±0.5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的AST、ALT、ALP均较术前显著升高,观察组的AST、ALT、ALP分别为(127.42±24.17)、(462.27±53.17)、(104.58±29.76)U/L,均低于对照组[(162.59±29.74)、(529.94±61.38)、(118.79±31.27)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3 d,两组的γ-GGT、丙二醛、SOD均较术前显著升高,观察组的γ-GGT、丙二醛、SOD分别为(66.02±8.34)U/L、(16.27±3.11)μmol/L、(86.69±13.34)U
高永春郝翠花佘雯
关键词:肝脏切除术全身麻醉肝缺血再灌注
丙泊酚结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美容整形手术患者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丙泊酚结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美容整形手术患者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2例美容整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41,氯胺酮+丙泊酚)与试验组(n=41,丙泊酚+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镇痛镇静效果、应激反应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麻醉诱导前、术后24 h的疼痛介质水平。结果用药10 min(T_(1))、用药30 min(T_(2))、手术结束时(T3),试验组的心率(HR)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3时,试验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3时,试验组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的P物质(SP)、前列腺素E_(2)(PGE_(2))以及5-羟色胺(5-HT)水平均升高,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氯胺酮+丙泊酚,丙泊酚+舒芬太尼用于美容整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更理想,可改善血流动力学以及应激反应,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王宇王运帷曹鹏高永春
关键词:美容整形手术丙泊酚舒芬太尼镇痛镇静
研究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于老年病患胸科术后其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
2018年
评价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于老年病患胸科术后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筛选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胸科术的120例患者,平均分配为复合组与对照组,各为60例。复合组施以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对照组仅施以全麻。将2组的静息与咳嗽疼痛情况、认知功能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复合组的静息与咳嗽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复合组的认知功能障碍得到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于老年病患胸科术后予以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能大幅缓解患者术后静息时与咳嗽时的疼痛程度,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申祥花高永春
关键词: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
环泊酚与丙泊酚对全凭静脉麻醉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环泊酚与丙泊酚对全凭静脉麻醉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96例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8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观察组采用环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麻醉诱导时(T_(1))、插管后(T_(2))、手术结束时(T_(3))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手术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手术前后的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时刻比较,两组患者T_(1)、T_(2)时刻的MAP、HR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T_(3)时刻,两组患者的MA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T_(2)时刻、术后24 h的TNF-α、IL-6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 h的MMSE评分均降低,而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凭静脉麻醉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中,与丙泊酚比较,使用环泊酚更有利于维持患者的术中血流动力学水平稳定,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安全性更高。
高永春李世多王宇刘阳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腹腔镜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
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18年
评析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的应用疗效。方法 随机筛选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150例患者,平均分配为探析组与对照组,各为75例。探析组施以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施以单纯硬膜外麻醉。将2组的麻醉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探析组的麻醉疗效、镇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探析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得到明显减少(P<0.05)。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疗效满意,镇痛成效可观,安全性高。在临床中,可广泛借鉴与应用。
高永春申祥花
关键词: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单纯硬膜外麻醉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与验证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与验证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择136例TKA患者,均于全身麻醉下行TKA治疗。麻醉恢复室(PACU)观察期间通过Ricker镇静-躁动评分评估EA。收集TKA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资料、麻醉相关资料以及围手术期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KA患者全身麻醉EA的危险因素。根据其危险因素,采用R语言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并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其校准度。结果136例TKA患者中,全身麻醉发生EA 20例(14.7%),均于入PACU后2 h内发生。单因素分析发现,TKA患者全身麻醉EA发生可能与年龄、2型糖尿病、术前焦虑、ASA分级、全身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术后镇痛、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有关(P均<0.05),而与性别、BMI、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吸烟史、饮酒史、损伤至手术时间、白细胞计数、白蛋白、血红蛋白、术中失血量、麻醉时间等无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术后VAS为TKA患者全身麻醉EA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以年龄、手术时间、术后VAS构建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Logit(P)=-29.948+0.182×年龄+0.081×手术时间+1.942×术后VAS。ROC曲线分析发现,该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预测TKA患者全身麻醉EA的曲线下面积为0.954(95%CI:0.923~0.999),其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0%、94.0%。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该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对TKA患者全身麻醉EA的预测发生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57,P>0.05),校准度较好。结论年龄大、手术时间长、术后VAS增加是TKA患者全身麻醉EA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对TKA患者�
高永春李世多王宇
关键词:苏醒期躁动全身麻醉全膝关节置换术
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麻醉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麻醉诱导后,两组均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其中观察组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对照组仅给予罗哌卡因。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手术开始时(T_(2)),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低于麻醉诱导前(T_(0))、平面阻滞前(T_(1)),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开始30 min(T_(3)),两组的SBP、DBP、HR高于T_(2),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以及静脉自控镇痛(PICA)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T_(0)~T_(3)时,两组的皮质醇(Cor)水平呈递减趋势,且手术结束时(T_(4))的Cor水平高于T_(3)(P<0.05);T_(2)、T_(3)时,观察组的Co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6 h,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Ramsay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能有效降低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减轻应激反应。
高永春王宇
关键词:结直肠癌根治术腹横肌平面阻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