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军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丹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静脉预处理方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 2025年
- 探讨不同静脉预处理方法在终末期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5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分为三组:常规组(n=18)采用常规术前准备;热敷组(n=19)进行静脉热敷预处理;药物组(n=19)应用血管扩张药物。结果 三组内瘘成熟时间、一次性内瘘成功率、内瘘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内瘘静脉直径及血流量、术后6个月内瘘通畅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且药物组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 静脉热敷预处理和药物预处理均能显著优化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效果,其中在部分指标上药物预处理改善效果更明显。
- 谭军华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自体动静脉内瘘热敷
- 糖皮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我院诊治的6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24h尿蛋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BUN、SCr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WBC高于治疗前,hs-CRP、IL-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WBC高于对照组,hs-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确切,可改善肾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 谭军华金小掺冷雪姣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肾病综合征肾功能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对患者肾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尿毒症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丹阳市人民医院接诊的尿毒症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取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则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甲状旁腺素(PTH)、β_(2)-微球蛋白(β_(2)-MG)、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对其肾功能的改善效果突出,同时患者机体炎症反应降低,且不良反应少,应用价值较高。
- 谭军华姜敏娟贡铁凯
-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肾功能炎症因子
- 有氧运动疗法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疗法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CRF-HD)透析充分性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7月—2024年7月在丹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12例CRF-HD患者纳入本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有氧运动疗法。比较两组透析充分性[尿素清除率(Kt/V)、尿素下降率(URR)]、营养状况[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微炎症状态[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治疗后,两组Kt/V、URR、ALB、Hb水平升高,且观察组更高,两组CRP、IL-6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疗法有利于提高CRF-HD患者透析充分性,改善营养状态,减轻微炎症状态。
- 谭军华金小掺姜敏娟贡铁凯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微炎症状态
- 盐酸米多君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心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探讨盐酸米多君(MID)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低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6月在丹阳市人民医院接受MHD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MID组(43例,血液透析前口服MID)和联合组(43例,在MID组的基础上加用rhBNP)。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BPV、疗效、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心输出量(CO)]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MID组和联合组的血液透析前收缩压(SBP)分别为(124.74±9.20)mmHg和(123.13±8.71)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液透析结束时,联合组与MID组的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SBP最低值升高,且联合组[(114.67±11.83)mmHg]高于MID组[(107.42±16.75)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MID组和联合组的SBP平均值分别为(113.31±28.85)mmHg和(115.50±20.99)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分别为(14.40±4.61)mmHg和(12.54±3.83)%,均低于MID组的(16.63±5.33)mmHg和(15.47±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的疗效高于MI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D组和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0%和9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LVEF、CO均升高,联合组的LVEF、CO分别为(57.05±3.69)%、(4.84±0.49)L/min,高于MID组的(52.08±3.13)%、(4.37±0.36)L/min,两组的LVEDd均降低,联合组的LVEDd为(47.07±4.20)mm,低于MID组的(50.12±5.42)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D组和联合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ID和rhBNP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MHD低血压患者BPV并改善其心功能,对MHD低血压具有良好疗效。
- 谭军华吴耀俊贡铁凯金小掺
- 关键词:盐酸米多君重组人脑利钠肽血压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