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锋 作品数:42 被引量:179 H指数:7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 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 江苏省卫生厅面上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经济管理 更多>>
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联合诊断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联合诊断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3月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120例,共143个病灶,将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以及联合诊断,在两种临床诊断方式下,对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进行分析,两组数据以表格的形式体现出来。结果在两种临床诊断方式联合应用下,诊断结果准确程度为94.7%,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单独诊断(83.4%、86.8%)。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种诊断方式的灵敏度进行比较,联合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单独诊断,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诊断方式对乳腺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这种诊断方式效果更佳明显,诊断数据准确性高,更具推广价值。 江庆 郭建锋 王欣关键词:常规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肿瘤 甲状腺癌的超声检查特征及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超声检查特征及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本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甲状腺癌患者,依据手术病理结果将其分为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观察组(54例)与未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对照组(48例),分析患者的超声检查特征,并分析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超声检查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72.22%,特异度为85.42%,阳性预测值为84.78%,阴性预测值为73.21%,准确度为78.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癌结节、距被膜的距离d=0、纵横比≥1、回声不均匀、微钙化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超声检查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甲状腺癌的超声检查特征中癌结节大小、距被膜的距离、纵横比、回声质地、钙化类型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 顾华芸 郭建锋关键词: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超声检查 声脉冲触诊组织定量技术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存灶的价值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应用声脉冲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判定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残存灶的价值。方法选取31例行NAC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于NAC前后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和VTQ检查,常规超声测量NAC前后肿瘤大小;VTQ检测病灶中央、病灶边缘VTQ值(VTQ中央、VTQ边缘),计算病灶中央、病灶边缘VTQ值分别与周围脂肪组织VTQ值之比(VTQR中央/脂肪、VTQR边缘/脂肪),以及NAC前后VTQ中央、VTQ边缘及肿块大小变化情况;根据Miller-Payne系统将NAC后的病理学反应分为显著反应和非显著反应。多因素回归分析NAC显著反应的影响因素;比较NAC前后,以及NAC后显著病理反应者与非显著病理反应者间病灶VTQ中央、VTQ边缘、VTQR中央/脂肪、VTQR边缘/脂肪及肿瘤大小变化情况;分析常规超声、VTQ技术与病理学判断NAC疗效的一致性并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 NAC前后VTQ中央、VTQ边缘、VTQR中央/脂肪、VTQR边缘/脂肪及肿瘤大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NAC后显著反应者11例,非显著反应者20例,二者VTQ中央、VTQ边缘、VTQR中央/脂肪及VTQR边缘/脂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AC后肿瘤缩小率、VTQ中央降低≥30%及VTQ边缘降低≥30%在判断病理显著反应方面与Miller-Payne系统分级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分别为-0.322、-0.695、-0.563;肿瘤缩小率、VTQ值降低≥30%及二者联合评价NAC疗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5、0.905、0.909(病灶中央)和0.655、0.734、0.756(病灶边缘)。结论 VTQ在判定乳腺癌NAC残存灶方面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以病灶中央相关数据的诊断效能更高。 郭建锋 顾华芸 黄敏 吴婷 陈文颖 葛成霞关键词:新辅助化疗 乳腺肿瘤 恶性 基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阶段考核模式对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成绩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索基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阶段考核模式对住院医师结业考核成绩的影响。方法设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2018级、2019级超声住院医师为对照组,接受传统的阶段考核方法;2020级、2021级超声住院医师为试验组,接受基于OSCE的阶段考核方法。基于OSCE的考核方法共设3个考站,包括超声临床思维站、超声操作技能站(包含腹部超声、浅表器官和外周血管超声、心脏超声3个模块)以及临床人文沟通站。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及入基地第1季度理论考核、结业理论、技能考核成绩、通过率和2021—2024年苏州市所有超声住院医师结业技能考核成绩,对应年度苏州市所有超声住院医师结业技能考核具体人数和成绩从苏州市结业考核中心获得,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比较2组间考核成绩及通过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住院医师入住培基地第1季度理论考核成绩[(102.56±15.13)分 vs (97.76±16.08)分]、结业理论考核成绩[(420.33±16.32)分 vs (423.76±13.08)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结业理论考核通过率比较(88.9% vs 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对应年度的苏州市超声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技能考核成绩[(646.39±31.28)分 vs(653.52±30.53)分]及通过率(87.9% vs 9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结业技能考试成绩、通过率高于对照组[(656.82±22.74)分 vs (631.41±30.77)分;100% vs 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96,P=0.005;χ^(2)=5.20,P=0.037)。试验组结业技能考核成绩与对应年度苏州市结业技能考核成绩平均分差值高于对照组[(2.77±22.76)分 vs (-15.03±29.0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14,P=0.039)。试验组结业技能考核中的腹部、浅表器官和外周血管、心脏超声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87.05±4.27)分vs (78.61±4.82)分;(80.14±3.71)分vs (7 江庆 顾军 郭建锋 殷林亮 季春亚 高雅 顾悦凡 王欣 冯冠男 唐少文 邓学东关键词:住院医师 超声医学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基于融合双模态超声瘤内瘤周影像的乳腺肿瘤分类 被引量:5 2021年 本研究通过135例临床乳腺肿瘤的灰阶超声和应变弹性超声的双模态图像研究,并结合肿瘤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与瘤周组织超声信息进行乳腺肿瘤的良恶性分类。首先,分别提取肿瘤ROI区域的常规灰阶超声和应变弹性超声的影像组学特征:形态学特征(14个)、强度特征(18个)和纹理特征(75个),并提取瘤周区域的双模态超声强度特征和纹理特征;然后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进行特征筛选,得到最佳特征组合;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良恶性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将灰阶超声、应变弹性超声ROI区域和瘤周区域特征进行融合分析后,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895±0.0176)。其结果远高于单纯灰阶超声ROI区域得到的(0.8267±0.0150)。 肖冰冰 袁刚 郑健 郭建锋 崔文举 江庆 杨晓冬关键词:乳腺肿瘤 下肢血管旁路移植术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2000年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 (ColorDopplerUltrasound以下简称CDUS)检查下肢移植血管的价值、方法、阳性指标的出现时间以及阳性率。方法 运用CDUS诊断仪检查下肢血管旁路移植术后病人 35 2例。在检查中需密切注意血流色彩、多普勒频谱及流速的改变以及血管内径的变化 ,以流速改变最为重要。根据血流速度的变化确定狭窄的程度。结果 超声诊断为血管狭窄的有 12 5例 (130处 )。其中 ,狭窄 5 0 %~ 70 %占 40 % (5 2 /130 ) ,70 %~ 90 %占 36 92 % (48/130 ) ;>90 %占 2 3 0 8% (30 /130 )。狭窄大于 90 %的与X线血管造影或手术结果对照 ,诊断敏感性 93 75 % (30 /32 ) (超声诊断 30处狭窄而X线血管造影发现 32处 ) ,假阴性 2例 ,占 6 2 5 % (2 /32 ) ,假阳性为零。同时发现狭窄的发生率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一年内为 16 5 3 % (2 0 /12 1) ;三年内为 2 9 41% (30 /10 2 ) ;五年内为 49 36 % (38/77) ;七年内为 70 12 % (37/5 2 )。结论 CDUS是一种下肢血管旁路手术后随访检查的有效方法。 黄敏 ROtto 沈延政 邓学东 严禹 孙勤 周轶群 郭建锋关键词:彩色多普勒 血管狭窄 超声波诊断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64例超声诊断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根据有无导管扩张、肿块与导管的位置关系将超声表现分为5型(Ⅰ型~Ⅴ型),同时分析其弹性成像上的表现,并综合分析诊断错误的原因。结果:64例71个病灶中,52个明确诊断,19个误诊。Ⅰ型26个病灶,1个误诊;Ⅱ型13个病灶,3个误诊;Ⅲ型8个病灶,无误诊;Ⅳ型9个病灶,4个误诊;Ⅴ型15个病灶,11个误诊。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表现复杂多样,Ⅰ型、Ⅲ型诊断准确率高,Ⅱ型、Ⅳ型、Ⅴ型诊断较为困难,对接近乳头的肿块以及导管扩张,如果伴有乳头溢液,应高度怀疑导管内乳头状瘤;弹性成像未能为诊断提供额外信息。 顾华芸 郭建锋 陈文颖关键词:导管内乳头状瘤 超声检查 误诊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1年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桥本氏甲状腺炎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很多研究表明两者间存在关联,并且在分子水平探讨了其机制,然而,两者间的因果关系至今仍不明确。本文旨在探讨两者分子水平关系,以及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与超声诊断。 王欣 郭建锋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桥本氏甲状腺炎 分子 超声检查 Tei指数和组织多普勒联合N端B型钠尿肽前体评价右心早期放射性损伤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Tei指数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联合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评价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右心早期损伤的价值。方法对21例接受胸部全程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于放疗前、放疗后1天和1个月行NT-proBNP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指标:①Tei指数;②常规指标,包括三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A)、E/A和E峰减速时间;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右心房收缩末期内径,右心室面积变化率及三尖瓣瓣环运动幅度;③TDI:三尖瓣环内侧和外侧处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及E/Ea。结果与放疗前相比,NT-proBNP在放疗后1天明显升高(P<0.05),放疗后1个月降低;放疗后Tei指数升高,Sa、Ea减低,Aa和E/Ea均升高;常规指标在放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出现右心功能早期轻度损伤;Tei指数、DTI联合NT-proBNP可对其进行评价。 郭建锋 黄敏 吴锦昌 吴传锋关键词:心室功能 TEI指数 多普勒 放射性损伤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结合Framingham风险评分用于高血压患者危险分级的评估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通过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评估亚临床期动脉粥样硬化,以重新评估高血压患者原有危险分级。方法:选取住院患者94例,平均年龄(56.9±12.1)岁,其中女性64例(68.1%),均为初次发现并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以及因眩晕住院合并单纯高血压的患者,均无高血压导致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对全部患者进行Framingham评分,并进行临床,生化,超声心动图以及高频超声检查并测量CIMT。结果:通过Framingham评分,60例(63.8%)患者被归于低风险组,22例(23.4%)被归于中风险组。在所有患者中,68例(72.3%)患者伴有CIMT增厚,包括低风险组36例(60.0%)和中风险组20例(90.9%),高风险组中CIMT增厚达100%(12例)。增加CIMT的测量可以将59.6%的患者重新归类,36例(60.0%)低风险组患者被归于中风险组,20例(90.9%)中风险组患者被归于高风险组。结论:高血压患者CIMT增厚有很高的发生率,且CIMT增厚能够提高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等级。 樊星 顾军 郭建锋 周峰关键词:超声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