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轶亚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莱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语音
  • 3篇湘语
  • 3篇方言
  • 2篇汉语
  • 1篇调值
  • 1篇对立
  • 1篇语音实验
  • 1篇语音学
  • 1篇声带
  • 1篇声调
  • 1篇声母
  • 1篇时长
  • 1篇双峰方言
  • 1篇天津方言
  • 1篇同调
  • 1篇气声
  • 1篇汉语方言
  • 1篇汉语方言研究
  • 1篇方言研究
  • 1篇分化

机构

  • 6篇莱顿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作者

  • 6篇陈轶亚
  • 1篇史濛辉
  • 1篇郭丽
  • 1篇李爱军
  • 1篇贾媛
  • 1篇夏俐萍
  • 1篇史濛辉

传媒

  • 3篇中国语文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渤海大学学报...
  • 1篇语言学论丛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声调研究中的一种新统计方法——“增长曲线分析”法在汉语方言研究中的运用被引量:16
2020年
声调基频是一种连续的非线性数据。长期以来,针对基频数据多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点对点”的统计方法,但这类方法本质上是将连续的数据作离散化处理,并不符合基频数据的特点。本文旨在介绍一种新的统计方法——“增长曲线分析”法。这种统计方法能将基频曲线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通过正交多项式拟合声调曲线,采用均值、斜率和凹凸程度等特征系数来比较曲线的异同。这种统计方法不仅能够较有效地解决传统“点对点”统计方法所带来的诸多弊端,还能将声调数据中的个体差异考虑在内。此外,本文还通过两个实例研究——黎里方言单字调和天津方言两字组连调,展示了“增长曲线分析”法对解决汉语方言声调研究争议问题的有效性。
李倩史濛辉陈轶亚
关键词:天津方言
汉语“是”和“连”标记的焦点成分语音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该研究通过声学实验系统地考察了汉语中由"是"和"连"标记的焦点成分的语音特征。研究指出:1)由"是"和"连"所标记的焦点成分,对音高和时长作用的相同点表现在,将焦点位置音高显著抬高,时长显著拉长,将焦点后成分音高显著压低;2)这两类焦点成分可以与窄焦点实现叠加,叠加的焦点比句法标记焦点,或窄焦点对音高和时长的作用更为显著;3)这两类句法标记的焦点,可以与窄焦点在同一个句子中的不同位置,实现音高突显;4)"是"和"连"所标记的焦点成分语音特征的差异性表现在,"是"所标记的焦点,强度比"连"标记的成分强:对音高和时长的抬高和拉长作用更显著。
贾媛李爱军陈轶亚
关键词:语音学
气声与分调:基于湘语祁东方言的语音实验分析被引量:1
2025年
湘语祁东方言保留《切韵》音系“全清–次清–全浊”的三分清浊格局,且在传统方言学记录中有“清浊同调”现象。本文首先通过嗓音起始时间(VOT)、谐波差(H1^(*)–H2^(*))以及倒频谱峰突出(CPP)等实验分析,表明祁东方言的清浊对立是常态清音和气声的对立,且不存在带音浊音等变体。其次,本文采用增长曲线分析(CGA)统计显示,中古平上去入四声在祁东方言中依音系清浊在声调基频曲线上出现显著差异,除平声清浊两类的基频曲线完全分开外,上去入三类依清浊出现调头分离、调尾接近的特点,反映出祁东方言声调依气声发声态发生了分化。发声态与声调同时构成祁东方言音节辨义的区别特征,但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气声在音节辨义中的地位降低,音高差异逐渐发展为主要的音节区别特征,进而在青派发音人中产生了调类的重组与合并。
夏俐萍袁丹陈轶亚
关键词:气声
湘语双峰方言的“清浊同调”--基于语音实验的探讨被引量:4
2022年
本文通过语音实验的方法,利用来自两个年龄组(老年组和青年组)共37名发音人的数据,从基频(F0)曲线、浊音起始时间(VOT)和声带接触商(CQ)三方面讨论了湘语双峰方言中清浊声母与第2调(阳平低升调)共现的“清浊同调”现象。结果显示,所谓的“清浊同调”存在语音多样性。就基频曲线来看,清不送气声母后的基频曲线明显高于清送气和浊声母后的基频曲线,清送气和浊声母后的情况则较为相似。就VOT值而言,不是所有的浊声母都实现为负值,青年人实现为负值的比率明显低于老年人,显示出了较强的清化特性。就CQ值来说,相较于清不送气声母,清送气声母后的值较低.表明元音带有较强的气声特征,而浊声母后的气声特征存在年龄差异,老年人相对较弱,年轻人相对较强,但所有的发声态区别都仅存在于元音的前半部分。这些结果表明,双峰方言中不同年龄组发音人使用语音线索来实现“清浊同调”现象的方式有所差异。本文结果强调了语音研究对进一步了解方言声调及其演化的重要性。
史濛辉陈轶亚
关键词:双峰方言
湘语祁东方言次浊字调值分化路径研究被引量:1
2025年
本文运用“增长曲线分析法(GCA)”分析了祁东方言新老派全清、次浊和全浊声母的调值分化现象,统计结果表明:平声类,新派和老派的次浊与全清、全浊都发生了调值分化;上声类,老派次浊与全清、全浊调值分化,但新派次浊与全清合并;去声和入声类中,新派和老派的次浊都与全清合并,与全浊发生调值分化。在实验分析和新老派代际差异比较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祁东方言次浊平声和次浊上声的分化路径,结果表明:1)老派次浊平声和次浊上声的调值分化,是在“清-浊”二分的基础上进行的,次浊字调头变得更高,从浊音字里分化出来;2)新派次浊上和清上合流并非全浊字从原有调类中分化出来的结果,而是在“自变”与“他变”合力作用下形成的,“自变”使次浊上调值变高,从全浊上中分化出来,“他变”则使清上调头降低与次浊上合并;3)次浊平调值分化到一定程度,便与全浊平分离,新派部分字全浊平与全浊入合并,清入与清平合并,次浊平“独立成调”。
袁丹陈轶亚
竹山(上庸镇)方言的两种舌叶声母
2023年
竹山(上庸镇)方言中有两套舌叶声母,即舌叶前音/ts ts^(h) s/(严式标音[ts ts^(h) s])和舌叶后音/t∫ t∫^(h) ∫/(严式标音[t∫ t∫^(h) ∫])。它们是带有舌叶性质的边齿龈音(laminal alveolar)。/ts ts^(h) s/和t∫ t∫^(h) ∫主动的发音部位主要在舌叶而非舌尖,/ts ts^(h) s/被动的发音部位比北京话靠后,主要在龈部,不与齿背接触;/t∫ t∫^(h) ∫/主要在龈脊后,且带有圆唇的特征;与/t∫ t∫^(h) ∫/协同发音的舌尖后圆唇元音/■/(严式标音[■^(w)])具有舌位收紧点偏后且带有圆唇凸唇的特征。
郭丽陈轶亚
关键词:语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