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慧芳

作品数:13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利拉鲁肽
  • 4篇动脉
  • 4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血管
  • 4篇梗死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影像学表现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电活动
  • 2篇动脉钙化
  • 2篇心肌梗死大鼠
  • 2篇心肌梗死后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血管病
  • 2篇心血管病学
  • 2篇血管病
  • 2篇血管病学

机构

  • 12篇中山大学
  • 2篇广东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卢慧芳
  • 4篇洪国斌
  • 3篇陈柏荣
  • 3篇金莉子
  • 3篇王阿妮
  • 2篇危小良
  • 2篇柳学国
  • 2篇林岫芳
  • 2篇郭永飞
  • 2篇俞文
  • 2篇李绍林
  • 1篇朱志玲
  • 1篇周芳
  • 1篇李松彪
  • 1篇彭湖
  • 1篇罗礼云
  • 1篇黄涌泉
  • 1篇马英东
  • 1篇李文娟
  • 1篇李玥

传媒

  • 2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拉鲁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管新生和心肌保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成功建模的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对照组、利拉鲁肽低剂量组(LS组)和利拉鲁肽高剂量组(HS组),另外取6只大鼠仅穿线,不结扎,作为假手术组。LS组和HS组建模后分别腹腔皮下注射利拉鲁肽70μg/(kg·d)和140μg/(kg·d),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均注射相应生理盐水,每天1次,共2周。4周后,超声心动图评估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心肌梗死边缘区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蛋白含量。结果:4周后,对照组较假手术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均明显减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CVF明显增加(P均<0.01),而MVD及VEGF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LS组和HS组LVEF、LVFS明显升高(P<0.01),LVEDd、LVESd降低(P<0.05),CVF明显下降(P<0.01),MVD及VEGF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1);HS组较LS组LVEF、LVFS明显升高(P<0.01),LVEDd、LVESd和CVF下降(P<0.05),MVD及VEGF蛋白水平增加(P<0.01或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管新生,可能与增加VEGF蛋白表达有关,并可减少胶原沉积,从而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且与剂量有一定关系。
卢慧芳方义杰李玥黄涌泉罗礼云林岫芳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管新生利拉鲁肽
应用肿瘤三维体积测量早期评估肝细胞癌索拉非尼靶向治疗疗效的可行性及可重复性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改良RECIST(mRECIST)和肿瘤半自动体积测量方法早期预测索拉非尼治疗反应的一致性及可重复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7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根据病理结果或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确诊为肝癌,且经索拉非尼连续用药≥2个月的70例患者。患者分别于索拉非尼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行胸部、腹部和盆腔CT平扫及增强扫描。2名医师分别采用RECIST1.1、mRECIST及体积测量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根据肿瘤大小及体积变化将患者分为控制组和非控制组。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3种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对早期预测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癌的预后价值,采用Kappa检验评估疗效反应的组内及组间一致性。结果疾病控制组依据mRECIST及RECIST1.1为34例,非控制组36例;半自动体积测量控制组38例,非控制组32例。索拉非尼治疗前,采用RECIST1.1、mRECIST方法,2名医师间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9、0.71),采用半自动体积测量法一致性极高(Kappa值为0.90);采用上述3种方法,观察者自身具有极高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91、0.85、0.97)。索拉非尼治疗后,采用RECIST1.1方法2名医师间的一致性高(Kappa值为0.65),采用mRECIST的一致性中等(Kappa值为0.52),采用肿瘤体积测量的一致性极高(Kappa值为0.83);采用上述3种方法,观察者自身的一致性为高或极高(Kappa值分别为0.86、0.74、0.90)。根据RECIST1.1及mRECIST早期预测索拉非尼治疗效果的敏感性较差,且控制组与非控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78、0.613),采用半自动体积测量对早期预测索拉非尼治疗反应敏感(P=0.004)。结论半自动法肿瘤三维体积测量能较早反映肝细胞癌索拉非尼靶向治疗的疗效,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方义杰潘洁琳卢慧芳姜云萍李绍林Cai Wenli洪国斌
关键词:肝肿瘤肿瘤体积索拉非尼
棕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棕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15例经病理证实棕色瘤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总结该病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基础,并对原发性和继发甲旁亢所致棕色瘤的各自特点及鉴别要点进行分析。结果15例棕色瘤中,年龄26~66岁,其中原发甲旁亢者7例,继发者8例(均为尿毒症血透患者);15例共34处病灶,其中弥漫骨质疏松13例、骨质硬化2处,单骨受累4例,多骨受累11例;膨胀性改变26处、溶骨性骨质破坏6处;周围骨皮质增厚12处;病灶内部骨化钙化者23处;伴有软组织肿块13处,其中明显强化者3处。病理表现以纤维组织为主,富含血管,其内有散在含铁血黄素沉积,周围有骨样组织。结论棕色瘤具有相对特异性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影像学诊断不难,其目的在于指导临床缩小鉴别诊断范围及早期诊断。影像学上病灶内骨化或钙化,可伴有软组织肿块并明显强化,边缘增生硬化具有一定特点;继发甲旁亢常见多骨受累,可伴全身弥漫骨质硬化,且较多累及中轴骨。
方义杰洪国斌卢慧芳郭永飞俞文柳学国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棕色瘤诊断显像
冲击波球囊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5年
目的观察冲击波球囊即冠状动脉血管内碎石术(intravscular lithotripsy,IVL)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接受冠状动脉内IVL介入治疗的ACS36例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手术资料、复查冠状动脉影像学、术后随访至收集数据(2024年12月)主要心血管事件。评估IVL治疗ACS合并冠状动脉内严重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36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9例;年龄(66.08±8.36)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26例(72.2%),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non-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8例(22.2%),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2例(5.6%)。IVL治疗的靶血管中,3例(8.3%)为左主干,26例(72.2%)为前降支,1例(2.8%)为回旋支,6例(16.7%)为右冠状动脉。所有病例均有腔内影像学评价,靶血管均为严重钙化,钙化程度Ⅲ级有14例(38.9%)、Ⅳ级有22例(61.1%)。单独使用冲击波球囊有14例(38.9%),联合切割球囊治疗的有22例(61.1%),均成功置入药物支架或球囊,术后均残余狭窄<40%,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3级,术后最小管腔面积为(8.59±2.38)mm^(2),手术成功率100%。住院期间均无慢血流、无复流、冠状动脉穿孔、严重夹层、急性血栓等手术并发症。术后有16例(44.4%)复查冠状动脉影像学,中位复查时间为12(5.5,12.5)个月,均无靶血管病变进展。中位随访20(13,21)个月,整个随访期间,无明确因靶血管病变再入院。结论IV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ACS合并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的新方法。
卢慧芳危小良宋立争邹志壮陈柏荣
关键词:冠状动脉钙化
利拉鲁肽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及心肌保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成功建模的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对照组(M组)、利拉鲁肽低剂量组(LS组)和利拉鲁肽高剂量组(...
卢慧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管新生利拉鲁肽
文献传递
安罗替尼致冠状动脉左主干严重病变1例报道
2025年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是一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安罗替尼为我国自主研发的TKIs多靶点抑制剂,主要抑制血管形成相关激酶,最常见不良反应为高血压、乏力、手足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少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在非动脉硬化高危人群更容易误诊、漏诊,需要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本文总结1例安罗替尼致冠状动脉左主干严重病变患者的诊治经过,现报道如下。
卢慧芳陈柏荣
关键词:冠状动脉左主干
利拉鲁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左室肌电活动稳定性质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心室肌电活动稳定性质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C组,n=8)、安慰剂组(PB组,n=8)、利拉鲁肽组(LIR组,n=8)。NC组不做处理;PB组、LIR组分别给予腹腔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利拉鲁肽200μg/(kg·d-1),一天两次。注射7天后,三组大鼠经外科开胸手术后,剪开心包,NC组只做观察,PB组和LIR组通过结扎前降支动脉制备AMI模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后通过S1S2程序性刺激评估三组大鼠左室有效不应期(LVERP)、S1S1连续刺激测定心室颤动阈值(VFT)。上述程序实验结束后,利用HE染色及Mason染色检测左室细胞形态及其纤维化程度。结果与NC组相比,PB组的LVERP明显缩短[(9.13±0.98)ms vs(16.63±3.13)ms,P<0.01];与PB组相比,LIR组的LVERP增加[(15.38±0.55)ms vs(9.13±0.98)ms,P<0.01]。与NC组相比,PB、LIR组的VFT均明显降低(P<0.01)。与NC组相比,PB、LIR组的LVEDD、LVESD均增加(P<0.05),而LVEF均降低(P<0.05);与PB组相比,LIR组的LVEDD、LVESD有所减小(P<0.05),LVEF增加(P<0.05)。与NC组相比,PB、LIR组左室胶原容积分数均明显增加(P<0.05);然而与PB组相比,LIR组的左室胶原容积分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以明显增加AMI大鼠左室的电活动稳定性,同时改善了左室重构。
王阿妮卢慧芳王梁危小良彭湖李志辉金莉子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利拉鲁肽
基于定量CT的中老年男性腰椎骨密度和脂肪面积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的中老年男性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脂肪面积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lcium score,C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行胸部CT检查的280例中老年男性冠状动脉钙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QCT测量腰椎BMD值、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及皮下脂肪面积(subcutaneous fat area,SFA),应用后处理软件检测冠状动脉CS。比较不同冠状动脉钙化程度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S与各指标的关系。结果不同冠状动脉钙化程度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B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重度钙化患者年龄大于轻度钙化和极少量钙化患者,BMD低于轻度钙化和极少量钙化患者,BMI低于中度钙化、轻度钙化和极少量钙化患者,中度钙化、轻度钙化患者年龄均大于极少量钙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冠状动脉钙化程度患者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CS与年龄呈正相关(r>0,P<0.05),与BMD呈负相关(r<0,P<0.05),而与VFA、SFA、VFA/SFA、BMI、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同型半胱氨酸均无相关性。结论在中老年男性患者中,冠状动脉CS与腰椎BMD呈负相关,与VFA、SFA及VFA/SFA无明显相关。
卢慧芳廖健伟朱诞恬李松彪方义杰陈柏荣
关键词:骨密度冠状动脉钙化
维持透析尿毒症患者伴异位钙化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尿毒症长期透析患者伴异位钙化的影像学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例尿毒症长期透析患者(腹透者16例,血透者3例,腹透后转血透者1例)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分析不同部位异位钙化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20例患者均为多部位异位钙化。主动脉(20例)、冠状动脉(9例)、肠壁血管(1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斑点状、环形或半环形钙化,部分呈"动脉造影征"阳性,心瓣膜呈斑片状钙化5例。肺内呈网格状钙化2例。大关节周围结节、肿块样钙化12例,经病理证实均为肿瘤样钙质沉积,影像表现为软组织内肿块呈"卵石样""流注状"及"沉降征"等。结论长期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易出现异位钙化灶,不同部位的异位钙化、肿瘤样钙质沉积具有相对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合病史不难做出诊断。
方义杰卢慧芳李文娟张怡李绍林洪国斌
关键词:尿毒症异位钙化影像学诊断
利拉鲁肽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利拉鲁肽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1-2019.12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血管病中心明确诊断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70例,根据降糖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GLP⁃1RA组29例,胰岛素组4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颈动脉IMT等指标,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组间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冠心病病史、吸烟史、收缩压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在年龄、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心率、舒张压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组内分析比较:胰岛素组: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颈动脉IMT无改善,较治疗前显著增厚。GLP⁃1RA组: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颈动脉IMT较治疗前得到显著改善(P均<0.05);此外该组患者治疗后臀围,腰臀比,心率也有所改善。两组患者组间比较:GLP⁃1RA组患者较胰岛素患者在体重、BMI、腰围、腰臀比、心率、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颈动脉IMT改善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较胰岛素更为显著的改善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体重、腰围、臀围、心率、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水平及颈动脉IMT,具有一定的血管保护作用。
王阿妮苏停停朱志玲卢慧芳周芳金莉子
关键词:利拉鲁肽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