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哲宇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腰椎
  • 2篇椎间盘
  • 1篇弹性钉
  • 1篇腰部
  • 1篇腰部疼痛
  • 1篇腰痛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融合术
  • 1篇生物力学
  • 1篇生物力学研究
  • 1篇术后
  • 1篇疼痛
  • 1篇突出症
  • 1篇退行性
  • 1篇退行性变
  • 1篇椎间盘突出
  • 1篇椎间盘突出症

机构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黄哲宇
  • 2篇倪文飞
  • 2篇徐海超
  • 1篇郭晓山
  • 1篇陈华
  • 1篇吴爱悯
  • 1篇孙辽军
  • 1篇李庆龙
  • 1篇杨杰
  • 1篇王特
  • 1篇雷涛
  • 1篇冯斐
  • 1篇冯振华

传媒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个关于斜向椎间融合术通道的CT研究
目的:在影像上验证在各个阶段斜向腰椎融合术的可行性。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测量斜向通道的距离大小及角度;第二,观察膈肌脚是否会影响手术操作;第三,观察腹主动脉的分叉水平。
徐海超冯振华黄哲宇王特倪文飞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Modic改变的变化及与腰痛的关系
目的:1.研究伴有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单纯髓核摘除术后其Modic改变的变化及其与腰痛的关系。2.初步探讨Modic改变与腿痛是否有偏侧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
黄哲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疼痛
文献传递
L_5/S_1轴向联合斜向螺钉内固定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研究后方双侧斜向螺钉,轴向螺钉联合后方双侧斜向螺钉和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3种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探索轴向螺钉联合后方双侧斜向螺钉是否满足L5/S1内固定生物力学稳定性的要求。方法取9具成人新鲜尸体腰椎标本(生前无脊柱疾病史),进行骨密度测量,排除骨质疏松病变;并进行X线扫描,排除解剖学异常。剔除标本上的肌肉组织,保留椎间盘、韧带及骨性结构的完整性。将标本随机分为后方双侧斜向螺钉组(A组)、轴向螺钉联合后方双侧斜向螺钉组(B组)及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组(C组)。用牙托粉对标本L5和S1端椎体部分包埋,在生物力学机上完成前屈后伸、左右侧曲及轴向旋转实验。记录施加载荷时椎体前屈后伸、左右侧曲条件下的位移和轴向旋转的角度,完成9具标本的测试与记录。所有的测量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前屈后伸实验中,载荷范围内3组椎体的位移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在最大载荷下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两两比较发现,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右侧曲实验中,载荷范围内3组椎体的活动度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在最大载荷下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轴向旋转实验中,扭矩范围内3组旋转角度随扭矩的增加而增加,在最大扭矩下分析各组旋转角度,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轴向联合后方双侧斜向螺钉内固定能够达到与椎弓根钉棒系统接近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后方双侧斜向螺钉在左右侧曲及轴向旋转方面具有相对稳定的生物力学特性,联合应用轴向螺钉可使L5/S1获得更强的稳定性。
李庆龙倪文飞吴爱悯黄哲宇徐海超冯斐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内固定器生物力学
克氏针辅助闭合复位在儿童肱骨干骨折弹性钉固定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儿童肱骨干骨折弹性钉固定术中使用克氏针辅助复位,并与手法复位弹性钉固定进行对比,以明确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1例儿童肱骨干骨折患儿,分别采用克氏针辅助复位弹性钉治疗(20例,A组)、手法复位弹性钉治疗(21例,B组)。A组男11例,女9例,年龄(8.82±3.12)岁;B组男13例,女8例,年龄(9.09±2.78)岁。观察并比较两组闭合复位成功率、手术时间、放射次数、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功能评分等。结果A组所有病例均获得闭合复位,B组成功闭合复位16例,5例行切开复位,两组闭合复位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35.5±4.60)min、照射次数(10.21±3.53)次,B组手术时间(47.5±7.00)min,照射次数(14.70±5.02)次,两组在手术时间及照射次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3)。A组骨折愈合时间(7.32±1.03)周、住院时间(6.54±1.21)d,B组折愈合时间(7.64±0.88)周,住院时间(6.94±1.53)d,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31、P=0.387);B组发生2例桡神经损伤,1例创口感染,A组则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6);两组功能评分分别为(91.2±3.1)分、(90.1±5.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0)。结论相对于手法复位,儿童肱骨干骨折弹性钉固定术中使用克氏针辅助闭合复位能提高复位成功率,并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射线照射,且不影响术后疗效,临床上可适当使用。
雷涛杨杰方军灏王康义黄哲宇陈华郭晓山孙辽军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闭合复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