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 作品数:25 被引量:62 H指数:5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载脂蛋白E拟肽对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元凋亡及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拟肽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神经元凋亡及自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TBI+生理盐水组、TBI+低剂量COG1410组和TBI+高剂量c0G1410组,每组10只。采用控制性皮质撞击(CCI)法建立中度TBI模型。假手术组只开骨窗,不进行撞击。造模后30minTBI+低剂量COG1410组和TBI+高剂量COG1410组小鼠尾静脉注射COG1410溶液(剂量分别为1mg/kg、2mg/kg),另外2组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d后用转棒实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4组小鼠的神经功能:采用TUNEL、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小鼠损伤灶周围皮层神经元的凋亡和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伤侧大脑半球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自噬蛋白Beclin-1、和LC3-Ⅰ、LC3-Ⅱ的表达以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受体(mTOR)、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的mTOR(p-mTOR)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生理盐水组小鼠转棒时间明显缩短,mNSS评分增加,脑Bax、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Bcl-2表达降低,TUNEL染色阳性神经元数量、Beclin-1和LC3-Ⅱ蛋白的表达、LC3阳性神经元数量、p-Akt和p-mTOR含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BI+生理盐水组比较,TBI+低剂量COGl410组和TBI+高剂量COGl410组小鼠转棒时间增加,mNSS评分降低,脑Bax、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Bcl-2表达增高,TUNEL染色阳性神经元数量、Beclin-1和LC3-Ⅱ蛋白表达、LC3阳性神经元数量均明显减少,p-Akt和p-mTOR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BI+低剂量COG1410组比较,TBI+高剂量COG1410组转棒时间较高、mNSS评分较低、脑Bax、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Bcl-2表达增高,TUNEL染色阳性� 庞金伟 陈义天 杨萍 郐莉 彭建华 吴越 刘亮 陈礼刚 孙晓川 江涌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 细胞自噬 载脂蛋白E 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大脑皮层环状RNA的表达谱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分析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大脑皮层环状RNA (circRNA)及mRNA的表达谱,探讨circRNA在SAH后早期脑损伤(EBI)中的潜在作用. 方法 18只C57BL/6J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及SAH组(n=9),后者采用颈动脉内穿刺法构建SAH模型.SAH后24 h提取小鼠大脑皮层总RNA,构建cDNA文库,采用HiSeqTM 2500 User Guide测序;将所有转录本比对到小鼠基因组,分别得到circRNA及mRNA的表达谱;筛选出显著差异表达的circRNA及mRNA,进行GO富集、KEGG通路分析及circRNA靶微小RNA(miRNA)预测;运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RT-qPCR)技术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 结果 在小鼠SAH后早期大脑皮层中,显著差异表达的circRNA共26种,其中6种上调,20种下调;显著差异表达的mRNA共804种,其中396种上调,408种下调.生物信息技术分析提示显著差异表达的mRNA涉及神经突触可塑性调节、炎症与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物学途径,部分显著差异表达的circRNA可结合不同的miRNA.随机挑选的4条circRNA(circFoxj3、circ Setbp1、circArpp21、circ2010111I01Rik)的变化趋势经RT-qPCR技术验证与测序结果一致. 结论 小鼠SAH后早期大脑皮层circRNA的表达谱已发生变化,显著差异表达的circRNA广泛参与调控SAH后EBI的病理过程,其或许可成为SAH诊治及预后判断的新靶点. 李勇 陈义天 彭建华 庞金伟 吴越 黎新慎 周牮 古龙 李明航 陈礼刚 孙晓川 江涌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功能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系统评价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显微手术在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维普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百度学术等,查找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显微手术和单纯显微手术在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功能保护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或非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运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4篇文献,研究对象共计124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显微手术治疗相比,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显微手术在听神经瘤术中的肿瘤全切率更高[OR=1.952,95%CI(1.364,2.793),P<0.05];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率更优[OR=3.711,95%CI(2.418,5.696),P<0.05];术后随访面神经功能保护率更佳[OR=4.022,95%CI(2.597,6.228),P<0.05];术后面瘫症状明显改善[OR=8.785,95%CI(4.685,16.747),P<0.05]。结论:与单纯显微手术相比,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显微手术在听神经瘤术中肿瘤全切率更高、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率更高、术后面神经功能保护率更高,且术后面瘫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更好。 武有涛 钟东 杜伟 夏海坚 吴越 杨佳 董康 蒋宏 杨瑞关键词:听神经瘤 神经电生理监测 显微手术 面神经 META分析 显微神经外科运用3D-Slicer自主构建脑干纤维束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究在显微神经外科术前计划中神经外科专科医生通过3D-Slicer软件自主构建脑干纤维束的方法与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31例脑干区域病变住院患者DCIOM格式影像学资料并导入3D-Slicer软件系统由神经外科专科医生自主构建纤维束,分别生成二维部分各向异性(FA)图、方向编码彩色(DEC)图及三维纤维束示踪图,构建术前虚拟病理解剖影像系统,了解肿瘤与脑干纤维束的三维病理解剖关系,制定精确的手术入路,术前模拟手术步骤。结果:全部病例均由神经外科专科医生自主重建脑干纤维束,利用自主构建的的三维虚拟影像进行手术计划的制定,尽量避开脑干纤维束操作,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及神经内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所有手术,31例病例均在避免损伤纤维束的前提下达到全切或者次全切肿瘤,术后新发脑干纤维束损伤症状轻微,术后3个月随访31例患者未见明显脑干纤维束损害症状,术后6个月随访31例患者亦未见明显脑干纤维束损害症状。结论:由神经外科专科医生自主构建脑干纤维束可精确地、有的放矢地重建脑干纤维束的走形,可更加精确地了解肿瘤与脑干纤维束的三维病理解剖关系,更加合理地制定手术计划,确定"相对安全区"位置,选择最优手术入路,以最大限度避免损伤脑干纤维束达到肿瘤次全或全切除。 杨佳 武有涛 董康 蒋宏 杨瑞 吴越 夏海坚 孙晓川 钟东关键词:成像 纤维束 脑干 神经外科医师 显微外科手术 后颅窝肿瘤合并脑积水患者围手术期脑积水的处理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后颅窝肿瘤合并脑积水患者围手术期脑积水的合理处理方式及其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41例行后颅窝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患者因术后合并其他系统感染予以排除。以肿瘤切除术前是否于气管插管全麻后行腰大池引流将后颅窝肿瘤合并脑积水患者分为术前腰大池引流1(PLCFD1)组(22例)与无术前腰大池引流1(NPLCFD1)组(45例);再将227例后颅窝肿瘤患者分为术前腰大池引流2(PLCFD2)组(43例)与无术前腰大池引流2(NPLCFD2)组(184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后颅窝肿瘤合并脑积水的患者67例,术后脑积水缓解率为94.0%。PLCFD1组患者的术后早期脑积水缓解率(86.4%)明显高于NPLCFD1组患者(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PLCFD2组患者的术后颅内感染率(23.3%)明显低于NPLCFD2组患者(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PLCFD2组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14(10.75~20.50)d]与NPLCFD2组[17(13.25~22.75)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结论后颅窝肿瘤合并脑积水患者术前除伴明显急性颅内压增高药物治疗无效外,不建议行外科手术处理脑积水;肿瘤切除程度达次全切除及以上的患者中,术后仅很小部分患者的脑积水需进一步外科手术处理。术中、术后妥善地腰大池引流可促进后颅窝肿瘤合并脑积水患者肿瘤切除术后早期廓清炎性及血性脑脊液,从而减少术后脑积水的发生率,并且可降低后颅窝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董康 钟东 杨佳 武有涛 蒋宏 杨瑞 吴越 黄志坚 程崇杰 夏海坚 孙晓川关键词:后颅窝肿瘤 脑积水 颅内感染 多学科协作手术治疗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总结分析多学科协作手术切除颈静脉孔区哑铃型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23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后颅底脑干组收治的5例多学科协作手术治疗的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信息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专科检查、辅助检查、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病理及随访结果。结果所有病例均由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颌面外科行MDT讨论并采用MDT手术治疗方案,其中2例行颞下窝Fisch A型联合颈部入路,3例行颅颈联合入路。5例患者中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脑膜瘤2例,神经鞘瘤1例,副神经节瘤1例,脊索瘤1例。术后后组颅神经损伤3例,面瘫3例,听力下降2例,脑脊液漏2例,颅内感染3例。平均随访时间51.8个月(8~150个月);平均随访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90分(80~100分)。结论多学科协作手术不仅增加了颈静脉孔区哑铃型肿瘤的切除程度,而且提高了颈静脉孔区哑铃型肿瘤的手术安全性。当全切除较为困难或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时,次全切除后辅助放疗也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蒋涛 石爽 辛运 李林峰 王星宇 吴越 夏海坚 唐文渊 孙晓川 钟东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 听神经瘤卒中3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 听神经瘤卒中临床较为罕见,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发作的头痛、呕吐、突聋等神经系统恶化症状。本文报道的3例听神经瘤卒中患者,均以头痛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要表现,术前影像学诊断为听神经瘤卒中,入院后限期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听神经瘤,肿瘤组织内可见扩张破裂的血管内皮。3例患者术后随访至今共30个月,无肿瘤复发,术后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为Ⅰ~Ⅱ级,患者预后良好。 杨瑞 钟东 尹浩扬 辛运 董康 蒋宏 吴越 夏海坚关键词:颅内压增高症 面神经功能 突聋 病理学检查 经颅神经内镜下幕下小脑上旁正中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 被引量:2 2022年 松果体区肿瘤主要包括多潜能胚胎生殖细胞分化而来的肿瘤、由松果体实质细胞分化而来的肿瘤、起源于松果体周围组织结构的肿瘤、松果体区囊肿、松果体区脂肪瘤等,而其中起源于松果体周围组织结构的肿瘤包括来自中脑顶盖、丘脑、第三脑室等部位的胶质瘤。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根据肿瘤突入第三脑室后部的情况和肿瘤与大脑大静脉复合体的关系可选择前方入路和后方入路,后方入路又分为顶枕开颅枕下幕上入路(Poppen入路)、后纵裂枕下经小脑幕和幕下小脑上入路(Krause入路)以及幕上下联合经小脑幕入路。本文介绍1例经颅神经内镜下幕下小脑上旁正中入路切除中脑顶盖胶质瘤患者,以颅内高压起病,经脑室外引流后行肿瘤次全切除术,术后辅以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放射治疗,术后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已随访2年余未见复发,患者目前情况良好。 石爽 杨瑞 吴越 夏海坚 孙晓川 钟东关键词:松果体区肿瘤 载脂蛋白E短肽COG1410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短肽COG1410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中脑水肿、小鼠运动功能和水通道蛋白4(aquaproins-4,AQP-4)的影响。方法 108只C57BL/6J小鼠分成假手术对照组(sham)、生理盐水组(SAH+生理盐水)、治疗组(SAH+COG1410),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模型。观察小鼠运动功能变化,用干湿质量法测定脑含水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表达AQP-4阳性细胞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AQP-4蛋白含量及实时定量PCR测定AQP-4 m RNA的变化。结果 SAH后生理盐水组和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且生理盐水组和治疗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H后各时间点生理盐水组脑含水量、AQP4蛋白含量和AQP4 m RNA表达的变化与假手术对照组对比显著升高(P<0.05)。生理盐水组和治疗组脑含水量、AQP4蛋白含量和AQP4 m RNA表达均在SAH后1 d明显增加,2 d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载脂蛋白E短肽COG1410可能通过抑制AQP-4的过表达缓解EBI中的脑水肿。 贺杰 庞金伟 吴越 彭建华 曹芳 秦兴虎 郐莉 陈礼刚 孙晓川 江涌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水通道蛋白4 脑水肿 早期脑损伤 载脂蛋白E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神经炎症的影响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