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尧
-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电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 50 Hz工频电磁场致职业暴露人群短时记忆力降低与外周血中Aβ_(1-42)蛋白浓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研究50 Hz工频电磁场致职业暴露人群短时记忆力降低与外周血中Aβ_(1-42)(beta-amyloid peptide 1-42)蛋白浓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51名火电厂电气运行人员为暴露组,26名同厂行政办公人员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进行短时记忆力测试,同时测定外周血中Aβ_(1-42)蛋白浓度,比较两组中相关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暴露组8 h时间加权平均电场强度为1.690 kV/m,磁场强度为4.578μT。对照组8 h时间加权平均电场强度为0.008 kV/m,磁场强度为0.026μT。两组人员数字跨度得分暴露组低于对照组(t=3.702,P<0.001);暴露组失眠出现率(15.69%)和记忆力减退出现率(21.57%)均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三项情感状态指标得分暴露组低于对照组:愤怒-敌意(t=2.239,P=0.028)、疲劳-惰性(t=2.024,P=0.047)、困惑-迷茫(t=2.489,P=0.015);外周血中Aβ_(1-42)蛋白浓度(pg/mL)暴露组高于对照组(t=-2.414,P=0.018)。数字跨度得分与Aβ_(1-42)蛋白浓度的变化并未发现相关关系(r=-0.173,P=0.133)。结论 50 Hz工频电磁场可致职业人群短时记忆力损伤,并引起外周血中Aβ_(1-42)蛋白浓度变化,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 边洪英张尧王艳董一文叶萌
- 关键词:工频电磁场学习记忆力
- 变电运检岗位工频电磁场暴露现状研析
- 2023年
- 本文通过对不同等级变电站开展现场勘察,同时对变电站内的作业现场分区域开展现场检测,统计分析变电运检岗位在不同等级变电站的不同区域的暴露现况,并提出职业防护措施。
- 王艳阎朝晖符永林张尧
- 关键词:工频电磁场
- 心率在评价高原体力劳动强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心率可反映体力劳动强度,但应用于评价高原体力劳动强度的研究不多。本文探讨将心率指标用于高原体力劳动强度评价的可行性。方法在不同海拔高度,使用功率车模拟阶梯式递增劳动负荷,运动心肺功能测试仪收集某电力公司共计73名男性工人在不同负荷的心率指标,包括心率绝对值、心率增加值、心率储备百分比(%HRR)。比较不同海拔递增负荷的心率指标变化,及达第一通气无氧阈(VT1)、第二通气无氧阈(VT2)时的心率。结果心率绝对值、心率增加值、%HRR都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和666.053,P值均<0.001),海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93,P=0.061;F=0.248,P=0.862;F=0.478,P=0.699)。在达到VT1和VT2时,各项心率指标都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在VT2时下降更加明显;从平原到高原,各心率指标随海拔增高而下降幅度缩小。%HRR随海拔增加而下降。达到VT1时,平原的%HRR约40%,至4000~5000 m时约33%;达到VT2时,平原的%HRR约75%,在4000~5000 m时约60%。结论心率用于评价高原体力劳动强度时,需考虑海拔、个体差异及年龄的影响,用%HRR并结合VT1、VT2进行体力劳动分级效果最好。
- 杜奕熠齐海汇田宇张尧罗丽霞周鼎伦
- 关键词:通气无氧阈心率
- 高原对工人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测量不同海拔高度在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的生理指标,评价高原对工人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在3个海拔高度测量5个青年男性工人在静息和运动状态及运动恢复过程中的肺通气量、心率、血氧饱和度(SaO_2)等生理指标,用配伍设计的方差分析法分析海拔对各生理指标的影响及运动后恢复情况。结果静息状态,随着海拔的升高,单位体表面积肺通气量和单项动作能量代谢率逐渐下降,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海拔环境的心率和SaO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原低于高原。运动状态,肺通气量、单位体表面积肺通气量、单项动作能量代谢率和SaO_2在不同海拔之间差异有显著性。不同海拔的SaO_2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0 m平原,在第3分钟仍下降,至第5分钟恢复;3500 m高原,第3分钟即大幅升高,持续至第5分钟;4 200 m在第3分钟继续下降,至第5分钟恢复并升高,但幅度小于3500 m。HR的变化不受海拔高度变化的影响,在不同海拔高度均表现为运动后快速上升,随后恢复,至3分钟时基本恢复至正常。结论高原对工人的生理指标有明显影响,且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是不一致的。运动后,心率恢复较快,基本不受海拔高度影响;SaO_2先下降再恢复并超过运动前,但海拔不同恢复过程不同。
- 张尧林建华王艳周鼎伦罗丽霞徐菁佩
- 关键词:肺通气量心率血氧饱和度
- 通气阈在评价高原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通气无氧阈(VT1)、第二通气无氧阈(VT2)在高原作业人员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中的应用,为制定适用于高原环境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8月,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公司不同海拔高度变电站的88名男工为研究对象,分为平原组(500 m组)和各高原组(2000、3000、4000 m组),通过功率自行车模拟不同强度劳动负荷,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记录平原组和各高原组工人在安静状态时和到达VT1、VT2以及峰值摄氧量(VO_(2)Peak)时摄氧量(VO_(2))、心率(HR)、单位体表面积能量代谢率(E/BSA),并比较平原组和各高原组工人在VT1、VT2和VO_(2)Peak时相对于安静状态的比值和劳动潜力。结果安静状态时,与平原组比较,2000 m和3000 m组工人HR和E/BSA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T2时,与平原组比较,4000 m组工人H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O_(2)Peak时各高原组工人VO_(2)和E/BSA均低于平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T2和VO_(2)Peak时,各高原组工人VO_(2)、HR和E/BSA相对于安静状态的比值均低于平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静状态和VT1时,与平原组比较,各高原组工人VO_(2)和E/BSA剩余百分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VT1、VT2和VO_(2)Peak为分界点,VO_(2)、HR和E/BSA为指标,可以将高原体力劳动强度分为4个等级,即中等、重、极重和极限体力。结论利用通气阈对体力劳动强度进行分级是可行的,建议将VT1、VT2应用于高原作业工人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以补充和优化我国现行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
- 齐海汇田宇罗丽霞张尧王艳周鼎伦
- 关键词:无氧阈通气阈
- 牙冠夹持工具
- 本实用新型属于牙科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牙冠夹持工具,针对现有的在进行夹持工具在夹持时,容易出现掉落的情况,夹持不够牢固,用力过大则会损坏牙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第一主杆和第二主杆,所述第二主杆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第...
- 花若蓉何清华朱可李国芬倪瑞芳陈红梅张尧
- 高原电网建设施工者急性高原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了解高原电网建设施工者发生急性高原病的危险因素、发病率和"高原电网建设医疗保障技术标准"在预防急性高原病中的作用。方法对施工人员急性高原病患者进行急性高原病危险因素及发病率的调查。结果危险因素主要是施工人员原常住地海拔低,刚进入高原劳动强度大,进入高原速度太快,阶梯习服时间太短,心理因素(对高原环境有较重恐惧感等),年龄大。主要诱发因素是呼吸道感染。结论针对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能科学有效地预防急性高原病的发生,降低其发病率。
- 孙泽平林建华朱可周晓梅刘道福唐丹杨旭李军张尧何清华
- 关键词:电网建设急性高原病患病率
- 海拔和劳动负荷对摄氧量和心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究不同海拔和劳动负荷对摄氧量和心率的影响,发现不同海拔递增负荷下机体运动的特点。方法以78名在岗工人为测试对象,采用功率车模拟劳动负荷,使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收集不同海拔和不同劳动负荷下的肺通气量、心率、摄氧量。结果不同海拔递增负荷下的摄氧量随着负荷的增加而增加,但与海拔无关(F=0.508,P>0.05)。肺通气量随劳动负荷和海拔增高而增加,但折算成标准状态下的肺通气量后,同样显示不同海拔处同等负荷下肺通气量无显著性差异(F=1.131,P=0.344)。心率随着劳动负荷的增加而增加;高原的静息心率较平原高。结论摄氧量与劳动负荷有密切关系,而与海拔无关,可作为高原环境下劳动强度评价的可靠指标。2 500 m以上各个海拔的心率值较接近,提示2 500 m可作为人体适应的海拔分界值。
- 徐菁佩张尧王艳周芸竹寻晓爽罗丽霞赵立强周鼎伦
- 关键词:摄氧量肺通气量心率
- 高原地区电力运行维护工人体力劳动强度评价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测量高原地区工作的电力运行维护(后称"运维")工人的劳动强度,并评价不同劳动强度的工人心率和血氧饱和度(Sa O2)水平。[方法]选择不同海拔高原地区的38名在岗变电站运维和线路运维工人为调查对象,分别测量并计算不同工种、不同动作类型工人劳动强度指标及Sa O2和心率。[结果]海拔3 600 m变电站运维工人、4 200 m变电站运维工人和线路运维工人的劳动强度指数分别为14.1、12.4和23.6;线路运维工人劳动强度最大的动作类型是爬山和爬塔,其单项动作能量消耗率分别为3.48和3.22 k J/(min·m^2)。休息状态下,3 600-3 900 m和4 200 m海拔作业工人的Sa O2和心率相差不大。工作状态下,变电站运维工人Sa O2和心率均未超过国家卫生学限值;1名线路运维工人的Sa O2低于85%,3名心率超过150次/min。[结论]高原地区变电站运维和线路运维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分别为Ⅰ级和Ⅲ级;爬山和爬塔两个单项动作的劳动强度大,存在工人心率和Sa O2超出国家卫生学限值的情况。
- 张尧刘道福周鼎伦兰亚佳黄磊
- 关键词:心率血氧饱和度
- 某矿山地下开采工程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 2025年
- 本文针对某矿山地下开采工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提出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具体设计方案,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与安全。采用工程分析法进行调查与分析,按照相关法规标准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设计内容包括总体布局、厂房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防护设施的设计方案,配套的辅助卫生设施、应急救援设施设计方案,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方案以及职业卫生管理等,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该工程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为严重,在严格落实各项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加强职业病防治管理的情况下,投产运行后能够满足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 胡缘王艳符永林杨利张尧
- 关键词:矿山职业病危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