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颖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心肌
  • 2篇亚临床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1篇蛋白-1
  • 1篇蛋白原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中膜厚...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室
  • 1篇心室起搏
  • 1篇心脏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成像技术
  • 1篇血症

机构

  • 8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安市第一医...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李颖
  • 1篇杨云生
  • 1篇徐向忠
  • 1篇姚进
  • 1篇龙潭
  • 1篇徐英男
  • 1篇程程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新中医
  • 1篇江苏卫生事业...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套餐化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护理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究套餐化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此次试验分组方式,将南京市第一医院2022年1月-10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救治流程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救治流程基础上实行套餐化管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就诊分诊所需时间、完成心电图时间、导管室激活、用药时间以及完成手术准备时间、进出急诊时间、住院总治疗时间及球囊扩张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套餐化管理法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可缩短各项流程所需时间以及诊治项目所需时间,护理满意度高。
蒋雨莹李颖孟俐俐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满意度
Gitelman综合征合并特发性亚临床甲减、高尿酸血症分子遗传学研究
2022年
患者,男性,14岁,因双下肢酸痛3天入院。近半年反复出现类似情况,发作时伴有下肢乏力,但尚可正常行走,每次持续2~5天不等,均可自行缓解。入院时查体:神情状态良好,问答切题,口齿清晰。双下肢肌力及活动度正常,膝反射正常,病理征阴性。
邓旭马绍刚朱淑芹李颖
关键词:GITELMAN综合征亚临床甲减膝反射高尿酸血症特发性分子遗传学研究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纤维蛋白原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Fib)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27例,根据CIMT分为CIMT正常组(116例)、CIMT增厚组(38例)和斑块组(173例),比较3个组一般资料和血常规、生化指标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CIMT异常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和Fib诊断CIMT异常的效能。结果CIMT正常组、CIMT增厚组、斑块组之间性别、体重指数、舒张压、肾功能、血脂、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MT正常组与CIMT增厚组、斑块组年龄、NLR、Fi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MT正常组与斑块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IMT增厚组中性粒细胞计数、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收缩压、NLR、Fib是2型糖尿病患者CIMT异常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1.062、1.041、1.285、1.477,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和Fib诊断CIMT异常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8、0.604(P<0.05)。结论NLR、Fib对筛查、诊断CIMT异常有一定意义。
邓旭庄文龙薛慧朱淑芹李颖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2型糖尿病
浅析小便类中药在消化系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近年微生态的研究成为国际热点,微生态疗法被西方国家临床验证、重视和认可。总结中国的粪、便类微生态疗法的临床应用经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对于研究肠道微生态、粪微生态移植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潜在的巨大价值。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医古籍中小便与粪便药物经常配合应用于临床。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大小便均出于小肠的分泌、辨别功能,属于一本两源,二者有相通之处。
时小红钱国平李颖杨云生
关键词:消化系疾病
FN1基因转录本在小鼠心脏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目的:纤维连接蛋白基因(fibronectin1, FN1)作为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重要成份,是心脏正常组织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观察FN1在小鼠心脏发育中的转录本表达...
李颖
关键词:转录本心脏
文献传递
OCTA观察高度近视眼ICL植入术后视网膜血流密度的变化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观察高度近视眼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对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25例(43眼),术眼等效球镜度(SE)>-6.00 D。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视力、眼压、拱高及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数据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00.975,P<0.001;F=16.032,P<0.001),术后各时间点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均P<0.001)。术后各时间点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均较术前减少(均P<0.001),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无明显改变。患者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黄斑旁中心凹、颞侧、上方、鼻侧及下方各区域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黄斑中心凹、颞侧、上方及下方各区域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黄斑旁中心凹、鼻侧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较术前均有所降低(均P<0.05)。结论:OCTA观察显示高度近视眼行ICL植入术对鼻侧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有影响,同时FAZ面积降低,但对其余视网膜血流密度及视网膜厚度无影响。
徐英男姚进龙潭李颖田莎徐向忠
关键词:高度近视
希浦系统起搏对老年起搏诱导性心肌病病人效果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估右心室起搏后,患起搏诱导性心肌病的老年病人升级至希浦系统起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希浦系统起搏对起搏诱导性心肌病疗效的相关文献,提取研究中有关临床获益和安全性的数据,在RevMan 5.4软件上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185例病人,升级希浦系统起搏的成功率为95%。Meta分析结果显示:升级希浦系统起搏后,随访期间病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MD=-11.73,95%CI:-14.74~-8.72,P<0.01)较升级术前提高,QRS波时限(MD=59.84,95%CI:55.98~63.70,P<0.01)较升级术前缩短,NYHA心功能分级(MD=1.05,95%CI:0.70~1.41,P<0.01)较升级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起搏阈值(MD=-0.11,95%CI:-0.24~0.02,P=0.08)和R波振幅(MD=-0.35,95%CI:-1.94~1.24,P=0.66)升级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中观察到2例病人死亡。结论对于老年起搏诱导性心肌病病人,可考虑升级起搏方式为希浦系统起搏,不仅可以纠正长期右心室起搏引起的心脏电不同步和心室重塑,同时也能改善病人的临床心功能并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
成荣周昊阳李颖张成李春雨陈彦
关键词:右心室起搏META分析
绝经期女性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绝经期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患者发生焦虑和抑郁情况的相关因素。方法女性糖尿病患者477例,其中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34例作为亚临床甲减组,在剩余病例中随机选取相应数量(43例)的绝经后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分析其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血压、尿微量白蛋白、血脂、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FT4、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同工作性质、文化程度、是否合并慢性并发症及糖化血红蛋白是否达标情况下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间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评分与糖尿病病程、TSH呈正相关(P<0.05),与FT4呈负相关(P<0.05),SDS评分与TSH呈正相关(P<0.05),与FT4呈负相关(P<0.05),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糖尿病病程是焦虑的危险因素,TSH水平是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SCH患者,常存在焦虑及抑郁情况,尤其糖尿病病程较长、TSH水平较高者,需及时给予心理关怀。
邓旭庄文龙魏吉林李颖程程薛慧朱淑芹吕欣叶振
关键词:围绝经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抑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