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许昌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社会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推荐系统手册》(第12章)翻译报告
- 本文是一篇关于推荐系统的翻译报告。原文是由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的《推荐系统手册》(RecommenderSystems Handbook)第十二章,原章节主要阐述了推荐系统在技术促进学习中的...
- 王洋
- 关键词:汉英翻译句式结构翻译技巧
- 银杏叶片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病人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清VEGF、SOD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辅助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VaD)的疗效及对病人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VaD病人10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服用盐酸多奈哌齐,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同型半胱氨酸(Hcy)、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20%,高于对照组的74.51%(P<0.05)。试验组治疗后MMSE、MoCA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VEGF、BDNF、SOD和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Hcy和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片辅助治疗老年VaD病人能显著提升病人血清VEGF、SOD水平,改善病人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血液流变学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 马玉朝安文峰于晓云王洋孙琰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银杏叶片血液流变学
-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82例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依据患者基因型分为三组,分别为强代谢型组(EM组)、中间代谢型组(IM组)和弱代谢型组(PM组)。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d、6d、4周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PA),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1d、6d、4周,三组IPA明显升高,且EM组明显较IM组、PM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NIHSS、AD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三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且EM组NIHSS评分较IM组、PM组更低,ADL评分较IM组、PM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疗效,临床医师应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机制选择个体化用药方案,以提升临床用药疗效。
- 王洋安文峰于晓云
- 关键词:CYP2C19基因多态性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预后
- 场景理论视角下的工业遗产更新——以洛阳牡丹文化产业园为例
- 2025年
- 步入工业化后期,城市发展的底层逻辑发生深刻变革,传统以生产为主导的空间利用模式逐渐向以消费为核心的模式转型,城市空间的文化与体验属性愈发凸显。在这一进程中,场景理论作为新兴的研究视角,为城市发展与更新注入了新活力与新思路。当前,我国部分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出现空心化现象,导致工业遗产面临功能退化与文化传承受阻等挑战。在此背景下,文章深入剖析场景理论与工业遗产更新的契合点,以洛阳牡丹文化产业园为例,从场景理论的真实性、戏剧性、合法性三个维度出发,挖掘工业遗产在地域元素、文化活动、保护传承等方面的创新设计,将其打造为多功能城市公共社区,对工业遗产更新升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杜晴许军王洋
- 关键词:工业遗产文化产业园
- 低雷诺数下微尺度液体流动与传热研究
- 针对微矩形通道内单相层流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并根据实验条件建立数值模型,采用CFD分析软件进行更深入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微矩形通道宽为50μm,高为200μm,工质采用去离子水。模型以有限体积法离散,SIMPLE...
- 王洋
- 关键词:矩形微通道传热特性CFD软件
- ASL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析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用于测量轻度阿尔茨海默病(SCD)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脑血流量(CBF)的临床价值,为临床相关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8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SCD患者54例(SCD组)、MCI患者54例(MCI组),另选择同期50例接受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3D-ASL技术图像采集,检测双侧8个脑区[苍白球(GP)、壳核(PU)、尾状核(CA)、海马(HP)、丘脑(TH)、额叶皮质(FC)、顶叶皮质(PC)以及枕叶皮质(OC)]的CBF值,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研究对象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得分按照MCI组、SCD组、对照组顺序依次升高。3组研究对象GP、PU、CA、HP、TH、FC、PC、OC的CBF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MCI组研究对象的GP、PU、CA、HP、TH、FC、PC、OC的CBF值均明显低于SCD组及对照组,而SCD组的PU、CA、TH的CB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研究对象HP、FC、PC、OC的CBF值均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482,0.325,0.311,0.354,均P<0.05)。结论 ASL技术可以通过精准测量CBF评估AD患者的严重程度,其可为区分SCD及MCI提供参考,值得临床推广。
- 马玉朝安文峰丁丹卉王洋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脑血流量
-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基因多态性及TEG检测在复发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梗死预防中的指导作用
- 2025年
- 目的探究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基因多态性及血栓弹力图仪(thromboelastography,TEG)检测在复发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预防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将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纳入的80例复发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干预,n=40)和研究组(第1天检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基因多态性,第8天检测血小板抑制率,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基因多态性+TEG检测指导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n=40)。治疗后随访3个月,评估两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脑出血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第1天,基因检测(整合素B3、经环氧化酶1)发现研究组有20例(50.00%)患者携带阿司匹林抵抗相关等位基因,22例(55.00%)患者属于细胞色素P2C19氯吡格雷弱代谢型,11例(27.50%)患者携带氯吡格雷弱代谢型+阿司匹林抵抗相关基因。治疗第8天,TEG检测发现研究组3例(7.50%)患者属于阿司匹林抵抗,且均未携带整合素B3、经环氧化酶1的变异型等位基因;4例(10.00%)患者属于氯吡格雷抵抗;氯吡格雷抵抗+阿司匹林抵抗患者0例。随访3个月,试验组患者复合心脑血管疾病、新发脑卒中、新发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率(2.50%、0.00%、2.50%)低于对照组(20.00%、17.50%、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基因多态性及TEG检测指导治疗能够有效降低3个月内复发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生的风险,且出血风险未明显增加。
- 王洋安文峰于晓云
- 关键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