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三亚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波
作品数:
4
被引量:14
H指数:3
供职机构:
徐州医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王军起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高亮
徐州医学院研究生学院
汤润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陈家存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温儒民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肿瘤
2篇
肾透明细胞癌
2篇
肾肿瘤
2篇
透明细胞
2篇
透明细胞癌
2篇
细胞
2篇
细胞癌
1篇
蛋白
1篇
上皮
1篇
上皮间充质转...
1篇
肾透明细胞癌...
1篇
术后
1篇
术后复发
1篇
切除
1篇
切除术
1篇
羟喜树碱
1篇
文献复习
1篇
喜树碱
1篇
细胞癌组织
1篇
淋巴
机构
4篇
徐州医学院附...
3篇
徐州医学院
作者
4篇
金波
3篇
王军起
2篇
陈家存
2篇
高亮
2篇
汤润
1篇
李望
1篇
孙晓磊
1篇
温儒民
1篇
程欢
1篇
陈仁富
1篇
李节
传媒
2篇
国际泌尿系统...
1篇
中华肿瘤杂志
1篇
徐州医学院学...
年份
1篇
2017
2篇
2016
1篇
2015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肾透明细胞癌中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5年
目的 检测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Cripto-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分别检测37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对应癌旁正常组织Cript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分析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较癌旁正常肾组织Cripto-1 mRNA(0.620±0.069比0.225±0.043,P=8.66 ×10-7)和蛋白(0.895±0.360比0.112±0.050,P=2.26×10-8)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ripto-1蛋白在淋巴结转移阳性(Z=-2.069,P=0.039)及晚期肾癌患者(T3 +T4)中表达明显增高(F =0.015,P=0.032),Cripto-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组织病理分化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Cripto-1在人肾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肾癌的进展和淋巴结转移可能呈正相关关系。
金波
程欢
王军起
陈家存
关键词:
肾肿瘤
畸胎瘤
腹膜后妊娠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膜后妊娠的诊断、鉴别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例高位腹膜后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对该患者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报告示血块中夹有绒毛,诊断为腹膜后妊娠。结论高位腹膜后妊娠是十分罕见的一种异位妊娠,易与肾上腺源性肿瘤或其他源性腹膜后占位混淆。可通过B超、CT 检查以及特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做出初步诊断。及早诊断及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关键。
金波
汤润
王军起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LIM和SH3蛋白1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LIM和SH3蛋白1(LASP1)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沉默LASP1表达对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41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中LASP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LASP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10例伴或不伴淋巴结转移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LASP1蛋白的表达差异。以小干扰RNA(siRNA)技术转染786-O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LASP1 siRNA对LASP1蛋白的干扰效果以及对上皮间质转化(EMT)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采用细胞计数盒8(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下调LASP1蛋白表达对786-O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LASP1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2%(37/41),明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9.3%,12/41; P=0.002)。LASP1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肾癌的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均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LASP1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无淋巴结转移肾癌组织和有淋巴结转移肾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96±0.053、1.459±0.628和2.692±0.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沉默786-O细胞中LASP1蛋白的表达后,786-O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LASP1 siRNA转染786-O细胞48 h后,siRNA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786-O细胞中上皮表型标志物E-cadher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48±0.020、0.671±0.018和0.691±0.037,siRNA转染组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siRNA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786-O细胞中间质表型标志物N-cadher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49±0.047、0.613±0.018和0.633±0.045,siRNA转染组N-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siRNA转�
金波
高亮
李望
陈家存
温儒民
王军起
关键词:
肾肿瘤
上皮间充质转化
淋巴结
羟喜树碱联合白介素-2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价羟喜树碱(HCPT)联合白介素-2(IL-2)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性膀胱癌(NMIBC)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1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HCPT)和联合组(HCPT+IL-2),两组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即刻开始行灌注治疗,每周1次,连续8周后改为每月1次,治疗总周期1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完成2年随访后,对照组复发18例,复发率为23.6%(18/76),联合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10.5%(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0,P〈0.05),膀胱刺激征及血尿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89,P〉0.05)。结论HCPT联合IL-2灌注预防NMIBC的效果优于单用HCPT,不良反应率低,耐受性好,可作为灌注的一线用药。
高亮
汤润
金波
李节
孙晓磊
陈仁富
关键词:
膀胱切除术
喜树碱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