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Ⅰ期食管鳞癌的生物学特征和外科治疗结果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回顾Ⅰ期食管鳞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结果,分析此类早期肿瘤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并确定外科治疗是否是值得推荐的治愈性策略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15年—2019年的379例Ⅰ期食管鳞癌外科患者临床资料。分期定义按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分期手册》第8版确定。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不同临床特征Ⅰ期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生存率。并对年龄、性别、病理分期T、临床分期T、肿瘤直径、淋巴结清扫数等影响生存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评估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患者共379例,占同期所有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11.9%。男性占79.2%。肿瘤在胸上、中、下段分布为14.2%、43.8%、42.0%。81.5%的患者采用了微创手术。R0切除率96.0%。淋巴结清扫数为(18.0±9.3)枚。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级以上发生率为20.8%,其中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肺炎、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分别为12.4%、14.2%、13.5%、2.9%。术后30 d内和90 d内死亡率分别为0.5%和1.3%。术后肿瘤病理显示T1a、T1b、T2比例为20.6%、69.4%、10.0%;术后病理肿瘤直径为(2.1±1.1)cm,小于术前内镜下肿瘤直径[(3.2±2.2)cm];淋巴管侵犯阳性率5.8%。随访时间为1~6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随访期间,总体复发率为8.2%,局部区域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4%和2.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淋巴结清扫数与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相关(P=0.025,P=0.011),临床分期T、病理分期T、淋巴结清扫数与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相关(P=0.017,P=0.005,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O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淋巴结清扫数少于15枚,DF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淋巴结清扫数少于15枚、临床分期为T2或T3。结论·Ⅰ期食管鳞癌患者经过以微创手术为主的外科治疗后,可以获得�
- 张晓彬刘鹏刘智超杨洋李斌孙益峰华荣郭旭峰何毅顾海勇李志刚
- 关键词:食管鳞癌早期食管癌生物学特征食管癌根治术
- 肿瘤相关microRNAs的研究进展
- 2015年
- 微小RNA(miRNAs)为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片段,约22~24个核苷酸长度,通过与绑定的mRNA3’端非翻译区的碱基配对调控mRNAs的翻译和降解,在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中发挥功能。miRNAs可参与生命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进程,包括早期胚胎发育、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甚至可通过miRNAs途径调节干细胞的分化。异常miRNAs表达与肿瘤等许多疾病密切相关,自2002年首先发现miRNAs表达异常与肿瘤有关以来,关于miRNAs在肿瘤发生和耐药产生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全面认识了解m浓NAs及其与人类肿瘤的关系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该文简要对miRNAs生物起源以及在肿瘤发生和耐药性形成中的作用进行综述,阐述了miRNAs作为分子标志物或者新型的治疗手段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 杨洋孙益峰高文
- 关键词:微小RNA肿瘤分子标志物
- 不同外科修复模式治疗机械通气相关气管食管瘘的短期疗效评价
- 2024年
- 目的评价外科手术修复机械通气相关气管食管瘘(TEF)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上海市胸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机械通气相关TEF外科治疗病例,回顾性分析不同外科修复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纳入病例16例,均为机械通气相关TEF,5例采用气管节段性切除再吻合方式修复,其中1例气管食管之间置入肌瓣隔离,1例患者因化学伤导致声门上下区域均狭窄闭锁,永久性气管造口,其余患者无喉返神经损伤、吻合口裂孔等并发症。10例采用侧入路修复,2例置入肌瓣填塞隔离,所有患者无喉返神经损伤、吻合口裂开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2周,气管镜食管镜证实吻合区域愈合良好,但因咳痰无力,二氧化碳潴留,家属拒绝气管插管,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行胃代食管旁路手术,术中探查瘘口巨大,无法修补,术后出现颈部消化道吻合口瘘,保守治疗痊愈,拔除气切套管后出现气道塌陷伴呼吸困难,置入永久性硅酮支架。结论气管节段性切除再吻合方式修复和侧入路修复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的治愈机械通气相关TEF。旁路手术适用于瘘口巨大无法直接修补的患者。
- 李春光杨洋李斌华荣孙益峰李志刚
- 关键词:机械通气气管食管瘘外科修复
- 空肠代食管胸骨后颈部高位吻合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总结本中心目前完成的6例空肠代食管胸骨后颈部高位吻合术,就手术方式、手术技巧、术中相关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讨论。方法对6位患者行胸骨后空肠-食管颈部吻合术。6例中包括5例食管恶性肿瘤,1例食管化学伤术后。其中4例为右侧胸腔镜联合腹部开放,1例为左侧开胸联合腹部开放,1例为单纯腹部开放。1例为手工端端吻合,其余均为器械端侧吻合。结果6位患者均一期完成胸骨后空肠-食管颈部吻合术,术后共3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2例,肺部感染1例,阻塞性黄疸1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间置肠管坏死。除1位患者外其余患者进食状况良好。结论空肠高位上提颈部与食管吻合,在无需血管增压技术下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 孙益峰顾海勇姜皓耀杨洋何毅李斌华荣郭旭峰张杰李春光李志刚
- 关键词:食管切除术空肠
- 长段带蒂空肠间置替代中下段食管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食管良性疾病食管切除后保留消化道功能是外科医生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理想的替代器官需具有以下特点:足够的长度、可靠的血供、抗酸反流、正常的吞咽、运送食物的功能且作用持久[1]。食管癌患者胃代食管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但术后胃液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孙益峰顾海勇姜皓耀杨洋何毅李斌华荣郭旭峰张杰李春光李志刚
- 关键词:空肠间置迷走神经
- 一种胸外科术后早期康复锻炼运动监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外科术后早期康复锻炼运动监测装置,包括一患者在下床进行康复活动时用于支撑患者身体的支撑架;一患者在下床进行康复活动时供患者左右两手进行握持的扶手,所述扶手设置在支撑架上;一患者在下床进行康复活动时用...
- 马佳佳刘晓芯薛蓓张正敏牛淑珍杜风晨陶慧杨洋华中艳陈曦
- 新辅助治疗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6个月内复发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后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复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接受新辅助治疗联合外科手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87食管癌患者资料。男性160例,女性27例,年龄(63.0±7.1)岁(范围:43~76岁)。新辅助治疗方案包括新辅助放化疗(CROSS方案)118例,新辅助放化疗(非CROSS方案)26例,新辅助化疗27例,新辅助免疫加化疗16例。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秩和检验对术后6个月内复发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87例患者中,术后6个月内共有30例患者复发(16.0%),复发模式包括局部复发1例,区域性复发11例,血源性复发转移13例,合并复发转移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的新辅助治疗前肿瘤T分期、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情况、病理环周切缘情况、病理T分期与病理N分期存在差异(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治疗前肿瘤T3~4期(OR=2.701,95%CI:1.161~6.329,P=0.021),病理N(+)期(OR=1.654,95%CI:1.045~2.591,P=0.032)是术后6个月内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对于接受新辅助治疗前肿瘤外侵明显(T3期以上)且经新辅助治疗后仍存在阳性淋巴结的患者,应警惕术后早期复发的可能。
- 何毅张晓彬刘智超杨洋李斌华荣孙益峰郭旭峰刘俊李洪选李志刚
- 关键词:食管肿瘤复发新辅助治疗
- 磁性括约肌增强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术后不良反应与处理策略
- 2022年
- 目的拟探讨国产磁性括约肌增强器(MSA)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不良反应与处理策略。方法按照上海市胸科医院-胜杰康公司磁性括约肌增强器(SS-MSA)临床试验的入排标准,2018年8月至2021年10月共纳入43例GERD患者接受MSA治疗,在腹腔镜下完成SS-MSA植入手术。术后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包括24 h酸暴露总时间、受试者服用PPI药物情况及GERD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GERD-Q)。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本试验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CTRONC-16009512)。结果43例接受MSA治疗患者中,23例完成1年的随访,24 h酸暴露总时间术前9%(6.2%~13.4%),术后0.4%(0.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GERD-HRQL评分为11(8~14),术后1年为6(6~11),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受试者术前全部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药物,术后持续性服用PPI药物患者为5例(21.7%,5/23)、入组患者可正常嗳气、打嗝。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吞咽困难,发生率为86%(37/43),其中95%(35/37例)为轻中度,均在术后1~3个月缓解。2例患者术后1个月左右出现严重吞咽困难,术中分别植入13、14号MSA,均将装置取出。其余腹泻、腹痛、便秘、恶心等并发症,除1例腹泻患者住院治疗外,其余均对症治疗。术后仍有反酸症状持续者27例,短期缓解者13例,存在症状超过3个月的13例,以轻中度为主。1例因反流严重取出装置。1例因胸痛取出装置。结论SS-MSA手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吞咽困难,短期内大多数均能缓解。选择好适当型号的MSA装置,良好的术前宣教、术后饮食指导将保证该术式的成功率。
- 孙益峰姜皓耀顾海勇杨洋何毅李斌李志刚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外科
- 一种医用可拆卸管道连接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可拆卸管道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端和套管端,套管端的末端设有一可塑性的按压开关,连接端的末端处设有一环绕连接端的橡胶塞,连接端的末端还设有一环形凸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可拆卸管道连接装置,通过按压可...
- 高文孙益峰杨洋叶波吴东进常昕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实时监测胸腔引流管内液体流速的流速监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实时监测胸腔引流管内液体流速的流速监测装置,包括夹持体和监测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监测系统能够对胸腔引流管内液体的流速进行实时监测,不但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当胸腔引流管内的液体流速突然增快...
- 马佳佳刘晓芯薛蓓张正敏牛淑珍张萍陶慧杨洋俞晓凤周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