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繁晔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分裂症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损伤
  • 1篇性激素
  • 1篇性激素水平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合酶
  • 1篇体质量
  • 1篇体质量指数
  • 1篇喹硫平
  • 1篇温和性
  • 1篇理论考试
  • 1篇利培酮
  • 1篇慢性
  • 1篇精神病
  • 1篇精神病学
  • 1篇考试
  • 1篇课间

机构

  • 4篇沈阳医学院附...
  • 1篇沈阳医学院

作者

  • 4篇孔繁晔
  • 2篇薛慧英
  • 1篇解尧
  • 1篇雷洋
  • 1篇金璐
  • 1篇王明明
  • 1篇张刚

传媒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女性生殖激素、骨密度和体质量指数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和研究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女性生殖激素、骨密度和体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 92例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将其按投币随机法分为A组与B组,各46例。A组给予喹硫平治疗,B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雌二醇检测值低于A组,催乳素检测值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检测值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利培酮与喹硫平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治疗中,利培酮可引发患者雌二醇水平降低、催乳素水平升高,并且还可引发患者骨密度下降,应引起临床重视,以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孔繁晔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喹硫平利培酮骨密度体质量指数
标准化患者在精神病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标准化患者(SP)结合精神检查技能在精神病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7月沈阳医学院大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习《精神病学》的课间实习学生,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传统组),每组各31名,实验组用精神检查提纲结合SP实习,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床旁实习。分析和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学生对实习方法评价以及老师对学生课间实习情况。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理论考试成绩>90分、80~90分、70~79分、<70分的人数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习气氛、实际操作、对学习兴趣的帮助、实际操作能力、实习内容、合作协调能力、独立思考、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等方面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SP结合的精神检查技能训练应用于《精神病学》课间实习,实操性强,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薛慧英成文文孔繁晔解尧张刚刘晓来
关键词:课间实习理论考试大纲
性激素水平检测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究性激素水平检测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间在我院接收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人员68例,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人员均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对其行血清性激素水平测定,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同时观察组患者采用利培酮、舒必利等药物对其治疗,并将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值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男性受检人员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值相比较:观察组患者雌二醇、睾酮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女性受检人员血清性激素水平值相比较:观察组患者雌二醇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检测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检测值相比较:男性患者治疗2周、4周催乳素、雌二醇检测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女性患者治疗2周、4周后促卵泡激素、催乳素检测值均高于治疗前,睾丸酮、雌二醇检测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他指标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性腺轴功能失调症状,采用利培酮等抗精神病类药物治疗时,可引发机体性激素水平值改变,临床应给予重视。
孔繁晔王明明雷洋金璐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性激素水平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性应激对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2019年
目的:采用慢性温和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观察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C-反应蛋白含量的变化,探讨抑郁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对SD大鼠成年期施予慢性温和性应激42天,建立抑郁模型,通过糖水偏好实验、体重变化记录行为学指标;应用qRT-PCR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OS、CPR mRNA含量,用Elisa方法检测NO蛋白含量,进一步探讨抑郁对心肌损伤的影响。结果:应激组的体重增加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大鼠的饮糖水量及糖水偏好指数具有明显差异(P<0.001);雄性的体重增加量及糖水消耗量高于雌性(P<0.05)。应激组的5-HT1A的含量低于对照组,应激组的NOS、CRP、NO的含量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慢性温和性不可预见性应激诱导NO、NOS、CRP的表达增加心肌损伤的风险。
成文文薛慧英孔繁晔刘丽娜于静孙梦晗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