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亚洁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药物
  • 2篇依从
  • 2篇依从性
  • 2篇用药
  • 2篇用药依从性
  • 2篇梗死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 1篇低蛋白
  • 1篇低蛋白血症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养心
  • 1篇养心丸
  • 1篇药房
  • 1篇药师

机构

  • 9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新药业...
  • 1篇天津市西青医...

作者

  • 9篇徐亚洁
  • 4篇运乃茹
  • 2篇甘井山
  • 2篇刘秀书
  • 1篇隋洪飞
  • 1篇刘莹
  • 1篇王怡
  • 1篇方步武
  • 1篇曹艳
  • 1篇张燕双
  • 1篇肖莹
  • 1篇耿彤
  • 1篇李欧
  • 1篇肖扬
  • 1篇李国政
  • 1篇李鸥

传媒

  • 3篇天津中医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天津药学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雷公藤多苷片改善肾病综合征大鼠代谢紊乱的谱效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片改善肾病综合征大鼠代谢紊乱与HPLC指纹图谱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不同生产厂家雷公藤多苷片的指纹图谱;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观察雷公藤多苷片对大鼠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的改善作用;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谱效关系。结果:6批雷公藤多苷片的HPLC指纹图谱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其共有模式中确定22个特征峰,其中10号峰为雷公藤晋碱、12号峰为雷公藤次碱、22号峰为雷公藤内酯甲;药理实验显示,与模型组相比,6批雷公藤多苷片均可显著减少肾病综合征大鼠的蛋白尿,改善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谱效相关性分析发现,6、14、17、19、20和22号峰可能是改善肾病综合征大鼠代谢紊乱的主要色谱峰。结论:雷公藤多苷片可显著改善肾病综合征大鼠的代谢紊乱状态,但常用于表征雷公藤多苷质量的雷公藤晋碱、雷公藤次碱等指标化合物对雷公藤多苷片改善代谢紊乱的活性未表现出显著作用。
曹艳徐亚洁运乃茹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低蛋白血症偏最小二乘法谱效关系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109例文献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引起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DITP)的药物及其特点,旨在对可能发生该不良反应的高危药物及高危人群提出警示。方法 收集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4年1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收录的DITP个案报道,按照文献纳入标准筛选109篇,分析患者性别及年龄、药物种类及药物不良反应关联性统计、DITP发生时间、不同种类药物DITP发生中位时间、临床表现、DITP引起血小板减少程度、DITP临床出血症状危险因素、预后与转归。结果 109篇文献中,男63例,女46例,男女比例为1.37∶1,36~59岁患者例数最多36例(33.03%);涉及药品9大类,114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导致的DITP例数最多55例(48.25%),排名前3位药物为万古霉素(13例)、替罗非班(11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例);DITP发生在用药后1~7 d例数最多54例(49.54%);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发生DITP的中位时间最短,为13 h;49例为无临床症状,40例为轻微出血,17例为小出血,仅3例为大出血;81例患者血小板减少程度属于Ⅳ级;DITP临床出血症状与血小板减少严重程度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10例在观察期血小板计数好转,但尚未恢复正常,1例死亡;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最短时间为1 d,最长时间为5个月。结论 临床上可引起DITP的药物较多,需加强临床症状监测,确保用药安全,当疑似发生DITP时,须结合DITP发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下降水平确定可疑药物,迅速、准确停用可疑药物是DITP最有效的处理方式。
徐亚洁宋金芝肖莹曹宁宁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安全
毒麻药空安瓿破碎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毒麻药空安瓿破碎器,包括机箱、破碎组件,在箱体内设有导料锥和锐器桶;上述的破碎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内腔的底部垂直向下设有排渣通道;壳体内安装有滚筒筛;所述壳体一端面设有固定盖,另一端设有活动盖,在壳体内...
张燕双徐亚洁隋洪飞
文献传递
浅谈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近些年来,抗菌药物种类的快速增多和抗菌药物应用的急剧发展,抗菌药物已成为医疗机构使用最多的药物之一,相继由抗菌药物的滥用所导致的耐药菌株的增加和感染人数的扩增问题也日见突出.规范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普遍关注的一个...
徐亚洁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临床医师治愈率
文献传递
临床药师干预用药依从性在心肌梗死二级预防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心肌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干预组由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服药不予干预。分别于药师干预1、3、6、9、12个月后记录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漏服率。记录药师干预1 a后两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再梗率、住院率和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于药师干预3个月后显著提高(P<0.05),漏服率则于药师干预3个月后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再梗率及住院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患者的病死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服务能提高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其漏服率、心肌梗死再梗率及住院率。
甘井山徐亚洁运乃茹刘秀书李鸥
关键词:心肌梗死药学干预用药依从性
酸性鞘磷脂酶-神经酰胺-ERK1/2信号通路在青蒿琥酯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2025年
[目的]探讨神经酰胺(Cer)在青蒿琥酯(Art)抑制肝纤维发生中的作用,并初步揭示酸性鞘磷脂酶(ASMase)-Cer-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人源肝星状细胞LX-2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包括细胞对照组、1‰DMSO组、溶酶组(1‰DMSO预处理30 min后,加入5%NaHCO3),实验组包括Art 250μmol/L组、Art 350μmol/L组、Art 450μmol/L组、丙米嗪(Imi)10μmol/L组、Imi 30μmol/L组、Imi 10μmol/L+Art 450μmol/L组(加入Art 450μmol/L 30 min前加入Imi 10μmol/L)、Imi 30μmol/L+Art 450μmol/L组(加入Art 450μmol/L 30 min前加入Imi 30μmol/L),应用MTT法检测各实验组对LX-2细胞增殖的影响;比色法检测Art组对LX-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细胞消化法测定各实验组LX-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含量;高效液相-荧光法(HPLC-FLD)测定各实验组LX-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er含量,荧光法测定ASMase的活性,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法测定ASMase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采用LX-2细胞为实验对象,分为细胞对照组、Imi 10μmol/L组、Imi 30μmol/L组,油酰乙醇胺(NOE)50μmol/L组、PD98059 100μmol/L组、Imi 10μmol/L+Art450μmol/L组、Imi 30μmol/L+Art 450μmol/L组、Art 450μmol/L组,Western blot法观察ERK1/2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Art各实验组可显著抑制LX-2细胞的增殖(P<0.05),且其对LX-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依赖性及时间-效应依赖性;Art作用24 h后,各实验组LX-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各浓度组可有效降低LX-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含量(P<0.05)且均可显著增加LX-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er含量(P<0.05)。Art 450μmol/L组可提高ASMase活性(P<0.01)并促进ASMase蛋白的表达(P<0.01)。Imi 30μmol/L作用24 h后,与DMSO组比较,可促进LX-2细胞的增殖,降低LX-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er的含量,并升高LX-2细胞�
徐亚洁杜岩方步武
关键词:青蒿琥酯肝纤维化酸性鞘磷脂酶神经酰胺ERK1/2
影响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调查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为临床药师针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患者开展药学服务、提升其用药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就诊的200例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Morisky-Green评价标准分为用药依从性佳组及用药依从性不佳组,对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因素和用药依从性不佳的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137例受访患者用药依从性佳,63例受访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佳,两组受访患者在年龄、月收入、是否有医保、是否独居、口服药物是否4种以上等方面有差异,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依从性不佳的原因依次是:遗忘用药;口服药物种类过多;药物昂贵,经济负担过重;对治疗药物认识欠缺,用药指导不到位。结论: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佳与高龄、月收入低、无医保、独居、口服药物4种以上密切相关。临床药师应发挥其专业特长帮助患者改善用药依从性,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扩充免费药物的种类,从而提高药物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甘井山徐亚洁运乃茹刘秀书李欧
关键词:心肌梗死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
通脉养心丸对ApoE^(-/-)小鼠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通脉养心丸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方法]将ApoE^(-/-)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通脉养心丸2.0 g/kg组;通脉养心丸1.0 g/kg组、通脉养心丸0.5g/kg组,C57BL/6J小鼠为空白对照组。高脂饲养ApoE^(-/-)小鼠,复制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末次给药1 h后,生化法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水平;分别采用油红O染色法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斑块形成及动脉缩窄程度;采用Affymetrix Mouse Genome对小鼠动脉组织基因谱进行检测,进行差异基因分析、聚类分析、Ingenuity Canonical通路分析,探究通脉养心丸药效作用机制。并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对关键蛋白或基因进行验证。[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水平显著升高,动脉大面积斑块形成,动脉明显缩窄,通脉养心丸能有效改善上述情况;差异基因富集分析表明,通脉养心丸可能通过影响PPARα/RXRα、基质金属蛋白酶信号通路、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等产生抑制斑块形成作用;通脉养心丸能使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并使血浆中p-核因子κB(p-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显著降低。[结论]通脉养心丸能够有效抑制动脉斑块形成,活化PPARα,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是药效产生的确切途径之一。
肖扬刘莹徐亚洁李国政耿彤徐津鹏王怡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通脉养心丸基因芯片
基于门诊药房投诉记录提升门诊药房窗口服务质量的实践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索基于门诊药房投诉记录,以提高门诊药房窗口服务质量的实践效果。方法:收集天津市某三甲医院2021年1月—2024年2月于门诊药房发生的投诉事件。将2021—2022年设为对照组,运用鱼骨图分析法分析对照组投诉事件的发生原因,并针对各个原因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于2023年1月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措施相关内容纳入该部门的《风险排查表》。将2023年1月—2024年2月设为观察组。通过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投诉事件的发生率,以评估采取整改措施的有效性。结果:经整理归类分析,门诊药房投诉事件的发生原因主要涉及医院/药房管理、取药流程、药品质量及服务态度四个方面。针对各个原因实施相应整改措施后,有关取药流程、药品质量及服务态度方面的投诉事件已降至零,有关医院/药房管理方面的投诉亦降低,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无相似原因的投诉事件发生。结论:经分析门诊药房投诉事件的发生原因,并针对各个原因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可提升门诊药房窗口的服务质量,优化取药流程、保证药品质量及改善服务态度。
徐亚洁运乃茹
关键词:门诊药房投诉服务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