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忠伟
- 作品数:46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六种不同配方人工驯化栽培白囊耙齿菌比较试验被引量:1
- 2023年
- 本文通过对6种不同配方人工驯化栽培白囊耙齿菌比较试验,发现6种不同配方栽培白囊耙齿菌均能长满菌袋,形成原基和子实体,但在长满菌袋、形成原基、子实体时间和平均产量有所差异。培养基4在接种后最先长满菌袋;培养基2形成原基最早,培养基4形成原基最晚;培养基6最先形成子实体,培养基4最后形成子实体;培养基3和培养基6在满袋、形成原基和子实体时间上相差很少,培养基6平均产量略高于培养基3。综合各种因素在日后白囊耙齿菌栽培中可选用培养基3,可以减少树木的消耗,保护环境,玉米芯成本较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 李健刘义勇胡志强杜忠伟王旭王鑫
- 关键词:驯化栽培
- 吉林省5个黑木耳品种全光露地栽培比较试验
- 2025年
- 为探究不同黑木耳品种在全光露地栽培中子实体生长发育、产量、营养成分及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的差异,本研究选择吉林省广泛栽培的5个黑木耳品种进行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个黑木耳品种均表现出芽整齐、长势好、抗性强,其中,‘延农科1号’生育期短(75~90 d),生物学效率为75.63%,子实体大小适中,耳片圆整,耳脉较少,粗蛋白含量高(13.1 mg/kg);‘延农科2号’生育期为95~110 d,生物学效率为80.25%,子实体较小,耳形好,耳脉较多;‘延农科3号’生育期105~130 d,生物学效率为87.38%,子实体较小,耳脉多;‘延特3号’生育期105~130 d,产量高,生物学效率达100.29%,干湿比大(1︰11.98),总糖(107.2mg/kg)和粗纤维(5.7 mg/kg)含量高,子实体大而厚,耳脉多;‘延特5号’生育期为95~110 d,生物学效率75.24%,子实体大而厚,耳脉较多。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明,5个品种的干耳均符合《黑木耳》(GB/T6192—2019)标准的要求。试验结果可为栽培户挑选适宜市场需求的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 李健胡志强杜忠伟王旭王鑫
- 关键词:黑木耳露地栽培
- 延边地区木腐真菌调查被引量:2
- 2018年
- 对延边地区野生木腐真菌进行调查,共采集大型经济真菌子实体197份,隶属于2门6纲18目36科71属119种,可食用63种,可药用45种。根据其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并记录其生境、食药性、经济性、标本编号等信息,凭证标本保存于延边农业科学院。并对延边地区野生木腐真菌资源的调查、保护、利用的一些建议,为该地区的大型真菌发展提供科学资料和依据。
- 王旭胡志强亢学平杜忠伟李健王鑫
- 关键词:多样性
- 不同灵芝菌株林下仿野生栽培对比试验被引量:3
- 2018年
- 以12个灵芝菌株为试验材料,采用林下覆土出菇的试验方法,对比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不同灵芝菌丝体的长势、子实体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灵芝菌株在相同条件下生长差异明显,以编号为12即龙泉市农业局的灵芝菌种综合性状较好,适合于林下仿野生栽培。
- 杜忠伟胡志强亢学平王旭李健王鑫
- 关键词:灵芝菌丝体仿野生子实体
- 利用枝条段和传统粗木段制作蜜环菌菌材的比较试验
- 2017年
- 利用枝条段和传统粗木段进行蜜环菌菌材培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枝条段(直径5 cm以下)制作蜜环菌菌材,菌锁粗壮、浓密、分枝多,生长速度快,污染率低,且培养时间短,生产的菌材伴栽天麻,不但天麻产量较粗木段蜜环菌菌材高,且商品麻个数多,天麻出品率高。
- 亢学平王鑫胡志强杜忠伟王旭于海茹周丽洁金吉洙张阳
- 关键词:仿野生天麻
- 白囊耙齿菌5种不同开口方式栽培的效果比较
- 2023年
- 为提高白囊耙齿菌人工栽培子实体产量与质量,通过采用5种不同开口方式进行出菇管理比较子实体形成和成熟时间、形态和生物转化率等,筛选白囊耙齿菌最佳出菇开口方式。结果表明,5种开口方式栽培白囊耙齿菌均能形成原基,并获得成熟子实体。其中,以开口方式(3)(260个小“-”口)与开口方式(5)(敞口)表现较好,子实体商品性好,生物转化率相近;开口方式(3)开口小,利于保湿,杂菌污染率低,子实体呈散朵状、根小、无栽培料粘连,商品价值高,可使用电动开口机开口,省时省力,但子实体发育偏慢;开口方式(5)子实体生长发育快,呈大朵状,但在浇水时易积水,为避免杂菌污染率高,要注意控制温度在26℃以下;其余3种开口方式((1)“/”口、(2)大“V”口和(4)大“—”口)子实体呈聚集状,商品性差。
- 李健刘义勇胡志强杜忠伟王旭王鑫
- 关键词:生物转化率
- 东北地区桑黄段木栽培技术被引量:5
- 2022年
- 桑黄是一种著名的大型药用真菌,近年来人工栽培得到快速发展,人工栽培桑黄品质受到菌种、栽培技术以及生长环境的影响。东北地区段木栽培桑黄通常培养至第三年时进行采收,品质较好。详细介绍东北地区桑黄人工段木栽培的场地选择、大棚搭建及消毒,生产工艺中的母种、原种、栽培种制作,菌段制作、转色、开口、催芽,出黄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与储存等各环节技术。
- 杜忠伟魏森清胡志强王旭李健王鑫
- 关键词:菌种制作四季管理
- 滑子蘑母种适宜培养基的筛选试验被引量:1
- 2018年
- 通过设置不同配方的培养基筛选试验对野生滑子蘑子实体组织分离获得的菌种进行培养,测试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速度及长势的影响,根据菌丝的生长量筛选最佳母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滑子蘑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差异显著,在添加麦麸、黄豆粉、柞木木屑等的复合培养基上菌丝郁密度和长势均较强。
- 亢学平孙成忠胡志强杜忠伟李健王旭张阳王鑫
- 关键词:滑子蘑菌丝生长培养基
- 伴栽天麻的蜜环菌菌株优选试验被引量:6
- 2016年
-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aiomycotina、伞菌目Agaricales、白磨科Tricholomataceae、蜜环菌属Armillaria(Fr.)Staude,
- 于海茹王鑫胡志强亢学平杜忠伟张阳
- 关键词:天麻蜜环菌菌株
- 黑木耳新品种‘延农科2号’
- 2024年
- 黑木耳新品种‘延农科2号’是从吉林安图县二道白河镇光明林场奶头山(海拔710 m)柞木上采集,通过系统选育而成。耳形好,耳片边缘圆形,深褐色,单片,多褶,单个耳片长51.46~62.87 mm,宽31.65~42.76 mm,厚1.34~1.92 mm;干耳正面深褐色,背面灰白色。生育期95~110 d,中晚熟,平均100 kg干料产干耳7.90 kg,适合吉林省东部山区、半山区春秋两季栽培。
- 李健胡志强杜忠伟王旭王鑫
- 关键词:黑木耳系统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