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晨曦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雷达
  • 1篇源数据
  • 1篇四川盆地
  • 1篇盆地
  • 1篇气溶胶
  • 1篇气象
  • 1篇气象条件
  • 1篇气旋
  • 1篇强对流
  • 1篇强对流天气
  • 1篇中气旋
  • 1篇葵花
  • 1篇雷达
  • 1篇雷达探测
  • 1篇多源数据
  • 1篇边界层
  • 1篇边界层特征
  • 1篇超级单体风暴

机构

  • 3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3篇王晨曦
  • 2篇王秀明
  • 2篇费海燕
  • 1篇俞小鼎
  • 1篇周小刚

传媒

  • 1篇四川环境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超级单体风暴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5年
超级单体是所有对流风暴中最猛烈且持续时间较长的一种高度组织化的类型,亦是致灾性最强的对流风暴,引发极端天气概率较高。从超级单体风暴的结构、环境条件以及作为其结构核心的中气旋形成机制3方面对超级单体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回顾和深入的阐述。不同类型超级单体以及引发不同灾害性天气的超级单体反射率因子形态、动力和云微物理结构特征有所不同,如:龙卷超级单体具有较强的低层中气旋,强冰雹超级单体的中气旋强且深厚,强风超级单体中气旋伴有明显的中层径向辐合,引发强降水的超级单体中气旋多位于低层,可据此预警超级单体引发的不同类型灾害性强对流天气。中气旋形成的物理过程为环境水平涡度被上升气流扭转为风暴垂直涡度,其中中层中气旋水平涡度源自深层风垂直切变(风向风速随高度的变化),而低层中气旋水平涡度存在低层环境风垂直切变和阵风锋区斜压性两种机制导致的水平涡度来源,哪一种机制占主导目前并不十分清楚。此外,中气旋被强降水包裹、风暴合并,以及地面附近中尺度边界(锋面、干线和阵风锋等及其伴随的辐合线)与超级单体相互作用等情况下的中气旋维持和增强机制复杂多样。近年来,基于高分辨率数值试验结果,一些学者给出了超级单体龙卷形成的更新的概念模型和物理图像,具有双偏振功能的多普勒天气雷达给出超级单体中一些新发现的动力和微物理特征,能够更加准确地探测超级单体中大冰雹尺寸,而超级单体中大冰雹增长机制和极端风、雨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有限,尚待进一步深入。
王秀明汤欢俞小鼎郑宇豪王晨曦费海燕
关键词:中气旋强对流天气
基于多源数据的四川盆地大气污染过程的气溶胶演变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为了研究H8卫星AOD数据表征四川盆地的颗粒物浓度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大气污染过程的AOD分布规律和原因,为秋冬季的大气污染防控提供支撑。研究基于包括葵花-8(Himawari-8,H-8)卫星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产品结合探空数据、环保国控站点的污染浓度的多源数据,利用归一化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2021年2月1~6日四川盆地典型大气污染过程的污染物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气象条件和边界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该过程的AOD与首要污染物PM_(2.5)时空演变规律基本一致,相关性达0.9139,呈现2月1~4日盆地区域内污染增强而2月5~6日减弱的趋势。(2)污染过程期间为静稳天气形势,盆地位于地面高压前部;后期受高空槽过境影响,污染逐步消散。(3)气象条件分析中,温度、风速与AOD呈现负相关;而相对湿度为正相关。并且温江、达州、宜宾探空站显示边界层条件基本为静风或小风天气,并多次出现逆温。研究结果表明AOD对主要污染物具有较好指示作用,并且为我省打赢蓝天保卫战、走绿色发展之路提供科学依据。
李晓敏王晨曦王晨曦王一文耿蔚
关键词:四川盆地气溶胶
多普勒雷达探测冰雹的算法发展与业务应用讨论被引量:12
2015年
目前我国CINRAD WSR-98D SA/SB及部分C波段多普勒雷达内置的算法参数是美国WSR-88D的缺省算法参数,我国业务人员发现由冰雹探测算法得到的冰雹指数产品在实际业务应用中存在过高预报冰雹尤其是强雹发生概率及冰雹尺寸偏大问题。针对此认识,本文首先从算法演变过程说明目前WSR-98D算法中强雹发生概率及冰雹尺寸的缺省参数来自于美国1992年俄克拉荷马和弗罗里达的10个强雹个例资料集。基于此强雹数据集得到的算法参数本身就高估了强雹概率及冰雹尺寸,即过高预报强雹概率是由算法本身局限性所造成;在不改变当前冰雹探测算法参数设置的情况下,结合前期的冰雹算法,业务上可以使用其他一些环境参数及多普勒雷达探测特征作为强雹预报的辅助判据,如VIL、VIL密度、TBSS等;根据强雹形成物理过程,提出在不失一般性的假设下,-20℃层CAPPI产品上55 dBz范围超过100 km^2可以作为快速判断单体降强雹的补充闾值使用。
周小刚费海燕王秀明王晨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