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晓虹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力学性能
  • 3篇力学性
  • 2篇碳化物
  • 2篇轴承钢
  • 2篇马氏体
  • 2篇化物
  • 2篇固溶
  • 2篇固溶温度
  • 2篇钢组织
  • 2篇CR
  • 1篇低碳马氏体
  • 1篇低温韧性
  • 1篇韧性
  • 1篇轴承
  • 1篇显微组织
  • 1篇马氏体钢
  • 1篇晶粒
  • 1篇晶粒度
  • 1篇冷处理
  • 1篇回火

机构

  • 3篇钢铁研究总院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北京钢铁研究...

作者

  • 4篇杨卯生
  • 4篇袁晓虹
  • 2篇赵昆渝
  • 1篇姜雯
  • 1篇阴树标
  • 1篇王博
  • 1篇李绍宏

传媒

  • 3篇金属热处理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回火时间对高温轴承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研究了500℃高温回火处理时不同回火时间对高温轴承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回火时间的延长,高温轴承钢的强度和硬度逐渐增加,而钢的塑性和冲击性能逐渐降低。回火时间的延长促进了试验钢中第二相的析出和长大,由于第二相的析出强化,使得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冲击断口韧窝中析出相的数量随回火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且尺寸有所增大,冲击断口中典型韧窝形貌逐渐减少,断裂机制逐步由韧性撕裂向准解理断裂转变。试验钢经500℃×100 h长时间回火后有少量μ相析出,μ相的析出使钢的塑性降低。
袁晓虹郑善举阴树标杨卯生
关键词:回火时间力学性能
固溶温度对Cr-Co-Mo马氏体钢碳化物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利用SEM和TEM研究了固溶温度对Cr-Co-Mo马氏体钢碳化物演变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基体中M_6C碳化物回溶,屈服强度下降而室温冲击吸收能量递增;原始奥氏体晶粒由于缺乏晶界上球形M_6C碳化物的钉扎作用迅速长大,细晶强化效果减弱,但晶界处裂纹源减少使得韧性提高。在1120℃固溶后晶粒尺寸最大,而马氏体基内析出与基体共格的纳米棒状M_2C碳化物平均粒径最小、单位面积百分数最高和颗粒间距最短,因此即使损失了细晶强化效果,但析出强化增补了强度,使得屈服强度在晶粒长大后不发生大幅下降;同时,由于共格析出提高了基体的变形协调性,韧性也未发生降低。
袁晓虹袁晓虹杨卯生
关键词:固溶温度碳化物力学性能
固溶温度对Cr-Co-Mo-Ni轴承钢低温韧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通过对韧-脆转变温度及冲击断口的韧-脆断裂转变趋势的分析,研究了Cr-Co-Mo-Ni轴承钢经不同温度固溶热处理后的韧-脆转变温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1 000、1 030和1 060℃固溶,其韧-脆转变温度为100℃以上,在1 090℃固溶,韧-脆转变温度为70℃,且在-50℃钢的冲击功能保持在47J以上,1 120℃固溶,韧-脆转变温度为52℃,且-50℃的冲击功为46J以上。随固溶温度的增加,原始晶粒增大,韧-脆转变温度却降低,这是晶界处大颗粒M6C碳化物导致。
王博杨卯生赵昆渝袁晓虹
关键词:轴承钢固溶温度晶粒度碳化物
循环冷处理对低碳马氏体不锈轴承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研究了循环冷处理对一种Fe-Cr-Co-Ni-Mo系低碳马氏体不锈轴承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处理和高温回火次数的增加,马氏体板条细化,钢的硬度升高,相应的冲击吸收能量降低。冷处理促使钢中残留奥氏体量减少,最终约有2%的薄膜状残留奥氏体分布于马氏体板条间。
薛茹娜李绍宏袁晓虹姜雯孙虎代赵昆渝杨卯生
关键词:冷处理轴承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