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扶正清解方治疗浊瘀痹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和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我院就诊的浊瘀痹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清浊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扶正清解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并评估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指标水平和炎症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治疗1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血尿酸(UA)、血沉(ESR)、炎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的24h尿酸排出量(24h UUA)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 P >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采用扶正清解方治疗浊瘀痹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指标水平和炎症水平,缓解疼痛,降低复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目的:观察鸡鸣散加减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句容市中医院就诊的46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5例)、二甲双胍组(15例)和鸡鸣散组(16例)。3组均给予健康教育,控制饮食,进行适当强度运动。此外,鸡鸣散组给予鸡鸣散加减方(由大腹皮、苏梗、桔梗、陈皮、茯苓、泽泻、干荷叶、玉米须、银杏叶、生姜组成),1剂/d,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二甲双胍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0.25 g/次,3次/d,口服。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3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压水平;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肾功能(肌酐、血尿素氮)、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与同组治疗前对比,3组BMI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鸡鸣散组的收缩压、舒张压、FPG、2 h PBG、TG、TC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甲双胍组的FPG、2 h PBG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甲双胍组的收缩压、舒张压、TG、TC水平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鸡鸣散组的BMI较空白对照组、二甲双胍组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鸡鸣散组的收缩压、舒张压、FPG、TG、TC水平较二甲双胍组和空白对照组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经3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诸指标对比,不安全情况未出现。结论:鸡鸣散加减治疗代谢综合征疗效较好,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