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泽平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氨甲环酸与明胶在骨软组织肿瘤围术期止血效果的对照研究
- 2025年
- 目的对比研究氨甲环酸与明胶在骨软组织肿瘤手术围术期的止血效果,以期为患者提供更经济、更有效的止血方案。方法采用对照试验设计,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接受骨软组织肿瘤手术的患者76例。根据术中止血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氨甲环酸组(50例)于术前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 g,明胶组(26例)在术中出血处局部涂抹明胶约2 ml。观察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和血小板数量,同时监测炎症指标、凝血常规、纤溶指标、估计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长等次要指标。结果术后首日,氨甲环酸组与明胶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18.94±16.79)g/L和(116.46±16.81)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4)。止血药物费用氨甲环酸组较明胶组低(P<0.05)。在整个观察期间,两组其他主要及次要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与明胶在骨软组织肿瘤手术围术期的止血效果无显著差异,但考虑到氨甲环酸的价格低廉,对于骨软组织肿瘤手术患者,这可能是一个更具性价比的止血选择。
- 涂林琦倪尚余泽平旷甫国方向雷森林张闻力段宏
- 关键词:骨软组织肿瘤氨甲环酸明胶止血围术期
-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损伤的诊治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股骨止点损伤的诊治进展进行总结,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近年有关膝关节MCL股骨止点损伤诊治的文献,从解剖学损伤机制、诊断和分型、治疗现状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基于MCL股骨止点的解剖学特点,膝异常外翻、胫骨平台过分外旋和前移会导致MCL股骨止点应力集中,从而出现损伤。临床应根据损伤特点进行分型,以指导精细化和个性化治疗。结论 由于对膝关节MCL止点损伤的认识不同,导致治疗方式各异,愈合效果也存在差异。如何促进MCL止点损伤的愈合,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 王勇余泽平李箭李棋
- 关键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解剖学
- CT/MRI图像融合技术在骨盆恶性肿瘤手术切除与功能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分析CT/MRI图像融合及其衍生技术在骨盆恶性肿瘤手术切除与功能重建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26例骨盆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从中选取10例接受基于CT/MRI图像融合的三维打印导板截骨辅助半骨盆切除假体重建手术患者。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31岁(17~54岁)。累及骨盆范围:Ⅱ区和Ⅲ区5例,Ⅰ区和Ⅳ区3例,Ⅰ区、Ⅱ区和Ⅳ区2例。术前经活检或前次手术明确病理诊断:骨肉瘤4例,软骨肉瘤2例,侵袭性骨巨细胞瘤2例,转移性腺癌1例,浆细胞瘤1例。基于CT/MRI图像融合技术进行计算机模拟手术,通过三维打印模型体外模拟手术优化手术方案,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三维打印技术指导手术切除与功能重建。分析肿瘤切除的外科边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 10例患者均按术前计划完成手术。肿瘤标本经病理学验证为广泛性切除7例,边缘性切除3例。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3~4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5.8 h(4~7 h),平均术中出血量1 239 ml(600~2 200 ml),平均住院时间15 d。术后均未出现肿瘤局部复发,2例患者因术后肺转移病死,1例患者浅部感染经换药后痊愈,2例患者深部感染经扩创后痊愈。1例患者假体脱位,予以手术切开复位,术后X线示假体位置良好。术后1,3,6及12个月平均MSTS 93评分别为18.4,22.8,23.2和23.8分。结论基于CT/MRI图像融合的三维打印导板辅助半骨盆切除技术有助于骨盆肿瘤的精确切除及重建。
- 方向熊燕刘宏远余泽平张闻力罗翼屠重棋段宏
- 关键词:骨盆
- 微波结合刮除术治疗骨盆转移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评价微波消融技术结合刮除术治疗骨盆转移瘤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共12例微波消融辅助治疗骨盆转移瘤患者的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为(59.5±10.1)岁(范围:43~79岁)。手术方式选择微波消融、肿瘤刮除、骨水泥填塞,当病变累及骶髂关节面,影响负重弓时加钢板螺钉内固定重建。12例中8例在微波消融后行刮除术、骨水泥填塞加钢板螺钉内固定,4例微波消融后行刮除术、单纯使用骨水泥填塞。术后随访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生存率、局部复发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hort-Form 36,SF-36)以及骨与软组织肿瘤学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系统功能评分。记录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和SF-36评分,对随访>3个月者进行MSTS功能评分。结果12例随访4~27个月,平均1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至末次随访,12例中死亡7例,生存5例,6个月生存率81.8%,1年生存率为40.9%,2年生存率为27.3%;死亡患者生存时间为8.8个月(范围:5~1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7个月。随访期间局部复发率8.3%(1/12),术后平均复发时间为4个月。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1±21)min,术中出血(295±108)ml。12例术前VAS评分中位数为7.5(7,8)分,术后1周VAS评分5(4,5)分,术后3个月5(4,5.75)分,与术前相比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术前SF-36评分中位数23(21,24.75)分,术后1周为47(46,54)分,术后3个月为50.5(47,55.25)分,与术前相比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术后3个月MSTS评分中位数为20.5(16.25,21.75)分,其中优16.7%(2/12),良50%(6/12),可16.7%(2/12),差16.7%(2/12),总体优良率66.7%(8/12)。结论微波消融结合刮除术治疗骨盆转移瘤可以明显缓解局部疼痛,重建
- 雷森林张闻力方向杨红胜余泽平旷甫国段宏
- 关键词:微波骨盆肿瘤转移刮除术
- 股骨近段良性肿瘤手术方式与效果分析:关节置换还是内固定被引量:2
- 2015年
- 股骨近段良性肿瘤的手术适应证,内固定物选择及是否可行关节置换在肢体肿瘤外科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仍存在争议。文章探讨股骨近段良性肿瘤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比较选择内固定物重建和关节置换各自优缺点及术后患者功能效果差异。回顾性分析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治疗的57例股骨近段良性肿瘤患者,其中41例采用病灶刮除,瘤腔灭活,自体骨和(或)异体骨、人工骨植骨,内固定重建;16例采用瘤段切除或切刮术,关节置换。评估内固定组和关节置换组手术指征的选择是否合理。同时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再次手术率及肢体功能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内固定组3例(7.3%)术后出现浅层感染;4例(9.8%)出现内固定失败,其中2例最终行关节置换;5例(12.2%)出现局部复发;末次随访平均MSTS评分为26.4分。关节置换组1例(6.3%)出现术后浅层感染,1例(6.3%)出现关节脱位,予手法复位后未再脱位;1例(6.3%)出现局部软组织复发,再次手术后未再复发;末次随访平均MSTS评分为28.5分。关节置换组术后早期功能优于内固定组,但在应用股骨转子外侧解剖钢板的患者与关节置换组功能无明显差异。内固定适用于大部分患者,包括肿瘤范围较小者、股骨上段合并股骨干肿瘤者及畸形需矫正者。关节置换适用于股骨头颈区肿瘤破坏范围大、重建困难者;侵袭性、复发性肿瘤;内固定失败后治疗。
- 郎赟段宏余泽平张斌熊燕石锐闵理张闻力屠重棋
- 关键词:股骨近段关节置换人工骨植骨股骨头颈瘤段切除
- 初次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发生对侧前交叉韧带损伤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初次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发生对侧ACL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8年9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716例接受初次ACL重建术治疗的ACL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经4~10年(平均7.6年)随访,其中发生对侧ACL损伤65例(9.1%,损伤组),未发生对侧ACL损伤651例(90.9%,未损伤组)。两组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术前Lachman试验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损伤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P<0.05),术前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高于未损伤组(P<0.05)。以是否发生对侧ACL损伤结局为因变量,先将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自变量,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再将患者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有差异的指标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Log-Rank(Mantel-Cox)检验,分析不同性别患者对侧ACL损伤的发生时间;采用X-tile软件对PTS截断值分析,采用Log-Rank(Mantel-Cox)检验分析不同PTS患者对侧ACL损伤的发生时间。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PTS是对侧ACL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和PTS增大是对侧ACL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Log-Rank(Mantel-Cox)检验示,女性对侧ACL损伤发生[8.853(8.600,9.106)年]早于男性[9.661(9.503,9.819)年](χ^(2)=20.323,P<0.001)。采用Xtile软件对PTS截断值分析发现,PTS对对侧ACL损伤发生的截断值为10.92°。经Log-Rank(Mantel-Cox)检验发现,PTS≥10.92°的患者对侧ACL损伤发生[5.762(4.981,6.543)年]早于PTS<10.92°者[9.751(9.650,9.853)年](χ^(2)=302.479,P<0.001)。结论初次ACL重建术后女性和PTS≥10.92°是发生对侧ACL损伤的危险因素。
- 王勇余泽平李箭李棋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韧带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