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雅芳
-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LaMgAl_(11)O_(19):Nd^(3+)晶体生长组分研究
- 1991年
- 我们用引上法生长这一晶体时,发现在组分采用化学配比的情况下,生长出的晶体质量较差,晶体中出现了夹杂物、云层。用电子探针方法分析晶体中的夹杂物,从获得的数据得出,夹杂物是由主要成分的各种组成形成的,并未观察到组分过冷情况下才能出现的溶液尾迹。
- 张新民马笑山吴光照徐军沈雅芳朱汝德包文晖
- CdWO_4闪烁晶体中夹杂物的组态与形成被引量:2
- 1990年
- 本文首次研究了CdWO_4闪烁晶体中夹杂物的形貌特征和分布规律,并指出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消除的办法。
- 徐军马笑山沈雅芳张新民
- 关键词:钨酸镉闪烁晶体组态
- 对Hartman的PBC理论的讨论
- 1991年
- Hartman的周期键链理论(PBC理论),对研究一些晶体的形态较为实用和成功,但此理论在定义了平坦面F面后,必须计算所有F面的吸附能大小,才可比较它的重要性即显露顺序,这对结构复杂的晶体,如LaMgAl_(11)O_(19)(LMA)显得极为麻烦,甚至不可能。
- 徐军马笑山张新民沈雅芳吴光照
- 关键词:晶体吸附能
- 磁铅石结构晶体 LaMgAl_(11)O_(19)形态学被引量:2
- 1991年
- 沿 a,b 轴生长了 LaMgAl_(11)O_(19)单晶,用 X 射线和光学方法测定了各显露面的密勒指数,利用 Hartman-Perdok 的 PBC 理论,计算了几个重要显露面的吸附能,根据吸附能的大小判断了显露顺序,理论结果与实验相符。
- 徐军马笑山沈雅芳张新民吴光照胡少波
- 关键词:晶体磁性材料
- LaMgAl_(11)O_(19)∶Nd^(3+)晶体组分和晶体生长
- 1992年
- 用电子探针分析 LaMgAl_(11)O_(19):Nd^(3+)晶体和夹杂物中的成分,结果表明,夹杂物由主成分不同组成所构成,晶体成分整体偏离化学比。进一步用 X 射线荧光技术分析 Al_2O_3过量所生长的晶体成分,得到了生长优质晶体的组分。设计特殊温场,用提拉法生长出φ25×120mm、无解理α方向的 LaMgAl_(11)O_(19):Nd^(3+)大单晶。
- 张新民马笑山徐军沈雅芳吴光照
- 关键词:激光晶体晶体生长
- 闪烁晶体CdWO_4的生长被引量:12
- 1990年
- 本文采用高频感应加热引上法成功生长出CdWO_4大单晶。讨论了晶体的解理、着色、核心、夹杂物和热腐蚀机理;提出了选择配料、温场等解决途径,并测量了晶体的发光特性。
- 徐军马笑山顾及沈雅芳张新民魏光普
- 关键词:钨酸镉晶体闪烁晶体提拉法光谱
- 提拉法生长LaMgAl_(11)O_(19):Nd^(3+)晶体固液界面翻转和翻转界面缺陷被引量:2
- 1990年
- 本文首次描述了提拉法生长LaMgAl_(11)O_(19):Nd^(3+)(LNA)晶体中的固液界面翻转现象,以及由此产主的一类新的缺陷。用界面稳定性原理分析了界面翻转过程中产生缺陷的原因;探讨了其纵横向应力条纹形成机理。从该晶体的特点出发,采取了控制临界液流状态、平界面生长优质LNA晶体的方法。
- 徐军马笑山沈雅芳张新民
- 关键词:晶体激光晶体提拉法
- 铝酸镁镧晶体中夹杂物的分析被引量:3
- 1991年
- 本文通过对引上法生长铝酸镁镧晶体中夹杂物的显微观察以及电子探针的定量分析,得出晶体中几种夹杂物的形成主要原因。
- 沈雅芳马笑山徐军朱汝德张新民胡凡
- 关键词:晶体激光晶体
- 铝酸镁镧单晶的光学质量和激光性能研究
- 1994年
- 本文采用干涉图自动分析系统测量了铝酸镁镧单晶(LMA:Nd ̄(3+))激光棒的波前畸变干涉图。采用电子扫描探针对LMA单晶进行杂质分析。测量了激光棒的热焦距,研究了CW和脉冲激光输出特性。
- 张秀荣张新民沈雅芳吴光照
- 关键词:激光晶体
- Nd^(3+)在LaMgAl_(11)O_(19)晶体中的光谱特性被引量:1
- 1990年
- 一、前言 已获得广泛应用的铝酸盐激光晶体,如YAG:Nd^(3+)、YAP:Nd^(3+)有许多优点,但它们的Nd^(3+)离子发光浓度粹灭效应严重,限制了掺杂浓度。YAG:Nd^(3+)只能掺入约2×10^(20)/cm^3。为了探索高Nd^3+)浓度的激光晶体,法国科学家在1981年制备了LaNdMgAl_(11)O_(19)晶体。我们用提拉法生长了LNA单晶,测量了77K和300K的吸收谱、荧光及偏振荧光谱和荧光寿命,并获得了57mJ的1.054/,m的脉冲激光输出。
- 张秀荣马笑山沈雅芳徐军张新民
- 关键词:ND光谱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