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三亚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曦
作品数:
3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高洋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2篇
文化科学
主题
2篇
电视谈话
2篇
电视谈话节目
2篇
谈话节目
2篇
《康熙来了》
1篇
电视
1篇
电视传播
1篇
电视访谈
1篇
电视访谈节目
1篇
语言
1篇
语言形式
1篇
个性化
1篇
个性化研究
1篇
访谈节目
1篇
非言语
1篇
符号学
1篇
符号学解读
1篇
《百科全说》
机构
2篇
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2篇
李晓曦
传媒
1篇
视听
年份
1篇
2011
1篇
2010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电视谈话节目的符号学解读——《康熙来了》非言语符号分析
2010年
电视传播集多种传播符号于一体,利用视听双通道来传输访谈节目。这就决定了电视访谈节目是视听符号综合运用的节目。电视媒介是一种大众传播,而谈话节目形式又是在这种大众传播之下的人际传播。传播学研究表明,在人际传播中有60%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言语符号传播的,非言语符号无疑在电视传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李晓曦
关键词:
电视谈话节目
电视访谈节目
电视传播
电视谈话节目个性化研究——《康熙来了》和《百科全说》的符号形式比较
电视谈话节目在今天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它以其特有的互动性,和向面对面传统人际传播方式的回归,恰到好处地迎合了现代受众的要求。因此电视谈话节目一出现,就受到了观众的欢迎,蓬勃地发展起来。谈话节目生机无限,不仅是电视发展的一...
李晓曦
关键词:
电视谈话节目
《康熙来了》
《百科全说》
符号学
语言形式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