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 作品数:14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压力管网渗漏探测的层析扫描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管网渗漏探测的层析扫描方法,该方法利用市政管网中已有的阀门、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系统,依次开启和关闭各个阀门,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获取不同位置处的流速和水压力的响应数据;根据响应数据进...
- 梁越张宏杰叶天齐孙志伟夏日风刘楠楠徐炜陈晴空邢冰张静
- 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重庆市高温灾害的暴露度分析
- 2025年
- 明确重庆市在SSP2-4.5、SSP5-8.5等2种升温情景和惯性发展优先、经济发展优先、可持续发展优先等3种发展情景下的高温暴露度,为当地城市规划和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基于2020年的重庆市土地利用数据,运用PLUS模型预测了2030年重庆市土地利用状况,并结合重庆市未来人口和日最高气温数据构建了综合暴露度模型。结果表明:1)SSP2-4.5情景下2030年重庆市主城都市区及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南部高温致灾危险性较高;而SSP5-8.5情景下高温致灾危险性程度不同的区域从西到东呈带状分布,所对应的高温致灾危险性指数先减小后增大,其中高温致灾危险性较高区域的分布与在SSP2-4.5情景下的分布相似;2)2种升温情景下2030年重庆市耕地与林地的暴露度高于灌木、草地、水域、裸地和建设用地的暴露度;3)2种升温情景下2030年重庆市人口暴露度的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4)2030年重庆市综合暴露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以及以林地为主的区域。上述结果可为重庆市在未来城市建设发展中对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和针对易发生高温灾害的地区制定长期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参考。
- 张静牟凤云楚昌全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高温灾害情景模拟
- 模型船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模型船。;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船模。;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省略视图:左视图和仰视图无设计...
- 秦雨晴陈婷婷李贵强邓立斌张静罗旭
- 生物基诱导氢氧化镁表面生成MOFs的沥青阻燃剂及其沥青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基诱导氢氧化镁表面生成MOFs的沥青阻燃剂,以海藻酸盐作为诱导体,氢氧化镁为基体,附着于氢氧化镁基体表面上的海藻酸盐与过渡金属离子交联使氢氧化镁表面生成MOFs结构;该沥青阻燃剂无毒性及酸性气体产生,...
- 赵毅李志王亚茹叶林莘张静谢瑶孔斌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动态层析扫描的管涌发展预测预警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层析扫描的管涌发展预测预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解译含水层渐进侵蚀机理与渗流场动态响应规律;建立含水层渐进侵蚀流固耦合模型;布置监测井收集监测数据;建立含水层渐进侵蚀多源监测数据解译模型;计算当前渗...
- 梁越夏日风叶天齐张宏杰孙志伟汪魁赵明阶徐炜陈晴空邢冰张静
- 关于基础设施项目BT模式项目投资方选择的评价指标研究
- 设施项目BT模式项目的公益性和较大的项目投资特点,决定了项目投资方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如融资能力、工程项目组织管理能力等.因此在实际项目实施中,正确地选择项目投资方是项目成功的基础.本文对BT模式进行进一步分析,结合...
- 张静魏帼钧
- 关键词:施工企业评价指标
- 一种适用于地下含水层的分层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地下含水层的分层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一种适用于地下含水层的分层监测装置,包括注水导管、线缆导管、分层隔水器和导电泡棉。线缆导管插入钻孔,注水导管插入线缆导管,注水导管伸出钻孔的管段上连接有压力表、节...
- 梁越孙志伟夏日风张宏杰刘楠楠邓智中马琛李林俐徐炜陈晴空邢冰张静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水力刺激的堤防隐伏渗漏通道三维层析扫描方法
-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力刺激的堤防隐伏渗漏通道三维层析扫描方法。该方法包括布设网状水力参数探测井、测量待测区域自然电位、连接布设测量装置、测量电势响应、进行探测区域地层三维结构反演、实时反馈与监测等步骤。该方法利用水头传感装...
- 梁越叶天齐马琛张宏杰孙志伟夏日风汪魁赵明阶邢冰徐炜陈晴空张静
- 一种压力管网渗漏探测的层析扫描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管网渗漏探测的层析扫描方法,该方法利用市政管网中已有的阀门、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系统,依次开启和关闭各个阀门,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获取不同位置处的流量和水压力的响应数据;根据响应数据进...
- 梁越张宏杰叶天齐孙志伟夏日风刘楠楠徐炜陈晴空邢冰张静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正交组合设计的水文地质参数率定方法
- 一种基于正交组合设计的水文地质参数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水文地质分区,并设定水文地质参数假定数据集合;2)根据水文参数数据集合,确定第k个水文地质分区中第l个水文地质参数的水平Z<Sub>l,k</Sub>,构...
- 张静郭宸麟刘琨蓺黄诗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