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顺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当代传承
  • 1篇德治
  • 1篇东京审判
  • 1篇刑事
  • 1篇刑事司法
  • 1篇英美法
  • 1篇英美法系
  • 1篇云霞
  • 1篇正义
  • 1篇正义价值
  • 1篇中华法系
  • 1篇商业方法专利
  • 1篇审查
  • 1篇审查标准
  • 1篇审判
  • 1篇衰微
  • 1篇司法
  • 1篇唐律
  • 1篇唐律疏议
  • 1篇纽伦堡审判

机构

  • 6篇华东政法大学

作者

  • 6篇张顺
  • 4篇何勤华

传媒

  • 1篇新华月报
  • 1篇学术界
  • 1篇人民检察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外国法制史研...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第三十三届年会综述
2021年
2020年10月17~18日,由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与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文明研究院承办的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第三十三届年会,在风景秀丽的星城长沙正式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出版单位的200余名学者出席了本次盛会。2020年10月17日上午9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王云霞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宣布2020全国外国法制史年会正式开幕。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蒋新苗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为我们简要介绍了湖南师范大学的历史与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的基本情况。
张顺
关键词:外国法制史出版单位副校长
中华法系法典化成果与当代传承
2022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古以来,我国形成了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积淀了深厚的法律文化。中华法系形成于秦朝,到隋唐时期逐步成熟,《唐律疏议》是代表性的法典,清末以后中华法系影响日渐衰微。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等不同,中华法系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何勤华张顺
关键词:中华法系《唐律疏议》法典化英美法系
东京审判的正义价值及其对世界和平的贡献
2025年
作为战后国际法治秩序建构的关键实践,东京审判在继承纽伦堡原则的基础上,对维持战后的国际正义与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东京审判通过国际司法程序系统确立了“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及“违反人道罪”的刑事可罚性,为现代国际刑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石。东京审判采用英美法系对抗式诉讼模式,强调证据中心主义与被告辩护权保障,尽管存在政治干预、天皇免责、部分战犯逃脱惩罚等缺陷,但仍以国际审判实践推动了战争伦理的文明转型,直接促成了日本“和平宪法”第9条的诞生,对战后亚太秩序重构与全球和平治理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
张顺何勤华
关键词:东京审判国际法纽伦堡审判国际刑事司法
民本思想在新时代检察工作中的体现与运用被引量:3
2022年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本思想发轫于原始社会初期,渊源于夏、商、周三代,确立于春秋战国之际,至秦汉衰微,唐宋以实践行,明清发皇,近代以来又有康梁孙之发挥。在当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民本思想依旧能够以其理论之光辉指引着中华民族砥砺前行。检察工作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抓手,在“以人民为中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检察机关通过建立检察公益诉讼.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等制度,充分继承和发扬民本思想,取得了积极成效。
何勤华张顺
关键词:民本思想检察工作
“明德慎罚”因因相袭基因考被引量:6
2022年
“明德慎罚”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法治思想之一,这一思想根植于中国社会,不仅深刻影响了儒法两派的法制观,亦成为后世“宽严相济”“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等法律思想之渊源。“明德慎罚”符合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五行说的刑法观、“徒法不足以自行”的治吏观、“宽严相济”的治国理政战略,因而能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更要充分发掘“明德慎罚”思想的现代法文化价值,以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全面建成。
何勤华张顺
关键词:明德慎罚德治法治宽严相济法治文化法律史
商业方法专利的客体审查标准研究
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一直是知识产权界的一个争议热点。虽然美、日、欧都陆续接受了商业方法专利,但他们各自对商业方法专利客体的审查标准和审查步骤也不尽相同。美国在Bilski案后对客体审查标准进行了大幅的调整。而我国对商业方法...
张顺
关键词:商业方法专利可专利性客体审查标准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