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芬芳

作品数:8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水利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洞庭湖
  • 3篇水环境
  • 3篇足迹
  • 3篇灰水
  • 2篇水环境污染
  • 2篇水沙
  • 2篇农业
  • 2篇污染
  • 2篇环境污染
  • 1篇地表水
  • 1篇地下水
  • 1篇蓄水
  • 1篇蓄水初期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质量
  • 1篇受纳水体
  • 1篇水利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水沙过程

机构

  • 8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六盘水师范学...

作者

  • 8篇谭芬芳
  • 6篇李景保
  • 5篇王丹阳
  • 1篇王金凤
  • 1篇钟一苇
  • 1篇仝双梅
  • 1篇代稳
  • 1篇帅红
  • 1篇蒋聪

传媒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湖南水利水电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不同受纳水体的湖南省农业灰水足迹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提出基于不同受纳水体的灰水足迹,引入水环境荷载指数,计算1985—2013年湖南省农业生产造成的灰水足迹,比较该省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状况。并使用IPAT模型,将灰水足迹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结合分析,为湖南省的水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近29年来湖南省农业生产造成的灰水足迹呈递增趋势,地表与地下水灰水足迹之比约为7∶3;地表水环境荷载指数较低,环境状况优于地下水,但两水体的环境状况都呈现恶化趋势;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初期技术进步占据主导,中后期农业经济发展加速,而农业技术则在经过瓶颈阶段后重获发展。
王丹阳李景保叶亚亚谭芬芳
关键词:受纳水体
一种改进的灰水足迹计算方法被引量:33
2015年
灰水足迹是为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将污染物稀释至该标准允许下最大浓度所需的水量。灰水足迹理论为定量评估水环境污染提供了新方法,但在实际计算中,由于未考虑对污染物的稀释实际由不同水体完成,且存在将污染物排放量大等同于产生的灰水足迹大的混淆,结果往往不够准确,也不能反映不同水体的污染程度。鉴于此,提出改进的灰水足迹计算方法,将污染物分解到不同水体,计算各水体的灰水足迹,再求和得到总灰水足迹,以湖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近29 a来湖南省灰水足迹呈递增趋势,地表水与地下水灰水足迹之比约为7:3;地表水灰水足迹先后由氨氮和磷决定,地下水始终由磷决定;地表水环境荷载指数相对较低,环境状况优于地下水。
王丹阳李景保叶亚亚谭芬芳
关键词:水环境污染地表水地下水
湖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在对城市化质量和生态环境指数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对湖南省14个地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并运用GM(1,1)模型对未来3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该省各地州市城市化质量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平均值从0.304 3上升到0.623 4,但总体发展程度不高,均处在中度协调阶段;(2)各地州市耦合协调度分布不均,湘西、湘北地区耦合协调度相对较高,湘中、湘东地区耦合协调度相对较低;(3)该省各地州市在未来3年的耦合协调度均稳步上升,但发展不平衡.
叶亚亚李景保王丹阳谭芬芳
关键词:城市化质量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度
湖南省农业经济与水环境污染关系的动态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分别以农业产值和农业生产造成的灰水足迹表征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水环境污染,使用计量模型分析湖南省1987—2013年间农业经济与水环境污染的关系,并在IPAT模型下探究该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路径.结果显示:(1)湖南省农业经济与水环境污染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且这一关系在当期出现偏离时,在下一期农业产值的变化会修正39.83%的非均衡误差,农业灰水足迹的变化会增加6.59%的非均衡误差;(2)农业经济在1~5期时,除3期外,均是农业水污染的格兰杰原因,5期后不再构成对水污染的解释,农业水污染在1~2期时是农业经济的格兰杰原因,2期后对农业经济的解释不再显著;(3)农业水污染对农业经济的响应先增后减最终趋于平稳,累积响应值0.481 4,农业经济对农业水污染的响应先增加后平稳,累积响应值0.114 8;(4)湖南省农业活动的可持续化路径为技术先行进步,而后带动经济,整体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表明,农业经济造成的水环境污染较为持久,而牺牲水环境换来农业产值的增加得不偿失.尽管总的来看湖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在逐渐提高,但控制农业水污染,降低灰水足迹,仍然是一项必要的工作.
王丹阳李景保叶亚亚谭芬芳
关键词:农业经济水环境污染农业产值可持续发展
变化环境下洞庭湖水沙演变特征检测与归因分析
湖泊是内陆的大型水体,对湖泊所在区域乃至全球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调节作用,对维系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为各种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场所和必须的水资源,同时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人...
谭芬芳
关键词:湖泊气候波动
文献传递
水利工程和降水波动对洞庭湖水沙过程的定量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为进一步分析洞庭湖水沙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测和滑动T检验方法,并结合洞庭湖水沙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划分出基准期和变异期,通过双累积曲线法定量分析水利工程与降水波动对水沙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洞庭湖的水沙均呈减少趋势,水利工程是影响水沙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洞庭湖径流量在1977年发生突变,而输沙量在1980年发生突变;以1960~1966年为基准期,1967~1973、1974~1980、1981~2014年为变异期,对入湖年径流量变化影响,降水量贡献率分别为11.28%、6.83%、0.84%,水利工程贡献率分别为88.72%、93.17%、99.16%;而对入湖年输沙量变化影响,降水量贡献率分别为7.30%、12.49%、0.46%,水利工程贡献率分别为92.70%、87.51%、99.54%。四水流域与荆江三口流域的水利工程项目的运行均是入湖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荆江三口流域的水利工程运行是导致入湖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代稳谭芬芳于亚文王金凤仝双梅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文过程贡献率洞庭湖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蓄水初期长沙段水环境参数的变化被引量:9
2015年
以湘江长沙段5个监测断面9个检测项目的实测数据为依据,运用综合指数法、污染物分担率以及营养状态综合指数法,分析了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蓄水初期长沙段水环境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长沙综合枢纽蓄水初期,长沙段5个监测断面水体的氨氮、高锰酸盐、总磷(营养物质)、挥发酚、石油类(有机毒物)镉、砷、汞、铅(重金属)9项综合污染指数等级、污染物分担率,以及营养物含量等级在时空尺度上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以重金属污染指数下降趋势最明显。改善长沙段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是:1长沙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2长沙综合枢纽建设与库区长沙段治污工程建设同步;3长沙综合枢纽蓄水功能,当水库蓄至正常水位时,一方面使库区长沙段年最低水位上升约1.5 m;另一方面使库区长沙、湘潭、株洲三江段分别较多年平均水位抬高4~6m、2~4m、1~2m,如此增加了长沙段水量,从而对水体污染物起到一定的稀释、降解与输移作用。
帅红李景保蒋聪王丹阳谭芬芳
关键词:监测断面
洞庭湖三口地区现状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2016年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洞庭湖三口地区2010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现状年华容县、安乡县的经济超载率为41.6%、10.6%,南县人口规模超载率为14.0%。且3县模糊综合评价值均大于0.5,说明3县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应采取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3县现状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值大小排列为:安乡县>南县>华容县,这与水资源可承载的最大经济、人口规模排名一致。
谭芬芳钟一苇黎昔春李景保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