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明
- 作品数:13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夏季又到腹泻高发时
- 2019年
- 炎炎夏季,很多人除了热得难受以外,最常发生的情况就是腹泻。大多数老百姓都把腹泻简单地归因于“吃坏肚子了”,然而并没有这么简单!腹泻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症状,俗称“拉肚子”。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但您可能不知道,严重腹泻可能会危及健康和生命!
- 胥明
- 关键词:严重腹泻夏季临床症状拉肚子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8年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是指胆道系统疾病所诱发的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在中国胆道疾病是引起AP的主要病因。ABP致病原因主要有胆石症、创伤性检查及治疗、非结石性胆管疾病等。此文就ABP的一般发病原因作一综述。
- 王海胥明陈曲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胆源性胰腺炎胆道结石
- 双气囊和单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比较双气囊和单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4年7月-2016年8月因疑似小肠疾病而就诊的患者11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组(DBE)68例和单气囊电子小肠镜组(SBE)49例,比较两组患者经口和经肛进镜的检查时间、插镜深度、检出率和治疗率以及不同主诉情况和不同疾病的检出率,评价安全性。结果经口入镜和经肛入镜中,DBE组和SBE组的检查时间、插镜深度、检出率和治疗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和其他的小肠疾病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克罗恩病、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小肠炎、非特异性溃疡、息肉、憩室和肺结核等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DBE和SBE对小肠疾病的检出率相当。
- 余琪李琴郑萍胥明卢水蓉
- 关键词:双气囊电子小肠镜
- 长链非编码RNA-BC043614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检测胰腺导管腺癌(PDAC)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BC043614(LncRNA。BC043614)的表达,分析其与PDCA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胰腺癌根治手术的42例患者的组织样本、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ncRNA-BC043614表达水平,X。检验分析其表达量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其与胰腺癌患者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LncRNA—BC043614在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PDCA组织中LncRNA.BC043614的表达量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有无脉管癌栓、患者血清CA19-9相关(P〈0.05);LncRNA—BC043614高表达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5),胰腺癌组织中LncRNA—BC043614高表达是影响胰腺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LncRNA—BC043614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存在相关性,可能成为判断PDCA患者预后的标志物。
- 周永平陈波戴途丁文周蒋小华胥明王旭菁王永坤钱海鑫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胰腺导管腺癌预后
- 溃疡性结肠炎诱发结肠癌小鼠模型中RegⅣ的表达及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通过检测再生基因Ⅳ(Regenerating geneⅣ,RegⅣ)和Ki67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诱发结肠癌小鼠模型中的表达,探讨RegⅣ对UC诱发结肠癌早期诊断、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 60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采用偶氮氧甲烷(Azoxymethane,AOM)联合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的方法建立UC癌变的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不同时期肠道组织中Ki67和RegⅣ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此两项指标mRNA的表达。结果癌变组小鼠结肠黏膜中Ki67的表达水平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5),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组RegⅣ的表达水平较癌变组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法统计学结果与RT-PCR一致。结论 Reg IV在肠黏膜癌变过程中表达过量可能先于Ki67,提示RegⅣ可作为预测UC诱发结肠癌的良好分子标志物。
- 李琴胥明卢水蓉孙钦娟周卫宁
- 关键词:KI67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小鼠模型
- 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治疗十二指肠间质瘤1例被引量:1
- 2015年
- 十二指肠间质瘤(duodenal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发病率低,因早期缺乏特异表现,临床易漏诊[1]。我院诊治一例以消化道出血为表现的十二指肠间质瘤,行内镜下双尼龙绳套扎术,术后随访无复发,现报道如下。
- 李琴胥明郑萍
- 关键词:十二指肠间质瘤套扎治疗内镜GIST特异表现术后随访
- 慢性腹泻不能掉以轻心
- 2020年
- 腹泻,俗称“拉肚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病机制和病因复杂多样,不可一概而论。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环境、饮食结构、工作节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饱受腹泻的困扰,特别是长期的慢性腹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对此,我们可不能掉以轻心!何为“慢性腹泻”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每日排便1次,也有少数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日排便1次,粪质成形。
- 胥明
- 关键词:慢性腹泻饮食结构临床症状发病机制排便
- 电子线阵式超声内镜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及治疗的临床应用
- 目的 评价电子线阵式超声内镜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探讨电子线阵式超声内镜指导下内镜微创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经胃肠镜、超声内镜诊断起源于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患者89例,壁层肿瘤76例,腔...
- 卢水蓉杨小青李琴陆金来徐春华唐荣萍胥明
- 关键词:黏膜下肿瘤
- 支架胆管引流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单猪尾胰管塑料支架胆管引流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ERCP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胆管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支架组(n=38)和常规组(n=67)。支架组患者采用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取石+单猪尾胰管支架胆管内引流;常规组患者采用ERCP+EST/EPBD+取石+ENB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急性胰腺炎(post-ERCP acute pancreatitis,PEP)的发生情况;观察支架组胰管支架脱落、内镜下支架取出等情况。结果:支架组患者PEP发生率为13.1%(5/38),常规组患者PEP发生率为14.9%(1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架组中有3例患者术后第1天支架从胆道脱落,1例因上腹部不适于术后3d拔除支架,8例术后2周仍未脱落,遂经内镜成功取出;其余26例患者于术后2周内支架脱落并经消化道自行排出体外,未发生消化道梗阻、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胆总管结石行ERCP治疗后,可应用单猪尾胰管塑料支架行胆管内引流以预防PEP的发生,降低PEP的严重程度。胰管支架多可自行脱落,安全排出,无严重并发症。
- 李景泽张文佳胥明唐庆贺
- 关键词: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鼻胆管引流胰管支架
- 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的临床特征
- 张祎昀徐雷胥明窦琴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