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钢 作品数:6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赣榆区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前列腺癌多参数MRI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临床特点、多参数MRI表现,总结其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2020年4月—2022年2月收治的多参数MRI检查后误诊为膀胱癌、前列腺增生的前列腺癌1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年龄54~73岁。6例因尿急、尿频、尿潴留、排尿困难就诊,直肠指诊示前列腺肥大,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多参数MRI及前列腺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未发现前列腺肿瘤证据,误诊为前列腺增生,后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T1期前列腺癌。4例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就诊,经多参数MRI检查误诊为膀胱癌,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肥大,再次行多参数MRI和前列腺组织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累及膀胱。误诊时间4~10 d。误诊为前列腺增生6例接受根治性手术,误诊为膀胱癌4例予内分泌和放射治疗,随访至今病情控制尚可。结论 临床接诊以尿急、尿频、尿潴留、排尿困难等症状就诊的中老年男性患者时应考虑到前列腺癌可能。加强对前列腺癌影像学特征认识,行多参数MRI检查时重点观察前列腺结构、包膜完整与否、膀胱壁连续性等重要特征,必要时可行前列腺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以提高该病术前诊断正确率。 韩磊 桑节峰 孟钢 张虎 李大鹏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膀胱肿瘤 直肠指诊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病理检查 MRI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MRI平扫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30例,均实施MRI平扫及DW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平扫联合DWI的诊断价值。结果:130例宫颈癌患者包括鳞癌117例(90.00%),腺癌8例(6.15%),腺鳞癌5例(3.85%);病理学分期显示Ⅰb期74例(56.92%),Ⅱa期32例(24.62%),Ⅱb期24例(18.46%),共清扫出1 854枚淋巴结送检;1 603枚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有245枚淋巴结短径≥5 mm,88枚转移淋巴结中19枚转移淋巴结短径<5 mm,5枚位于腹主动脉旁,DWI未扫及,最终共测得了64枚短径≥5 mm。转移淋巴结平均ADC值与最大、最小ADC值均小于非转移淋巴结,长径、短径及长短径均大于非转移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DWI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79.69%(51/64)、特异度97.96%(240/245)、准确率94.17%(291/309)、阳性预测值91.07%(51/56)、阴性预测值94.86%(240/253),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尚可(Kappa值=0.654,P <0.05)。结论:MRI平扫及DWI应用于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效果佳,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李铭 孟钢 张虎关键词:宫颈癌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盆腔淋巴结转移 特异性 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应用MRI诊断的是观察组,应用CT诊断的是对照组。比较分析检查时间、病灶大小、脑梗死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病灶大小、检查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但是病灶数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丘脑、额叶、基底节区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采用MRI诊断的方式,发现具备较高的多发性病灶检出率,耗时最短,但是MRI与CT影像检查均具有应用价值,对病灶转归主要是治疗后的出血转化,特别是亚急性期的小出血灶,MRI较为敏感。 孟钢关键词:老年 多发性脑梗死 MRI CT 影像检查 动态增强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采用动态增强MRI检查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乳腺病变患者,均采取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检查,以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MRI平扫、DCE-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方面的诊断结果,比较诊断效能,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MRI影像学表现及典型病例影像特征。结果: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发现88例乳腺病变患者共97个病灶,良性39个,恶性58个;MRI平扫结果显示良性54个,恶性43个,DCE-MRI检查结果显示良性57个,恶性40个。MRI平扫诊断结果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653),DCE-MRI诊断与术后病理检查一致性良好(Kappa=0.873)。DCE-MRI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MRI平扫,其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边界不规则、结节或肿块、周围组织受累与毛刺样强化占比显著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光滑或分叶占比显著低于良性病变患者(P<0.01)。结论:动态DCE-MRI用于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时,诊断准确率较高,良恶性病变影像学特征明显,能够有效鉴别乳腺疾病的性质,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桑节峰 韩磊 孟钢 张虎 谷佃宝关键词:乳腺疾病 良恶性病变 动态增强扫描 合成MRI定量参数在PI-RADS评分3~4分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分析合成MRI定量参数对前列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3~4分前列腺病变的评估价值,为临床鉴别诊断前列腺癌提供参考。方法:收集60例PI-RADS评分3~4分前列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前列腺癌38例(前列腺癌组),前列腺炎10例(前列腺炎组)和前列腺增生12例(前列腺增生组)。3组均行合成MRI检查并获得相关参数[T_(1)、T_(2)、质子密度(PD)、ADC值]。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合成MRI定量参数对PI-RADS评分3~4分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3组的T_(1)、T_(2)、PD及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显示,T_(1)、T_(2)、PD及ADC值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的AUC均>0.7,评估价值中等;T_(1)、T_(2)、PD值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AUC>0.7,评估价值中等;ADC值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AUC>0.9,评估价值较高。结论:合成MRI定量参数对PI-RADS评分3~4分前列腺病变评估价值较高,能为临床鉴别诊断前列腺癌提供一定依据。 桑节峰 韩磊 李大鹏 祁德安 孟钢 张虎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