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伟东

作品数:12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沙市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5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毛泽东
  • 2篇治党
  • 2篇主义
  • 2篇逻辑
  • 1篇党规
  • 1篇党内
  • 1篇党内法规
  • 1篇党员
  • 1篇党员干部
  • 1篇邓小平
  • 1篇新民主主义
  • 1篇新民主主义革...
  • 1篇新中国
  • 1篇信仰
  • 1篇修养
  • 1篇制度根基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社会公平

机构

  • 9篇长沙市委党校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作者

  • 9篇周伟东
  • 1篇柳建辉

传媒

  • 2篇湖南第一师范...
  • 1篇当代中国史研...
  • 1篇党的文献
  • 1篇党史博采(下...
  • 1篇领导科学论坛
  • 1篇宁夏党校学报
  • 1篇湘潮(理论版...
  • 1篇红色文化资源...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试论毛泽东对马列主义建国思想的发展
2020年
要明前途,须知来路。为建立一个理想的新中国,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并发展了马列主义建国思想,在世界的东方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准备了根本前提。毛泽东对马列主义建国思想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发展了马列主义建国方式理论,提出了两步走的建国步骤理论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二是发展了马列主义建国法理依据理论,提出了协商建国理论;三是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性质、结构与治理方式理论,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理论、民族区域自治理论。
周伟东
关键词:毛泽东马列主义建国思想
毛泽东关于新中国构想的历史演变(1947年10月—1949年10月)被引量:4
2019年
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革命形势变化,不断总结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经验,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着关于新中国的构想。1947年6月之后,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和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认识和构想更加清晰和完善。自1947年10月10日提出"民主联合政府"口号至1948年4月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雏形,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构想逐步形成,并根据形势作出相应调整;自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建立新中国的"五一口号"至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构想逐步成熟,对国家基本制度作出进一步设计;自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结束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构想逐步定型并基本实现。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构想和设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经验总结,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周伟东
关键词:毛泽东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根基和根本保障——对毛泽东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构想的再认识被引量:3
202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对建国目标、建国主体、建国方式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要建立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参加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基本构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毛泽东关于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构想的伟大实践,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根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提供了根本保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柳建辉周伟东
关键词: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论毛泽东斗争精神的核心要义、生成逻辑与实践要求被引量:3
2023年
毛泽东斗争精神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从认知、情感、意志三个维度分析,毛泽东斗争精神的核心要义主要包含为国为民的斗争理念、自信乐观的斗争态度和英勇坚定的斗争意志。毛泽东斗争精神的产生应时代之需,继往圣之学,集我党经验,成时代精华。在新时代践行毛泽东斗争精神,一要坚定斗争理念,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斗争;二要端正斗争态度,坚定“四个自信”,沉着应对各种变局;三要增强斗争意志,保持政治定力,坚决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周伟东
关键词:毛泽东
党员干部提高党规修养的三条路径被引量:1
2020年
提高党规修养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应在三个方面带头提高自身党规修养:一是学好党规知识,筑牢党规修养之基;二是增强党规意识,打通党规修养之道;三是树立党规信仰,补足党规修养之“钙”。
周伟东
关键词:党员干部
推动依规治党在基层落实的调研与思考——以L市为例
2020年
依规治党重在落实。根据对近年来L市有关情况的调研,该市基层党组织在落实依规治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思想上日益重视党规落实,行动上更严格落实党规,党规建设不断发展,依规治党效果较为显著。同时在党规的学习、执行、监督等方面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要进一步推动依规治党在基层落实,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发力:加强党规的学习,做到心中有党规;严格党规的执行,做到令行禁止;强化党规的监督,做到监督有力有效。
周伟东
邓小平共富思想与社会公平
2014年
邓小平的共富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促进社会公平有重要意义。共富思想包含丰富的内容,共富的实现既有时间表,又有路线图。社会公平是承认合理差距的公平,包括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分配公平、社保公平等。共富是先富到共富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终点是社会公平,共富是社会公平的题中之义。通过先富带动,后富赶超,特别是国家调控,可以促进社会公平。
周伟东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公平
长沙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进路
2024年
长沙红色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其红色精神地位显要、价值不凡。近年来,长沙红色资源科研出成果,教育很红火,设施大改善,旅游成规模,发展成效好。但长沙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在制度建设、品牌建设和基础建设等方面仍大有潜力可挖。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背景下,要进一步用好长沙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基础研究、讲好英雄故事、建设精品线路、办好红色学府、打造知名品牌。
周伟东
关键词:红色资源进路
论依规治党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在逻辑
2023年
依规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基本方式,是党的话语体系中的重要概念。依规治党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依据、行为、客体等方面。依规治党的主体是指具体的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党员个人,各主体在治党过程中统分结合、上下互动,发挥不同的作用;依规治党所依之“规”,更多的是狭义上的党内法规,而非广义上的党的规矩;依规治党的行为即治理,包含认知层面的依规育党、行为层面的依规管党、监督层面的依规监督;依规治党的客体包括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党员个人以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活动,党内的一切组织、个体和活动无一不在党内法规的治理和监督之下。
周伟东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