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杰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心病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细胞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信息系统
  • 1篇人源
  • 1篇乳鼠
  • 1篇突变
  • 1篇突变型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小鼠
  • 1篇细胞
  • 1篇小鼠
  • 1篇流行病学分布

机构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郑兴
  • 4篇刘杰
  • 3篇余云华
  • 3篇陈挺
  • 3篇鲍礼智
  • 1篇肖良
  • 1篇康波
  • 1篇于云华

传媒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上海市杨浦区2007~2014年急性心肌梗死空间数据探索性分析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 探索上海市杨浦2007~2014年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死亡人群空间分布的特征,寻找“热点区域”。方法 建立2007~2014年上海市杨浦区基于街区的急性心肌梗死空间数据库,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与局部空间自相关(Local Moran’s I,LISA)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探索杨浦区急性心肌梗死空间分布模式和规律。结果 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杨浦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45.81/万)、死亡率(13.86/万)在各街区间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现象(I发病=0.1012,P=0.0291;I死亡=0.1428,P=0.028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测出了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死亡率的高发热点地区为杨浦区长白新村街区和延吉新村街区。结论 杨浦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死亡率呈显著的地区分布规律,可根据这一特征进一步寻找地区差异性的原因,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和调整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刘杰陈挺余云华韩雪郑兴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地理信息系统
人PRKAG2(R302Q)突变型SD乳鼠心肌细胞模型的建立及检测
2016年
目的包装人PRKAG2(R302Q)突变型的腺病毒后感染原代SD乳鼠心肌细胞,构建细胞模型。方法首先通过BP及LR重组获得人PRKAG2(R302Q)突变型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将其线性化转染293细胞进行腺病毒包装和扩增。收集纯化腺病毒液感染原代SD乳鼠心肌细胞后进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 PRKAG2(R302Q)突变型的腺病毒载体经测序验证插入序列正确,腺病毒感染乳鼠心肌细胞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其过表达明显(P<0.05)。结论包装人PRKAG2(R302Q)突变型基因的腺病毒并成功感染SD乳鼠心肌细胞,为进一步研究基因PRKAG2(R302Q)突变体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陈挺刘杰于云华鲍礼智康波郑兴
关键词:突变
心脏过表达人源PRKAG2(G100S)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建立心脏过表达人源PRKAG2(G100S)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该人源基因点突变对小鼠心脏发育、形态和功能维持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克隆人源基因PRKAG2并构建点突变质粒,将人源PRKAG2(G100S)插入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启动子下游,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选用C57BL/6J小鼠为遗传背景,通过显微注射法建立人源PRKAG2(G100S)转基因小鼠模型,利用特异引物PCR法鉴定转基因小鼠的基因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人源PRKAG2(G100S)的表达。结果经过回交繁育后建立了2个品系的心脏特异表达人源PRKAG2(G100S)的转基因小鼠品系F2代,并通过q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确认了转基因小鼠心脏组织中人源PRKAG2(G100S)在mRNA和蛋白水平存在过表达,且该突变能在转基因小鼠中稳定传代。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心脏特异表达人源PRKAG2(G100S)转基因小鼠模型,人源PRKAG2(G100S)基因在心脏组织的过度表达在小鼠心脏发育和功能维持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
陈挺刘杰肖良鲍礼智余云华郑兴
关键词:转基因小鼠心脏病
7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PCI治疗:10年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近十年来70岁以上老年患者PCI治疗特点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和2013年全年上海长海医院收治并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7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003年和2013年两组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血脂水平、冠脉病变、冠脉内支架植入情况及经济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2003年入组患者共111例,2013年组为454例;2003年组患者与2013年组患者比较:平均年龄从(74.35±3.68)岁增加至(76.57±4.39)岁,女性患者比例由29.7%上升至42.3%,复杂病变比例从36%增加至52%,植入支架个数从(1.42±0.62)个增加至(1.70±0.87)个,植入支架总长度由(29.19±14.30)mm增长至(40.94±23.95)mm;低密度脂蛋白从(3.11±0.93)mmol下降至(2.43±0.87)mmol;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从0.8%下降至3.6%;住院天数、CCU天数、抢救次数、住院总费用2013年组均较2003年组下降;两组间上述考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10年前比较,我院PCI老年患者平均年龄更高,冠脉病变类型更复杂,但手术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率和住院总费用均明显降低。
姜梦妮余云华刘杰鲍礼智郑兴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