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娟

作品数:24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针刺
  • 4篇针法
  • 4篇卒中
  • 4篇脊髓
  • 3篇针灸
  • 3篇柔肝
  • 3篇推拿
  • 3篇中医
  • 3篇卒中后
  • 3篇脑卒中
  • 3篇开窍
  • 2篇调神
  • 2篇醒脑
  • 2篇醒脑开窍
  • 2篇醒脑开窍针法
  • 2篇血流
  • 2篇血瘀
  • 2篇盐酸
  • 2篇盐酸青藤碱
  • 2篇针刺法

机构

  • 23篇南昌市洪都中...
  • 4篇江西省中西医...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23篇袁娟
  • 15篇彭天忠
  • 14篇朱满华
  • 7篇支芳
  • 5篇侯新聚
  • 2篇邓小玲
  • 1篇舒伟
  • 1篇熊佳
  • 1篇黄铝
  • 1篇熊伟
  • 1篇何志芳

传媒

  • 5篇中国中医药现...
  • 3篇光明中医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药品评价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6篇2025
  • 3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推拿手法配合针刀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针刀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将90例骶髂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针刀结合手法治疗,对照1组行单纯手法治疗,对照2组行单纯针刀治疗,观察三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5天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80.00%、76.67%(P〈0.05):对照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针刀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疗效显著,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黄铝袁娟胡思彦支芳
关键词:骶髂关节损伤推拿手法针刀疗法
新编易筋经锻炼对老年肌少症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新编易筋经锻炼治疗老年肌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肌少症患者随机分为练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基础治疗上,练功组予以新编易筋经锻炼,对照组予以运动疗法训练,治疗前后分别评估患者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Berg平衡量表(BBS)和步速,并比较治疗后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期间,由于患者个人家庭原因,练功组有1例、对照组有2例中途主动要求退出,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老年肌少症患者总体疗效、FMA、BBS和步速评分均有改善,练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编易筋经作为传统健身功法之一,能有效改善老年肌少症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值得临床和社区推广运用。
彭天忠朱满华林星镇袁娟周峰胡思彦侯新聚
关键词:老年患者
柔肝调神针刺法治疗肝郁血虚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观察柔肝调神针刺法治疗肝郁血虚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60例肝郁血虚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予以柔肝调神针刺法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予以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2组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价,并比较疗效差异。结果治疗期间,治疗组有2例患者因出现晕针现象主动要求退出,其余患者均完成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26/28),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QI评分、SS-QOL评分和HAMD评分均有改善,且治疗组的各项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肝调神针刺法治疗肝郁血虚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效果明显,能有效缓解患者睡眠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彭天忠舒伟侯新聚邓小玲周峰袁娟周莉娜胡菁麟林星镇
关键词:不寐睡眠障碍
基于寰枢关节不对称与颈性眩晕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基于寰枢关节不对称与颈性眩晕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5月-2019年4月于本院治疗的寰枢椎不对称(寰枢椎失稳)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两组均行三维CT扫描测量寰枢前间隙(ADI)、双侧齿突侧块间隙差值(VBLADI)、寰枢关节齿突侧块间隙(LAD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观察组患者的颈部及眩晕症状进行ADI、VBLADI与眩晕症状及各项功能评分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的左、右LA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DI、VBLAD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I、VBLADI与眩晕、头痛、颈肩痛、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转颈试验阳性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寰枢椎不对称患者的ADI、VBLADI和健康人有差异,且与眩晕、头痛、颈肩痛等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估患者颈性眩晕的指标。
袁娟林星镇
关键词:寰枢关节颈性眩晕
推拿及针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2015年
目的:观察推拿及针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用推拿及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用推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3%、对照组7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及针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良好。
何志芳袁娟熊伟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推拿针刺
柔肝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及对突触相关miRNA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观察柔肝调神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病人突触相关微小RNA(miRNAs)中miRNA-134、miRNA-137和miRNA-138表达的影响。方法:临床收集8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予以柔肝调神针刺法治疗,对照组予以认知康复训练治疗。两组均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以及miRNAs(miRNA-134、miRNA-137和miRNA-138)相对表达量进行评价,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期间,治疗组有2例病人因出现晕针现象,对照组有1例病人因个人家庭原因,主动要求退出外,其余77例病人均完成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总体疗效、MMSE评分、MoCA评分和SS-QOL评分均有提高,miRNA-134、miRNA-137和miRNA-138相对表达量水平均有下调;组间比较,治疗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功能评分和miRNA-134、miRNA-137相对表达量下调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miRNA-138相对表达量下调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病人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影响病人突触相关miRNAs的表达水平。
彭天忠黄学娣林星镇胡思彦周峰袁娟况欣朱满华
关键词:认知康复训练
基于组织及病理变化探讨筋针疗法对慢性骨骼肌损伤的效应机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基于组织及病理变化探讨筋针疗法对慢性骨骼肌损伤的效应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只,造模成功后不处理;实验组6只,造模成功后给予筋针疗法治疗。比较2组雌激素相关受体α(ERRα)、乙酰化酶3(SIRT3)、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蛋白表达,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实验组ERRα、SIRT3、SOD2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CK、LDH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筋针治疗慢性骨骼肌损伤通过调控线粒体生物合成,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有利于慢性骨骼肌的修复。
邓小玲林星镇袁娟侯新聚彭天忠
关键词:筋伤病理变化
脑卒中后肩痛的中医疗法研究进展
2025年
脑卒中后肩痛(post-stroke shoulder pain,PSSP)是脑卒中后常见的继发障碍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肩袖损伤、肌张力异常、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和粘连性关节囊炎等有关。中医治疗PSSP的副作用小,经济方便,更易被大众接受。本文就针灸、中药、推拿等中医疗法在PSSP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赖运梅袁娟熊佳和姝琪彭天忠
关键词:脑卒中后肩痛中医疗法针刺灸法
解毒降糖复瘫汤联合针灸在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气虚血瘀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解毒降糖复瘫汤联合针灸在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气虚血瘀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气虚血瘀型)均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就诊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6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解毒降糖复瘫汤及针灸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均升高;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IL-6、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降低;Barthel指数(BI)均升高,改良Rankin评分(mR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OD、VEGF、BDNF等指标水平更高;MMP-9、IL-6、FBG、2 h PG、HbA1c更低;BI更高,mRS、NIHSS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0%(65/69),高于对照组的84.06%(58/69)(P<0.05)。结论:联合解毒降糖复瘫汤及针灸治疗有助于促进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气虚血瘀型)脑部供血,纠正氧化应激失衡,调控血糖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彭天忠黄学娣林星镇袁娟周峰胡思彦朱满华
关键词:针灸气虚血瘀型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2025年
神经源性膀胱为脊髓损伤后的主要并发症,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法。中医对本病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尤其是中医外治法,可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相关症状并缓解疾病进展。文章将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中医病因病机以及中医外治法如针刺、灸法、推拿和其他疗法在该病的应用作分别论述,并对中医外治法治疗该病提出展望。
朱满华林星镇袁娟周峰胡思彦彭天忠
关键词:癃闭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中医外治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