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晓彦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腹膜
  • 4篇腹膜透析
  • 3篇肾脏
  • 3篇透析患者
  • 3篇腹膜透析患者
  • 2篇队列研究
  • 2篇载药
  • 2篇肾炎
  • 2篇肾脏病
  • 2篇肾脏病理
  • 2篇肾组织
  • 2篇肾组织损伤
  • 2篇视网膜
  • 2篇网膜
  • 2篇尾静脉
  • 2篇脑靶向
  • 2篇狼疮
  • 2篇狼疮性
  • 2篇狼疮性肾炎
  • 2篇回顾性队列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汕头大学
  • 2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惠州市第三人...
  • 1篇北京致远慧图...
  • 1篇翼健(上海)...

作者

  • 10篇黄晓彦
  • 5篇熊祖应
  • 4篇熊子波
  • 3篇廖玉梅
  • 3篇侯霜
  • 2篇王青
  • 2篇梁伟
  • 1篇何艳
  • 1篇张帆
  • 1篇廖瑾岚
  • 1篇张斌
  • 1篇何颖颖
  • 1篇罗琼
  • 1篇陈再强
  • 1篇曾秀琴

传媒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狼疮性肾炎检测的试剂、试剂盒及其应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狼疮性肾炎检测的试剂、试剂盒及其应用。本申请用于狼疮性肾炎检测的试剂包括COL6A3核酸特异性引物对和参考基因特异性引物对;COL6A3核酸特异性引物对的上下游引物为SEQ ID NO.1和2所示序列...
王梅英黄晓彦牟丽莎蒲祖辉陆赢
一种载药脑靶向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载药脑靶向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载药脑靶向外泌体包括脑靶向肽分子,外泌体,以及包载于外泌体内的药物。所述药物为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脑靶向肽是以共培养的方式通过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
谭丽珊黄晓彦侯霜赖智玮周会松李三木
肾脏病理报告镜检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肾脏病理报告镜检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其中,肾脏病理报告镜检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原始数据,所述原始数据为肾脏病理报告中的镜检数据;利用肾脏病理医学实体标注模型标注出原始数据中的医学实体数据;按...
黄晓彦 熊祖应 周越 侯霜 徐盛
文献传递
腹膜透析患者首发腹膜炎的临床特征与拔管风险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首发腹膜炎的诱因、临床特征、致病菌及转归情况,为临床防治腹膜炎提供参考。方法本中心共有273例腹膜透析患者,本研究选择2002年8月至2013年10月所有在本院住院的首次发生腹膜炎患者67例,分析首发腹膜炎患者(发病组)与未发生腹膜炎患者(未发病组)的临床指标;根据首次发生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转归分为治愈组和拔管组,比较两组临床、实验室指标及腹膜炎病因等,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拔管危险因素。所有患者确诊腹膜炎后立即留取标本培养并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再根据临床表现、病原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使用敏感抗生素;收集人口学资料、基础肾脏病、透析龄、诱因、临床指标、透出液常规、涂片和细菌培养结果、治疗方法、治疗时间、治疗效果、临床转归等。结果首发腹膜炎患者存在年龄偏大[发病组均龄(53.1±14.9)岁vs.未发病组均龄(46.6±14.3)岁]、低蛋白血症[白蛋白:发病时(27.4±4.0)g/L vs.未发病时(32.5±5.7)g/L]和操作不当(53.7%)情况。拔管组有更长透析龄[24(11.4,42)月vs.13.2(4.8,18.84)月,P=0.020],更严重低蛋白血症[(24.5±5.8)g/L vs.(29.3±4.1)g/L,t=-4.088,P=0.000],而且拔管组腹膜炎病因以非操作相关为主(61%vs.36%,χ2=13.075,P=0.011)、非G+菌感染为主(74%vs.41%,P=0.000)。结论首发腹膜炎患者存在较高年龄、营养欠佳、非规范化操作等情况,而长透析龄、严重低蛋白血症、非操作相关、非G+菌感染的患者有较高的拔管风险。
陈再强黄晓彦梁伟熊子波廖玉梅熊祖应
关键词:腹膜炎低蛋白血症
一种载药脑靶向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药脑靶向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载药脑靶向外泌体包括脑靶向肽分子,外泌体,以及包载于外泌体内的药物。所述药物为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脑靶向肽是以共培养的方式通过...
谭丽珊黄晓彦侯霜赖智玮周会松李三木
糖尿病视网膜病与活检证实的糖尿病肾脏病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临床及病理的关系,从组织病理角度进行探讨。方法选取T2DM病理诊断为DKD且DR资料完整患者70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不同DR分组患者的收缩压、血红蛋白、白蛋白、24 h尿蛋白、急性肾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R分组与DKD病理分级(r=0.486)、K-W结节(r=0.408)呈显著正相关(P<0.01)。糖尿病黄斑水肿与小动脉玻璃样变(r=0.351)、微血管瘤(r=0.341)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DR的严重程度可能用于评估DKD临床及病理改变。
周越张斌黄晓彦张帆罗琼熊祖应侯霜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糖尿病肾脏病肾脏病理
腹膜透析患者体质量指数与技术生存间的关系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技术生存间关系。方法本课题是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人群为2000~2014年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新入PD治疗并规律随访的348例患者,年龄(48.2±15.5)岁,其中62%为男性。根据透析治疗2~6个月间首次记录的体质量及身高计算BMI,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亚洲人推荐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组。患者均随访至死亡、转为血液透析、肾移植、失随访或至2014年10月31日。主要终点是技术失败(死亡或永久转为血液透析),次要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心脑血管死亡、心血管事件、脑卒中事件、首次发生腹膜炎。数据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调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原发病和心力衰竭后,低BMI组和高BMI组患者的技术失败风险比(95%可信区间,P值)分别是正常组的3.590[(1.526,8.447),P=0.003]和0.932[(0.493,1.762),P=0.829]倍。相较于正常BMI组,低BMI组的全因死亡率(HR5.462,95%可信区间1.743~17.110,P=0.004)与心脑血管死亡率[HR 9.403,95%可信区间2.409~36.700,P=0.001)亦显著升高,而高BMI组则未发现明显差异(P值均〉0.05)。BMI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事件、脑卒中事件与腹膜炎等次要终点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关系(P值均〉0.05)。亚组分析提示BMI与技术生存的关系不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原发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等因素影响(交互作用P值均〉0.05)。结论PD患者中,低BMI与技术失败、全因死亡、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独立相关,但与冠心病、脑卒中和腹膜炎等无关联;高BMI与上述终点事件均无关联。
曾秀琴黄晓彦王青熊子波廖玉梅熊祖应
关键词:腹膜透析体质量指数回顾性队列研究COX回归分析
腹膜透析糖尿病患者眼底血管参数和认知功能评估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眼底血管参数(血管直径、曲率、分形维数)和认知功能评估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将26行腹膜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按认知功能测定结果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受损组。对比2组人口统计学资料、相关指标、视网膜血管参数的差异。结果认知功能正常组患者12例,认知功能受损组患者14例。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受损组合并症较多,残余肾功能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受损组动脉平均管径、静脉平均管径、动静脉比率和静脉平均曲率数值略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动脉平均曲率及血管分形维数数值略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受损组微血管瘤发生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瘤可能是腹膜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异常的眼底标志。
廖瑾岚魏奇杰何颖颖廖玉梅熊子波王青丁大勇黄晓彦熊祖应
关键词:腹膜透析视网膜微血管瘤
一种狼疮性肾炎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狼疮性肾炎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本申请为狼疮性肾炎提供了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即COL6A3,通过分析COL6A3水平,能够有效的区分狼疮性肾炎患者和正常人群,为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
黄晓彦王梅英牟丽莎蒲祖辉陆赢
不同透析时机对腹膜透析患者预后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时机对腹膜透析(腹透)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25日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接受腹透新置管并长期随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置管术时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入选患者分为早透析组[eGFR>5.5 ml·min^-1·(1.73 m^2)^-1]和晚透析组[eGFR≤5.5 ml·min^-1·(1.73 m^2)^-1],随访终点事件为转其他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肾移植)或死亡。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间生存率的差异。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法分析腹透患者全因死亡及技术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共342例腹透患者入选本研究,早透析组165例,晚透析组177例。与早透析组比较,晚透析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男性比例及血红蛋白、血钙及CO2结合力水平较低,而合并高血压比例、血磷、血尿酸、血尿素氮水平较高(均P<0.05)。中位随访时间33(16,57)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晚透析组患者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早透析组(Log-rankχ^2=12.004,P<0.001)。在校正性别、置管年龄、体重指数、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因素后,早透组患者发生全因死亡事件的风险比是晚透组的1.950倍[HR=1.950,95%CI 1.019~3.730,P=0.04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透析时机与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不受体重指数、糖尿病分层等因素影响(交互P值均>0.05),但与置管年龄存在交互(交互P值<0.05)。按置管年龄进行分层后分析结果显示,低年龄(≤48岁)早透析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更高(HR=21.287,95%CI 2.609~173.665,P=0.004)。结论早透析组腹透患者的病死率更高,该差异在低年龄组更明显,且独立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及高血压。
刘小燕黄晓彦梁伟何艳熊祖应熊子波
关键词:腹膜透析预后队列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