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
- 作品数:14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掺水泥大孔隙透水性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制备和测定方法
- 本发明属于沥青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掺水泥大孔隙透水性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制备和测定方法,回收沥青混合料最佳配合比在20%的时候达到最优,此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达到最优;随着级配的粗化,同种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增...
- 董晓进陈靖尹锦明王卫
- 文献传递
- 一种稳定吊架及土木工程施工设备
-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吊架及土木工程施工设备,包括:吊杆,吊杆的顶端固定在房顶,所述吊杆的底端固定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的侧面旋转连接有旋转板,固定框架的底端固定有固定底板,固定底板的侧面固定有插接块,...
- 袁继峰王卫胡桂祥陆永涛张龙
- 一种调节结构及土木专业建材转运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转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调节结构及土木专业建材转运装置,包括:高度调节板,所述高度调节板活动插接在调节板收纳槽中,调节板收纳槽开设在车斗的顶端表面上,高度调节板的底端固定底板,底板的底端固定有吊环和...
- 袁继峰董晓进王卫姜毅尹锦明
- OBE教育理念下土木工程材料应用型课程改革被引量:3
- 2022年
- 课题组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学习蓝图,通过将课程独立的实验项目集成为1个实训项目“、逆向设计”主导教学活动的开展、多样化考核等改革举措,将OBE教育理念融入教学活动实践中。在课程考核体系中恰当地引入设计合理的实训项目、科技创新型项目既给学生合理“增负”,又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权。新的课程评价方式覆盖了学习全过程并且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特征。教学改革实践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体现了持续改进的特色。
- 孟玮尹锦明王卫李十泉
-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应用型课程课程改革
- 全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耐久性能研究
- 2025年
-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再生粉体掺量(15%、30%、45%)、再生粗骨料掺量(30%、50%、70%)、再生细骨料掺量(30%、50%、70%)对全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基于信噪比对抗压强度数据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率、氯离子扩散系数测试研究了全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试件抗压强度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再生粉体掺量>再生粗骨料掺量>再生细骨料掺量;随着再生粉体、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试件的抗压强度降低;基于信噪比优化后的抗压强度小于实测抗压强度;所建立的抗压强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理论值与试验值基本相等;随着再生粉体、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试件的耐久性能降低;相同深度处试件内部氯离子含量排序为9#>1#>0#。
- 董晓进王卫袁继峰徐俊
- 关键词:正交试验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率氯离子扩散系数
- 基于层次分析法可拓学的小城市公交服务评价被引量:5
- 2015年
- 从基础设施服务和企业运营服务两方面,构建适合于小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根据可拓学理论构造经典域、节域和关联函数,建立小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层次分析法-可拓学的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江苏省泰州市公交为例,验证模型的实用性.
- 姜毅尹锦明董晓进王卫
-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可拓学小城市公共交通
- 一种脚手架组件及土木建筑
-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脚手架组件及土木建筑,包括:立杆和支杆,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立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固定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限位块,下限位块呈半圆状;...
- 袁继峰王卫陈鹏尹锦明陆永涛姜毅
- 一种透水混凝土布料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布料装置,包括立柱,立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柱,伸缩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通过滑动机构安装有料斗,料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料斗...
- 王卫董晓进袁继峰
- 基于基层的海绵型道路与材料的设计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从海绵城市的目标出发,结合道路工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基层的海绵型道路结构。该结构可以增强道路渗水、蓄水、排水的能力,进而削减峰值流量,降低内涝风险。以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级配为基础,进行了海绵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研究,分析不同粒径碎石对有效孔隙率和7 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完成了海绵型水泥稳定碎石的优化设计与研究。
- 尹锦明姜毅孟玮王卫
-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
-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透水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25年
- 研究了粒径10~20 mm粗骨料占比(0~100%)、水胶比(0.24~0.36)、再生粗骨料掺量(0~60%)、硅灰掺量(0~8%)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粒径10~20 mm粗骨料占比的增加,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基本降低,透水系数增大;随着水胶比的增加,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升后降,透水系数降低;随着再生粗骨料掺量的增加,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基本降低,透水系数先升后降;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升后降,透水系数基本降低;推荐最佳组合为粒径10~20 mm粗骨料占比40%、水胶比0.30、再生粗骨料掺量15%、硅灰掺量4%。
- 王卫叶耀袁继峰
- 关键词:再生粗骨料透水混凝土水胶比抗压强度透水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