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 作品数:6 被引量:90H指数:4
- 供职机构: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心理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心理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5月,在我医院内分泌科进行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两个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个组3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干预方式的基础上使用一对一的方法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完成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数据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22,2.054,4.516;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后3个月的总热量控制情况,营养换算掌握情况与食物搭配掌握情况均为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3.412,3.610,3.172;P〈0.05),BMI,运动,戒烟与限酒达标率也为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11.380,6.667,10.000;P〈0.05),完成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与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938,3.142,6.216,5.748,4.702,3.842,3.958;P〈0.05)。结论:使用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与生活方式,降低心理压力,提升生活质量。
- 陈淑侠慕景兰孔艳华张玲周玉森
- 关键词:心理干预健康教育2型糖尿病生活质量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控制患者血糖波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血糖波动监测结果分为异常波动组(病例组)与正常波动组(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因素。结果150例患者中61例血糖异常波动;异常波动组最大血糖波动幅度高于正常波动组(P<0.05)。两组患者的空腹C肽水平、体重指数(BMI)水平、饮食依从性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胰岛素泵皮下应用、应对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BMI、饮食依从性评分、空腹C肽、PSQI评分、胰岛素泵皮下应用是影响患者血糖波动情况的因素(P<0.05),其中BMI小、饮食依从性评分低、空腹C肽水平低、PSQI评分高、胰岛素泵皮下应用的患者出现血糖波动的危险性增大。结论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波动异常率较高,且受BMI、饮食依从性评分、空腹C肽、PSQI评分、胰岛素泵皮下应用的影响。
- 耿蕊陈淑侠慕景兰张玲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胰岛素泵影响因素
- 基于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及膳食指导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被引量:17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基于自评-主观全面评定(PG-SGA)量表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及膳食指导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PG-SGA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及膳食指导,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饮食行为评分、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患者对饮食行为的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健康饮食行为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BG、2hPG、HbA1c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FBG、2hPG、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饮食行为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G-SGA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及膳食指导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张玲陈淑侠周玉森慕景兰
- 关键词:营养膳食
- 我国糖尿病患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现状
- 2016年
-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病,目前治疗仍以内科治疗为主,胰岛素是常用药物。但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心理性抵抗已不可忽视。本文就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心理性抵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目前的护理现状进行综述。
- 张玲
-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
- 小儿支气管肺炎病原菌分布及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价值被引量:5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病原菌的分布,以及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独或联合检测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亳州市人民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痰液或咽拭子标本病原菌分离培养、病毒学检查。将检出细菌感染的72例患儿纳入细菌感染组,将检出病毒感染的48例患儿纳入病毒感染组。另将同期50例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健康组。分析病原菌分布状况;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PCT、hs-CRP水平,以及PCT、hs-CRP、PCT+hs-CRP对3组研究对象的诊断价值。结果72例细菌感染患儿共采集致病菌10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62株(57.41%),革兰氏阳性球菌37株(34.26%),其他细菌9株(8.33%)。病毒感染组、健康组的PCT、hs-CRP水平均低于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的PCT、hs-CRP、PCT+hs-CRP阳性率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hs-CRP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低于PCT+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常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PCT和hs-CRP可用于辅助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及鉴别病毒、细菌感染。
- 张瑞支素芳刘金广张玲黄国强刘军
-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病原菌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
- 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现状
- 2015年
- 本文阐述糖尿病低血糖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及分类;总结了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各种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
- 张玲
-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