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
- 作品数:4 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辐射合成技术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采用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主体单体,次磷酸钠为链转移剂,通过^(60)Co-γ射线辐射引发,制备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研究了链转移剂含量、吸收剂量、剂量率对APAM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PAM的分子量与吸收剂量呈正相关,而与链转移剂含量呈负相关。在丙烯酰胺∶丙烯酸=180∶60,单体浓度为30%,次磷酸钠为0.15‰,吸收剂量为300 Gy,剂量率为25 Gy/h的条件下,得到的APAM黏均分子量为2.93×10~7。在气动旋转反应釜中,剂量率为25~40 Gy/h,吸收剂量为125~200 Gy,合成的APAM分子量基本相同,最高可达2.88×10~7,且残留单体含量(干基)为0.01%。
- 邵赛赵彩凤赵彩凤邵颖张乐平
-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超高分子量
- 不同施肥措施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45
- 2015年
- 选取江西红壤性双季稻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施肥措施即当地农民习惯施肥(FP)、较FP减施20%化肥氮且有机肥替代20%化肥氮(T1)、在T1基础上加施Si、Zn、S三种微肥(T2)和在T2基础上采用20%缓释氮肥替代普通化肥氮(T3)对稻田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并对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处理稻田土壤CO2的总排放通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稻田土壤N2O的总排放量与FP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均有显著性减少(P<0.05),分别减少了31.72%、27.17%和43.65%,T3较T2处理显著减少22.83%(P<0.05);稻田土壤CH4的总排放量与FP处理相比,T1、T2、T3处理分别高了13.06%、13.90%、21.97%,其中T3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FP处理相比,T1、T2、T3处理显著提高了SMBC和SMBN的含量(P<0.05),分别提高了18.91%、19.30%、20.07%和28.95%、31.66%、29.96%;T1、T2、T3处理对水稻产量均无显著性影响。稻田土壤CH4和N2O的排放与SMBC和SMBN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总体看,T3处理在降低N2O的总排放量的同时对提升土壤SMBC和SMBN含量具有明显作用。
- 谢义琴张建峰姜慧敏杨俊诚邓仕槐李先郭俊娒李玲玲刘晓周贵宇
- 关键词:温室气体排放CH4N2O
- 叶面喷施植物营养剂、熟石灰、商陆根粉对水稻的降镉效果被引量:4
- 2018年
- 为探索叶面喷施植物营养剂、熟石灰、商陆根粉对水稻Cd吸收积累的影响,筛选出降镉的实用农艺措施,采用盆栽试验,在水稻分蘖期、抽穗期、蜡熟期进行植物营养剂、熟石灰、商陆根粉喷施处理,成熟后采集水稻植株和土壤样品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喷施植物营养剂、熟石灰、商陆根粉可显著降低水稻植株Cd含量,尤其是糙米Cd含量(P<0.05),同时显著降低植株根系对Cd的吸收系数(P<0.05)和次级转运系数;在水稻分蘖期、抽穗期、蜡熟期3次喷施上述药剂对糙米Cd含量的降低程度最大,其含量比对照下降53.4%~57.5%,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综上认为,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喷施植物营养剂、熟石灰、商陆根粉不仅可以减少根系对Cd的吸收积累,还可能改变水稻的新陈代谢、生理活动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而抑制根系吸收Cd以及Cd在植株内的转移。
- 邹朝晖李先李先邓钢桥彭选明杨毅邓钢桥陈长钢张志元
- 关键词:水稻喷施植物营养剂熟石灰镉
- 湖南省地方柑橘资源生物育种和果实色泽调控机理研究
- 罗赛男陈鹏李菲菲张文韩健李先
-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我国柑橘产量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一位,我省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三位。近年来,随着周边产区的迅速发展,我省地方品种遭受外来品种严重冲击,究其原因是我省种质资源优势发挥不够,地方品种资源挖掘利用有限。要解决...
- 关键词:
- 关键词:柑橘生物育种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