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萍 作品数:20 被引量:48 H指数:5 供职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更多>>
血液科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效果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医院收治的122例血液病PICC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置管时间和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为(116. 79±6. 71) 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02. 11±5. 3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 645,P=0. 001);观察组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6. 56%)显著低于对照组(19.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血液科PICC患者,能延长置管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林丽萍 林珠豆关键词:PDCA循环 血液科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置管时间 并发症 血液科护士在淋巴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护理策略探讨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液科护士在淋巴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实施的护理策略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仅接受标准化的化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uality of life,QOL)评分、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评估护理策略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化疗后最新版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策略能显著提高淋巴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提高淋巴瘤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林丽萍 许惠英关键词:淋巴瘤 化疗 舒适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白血病化疗的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医院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林丽萍关键词:白血病 化疗 舒适护理 满意度 综合性干预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应用综合性干预的作用与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异,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性干预应用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有利于改善其睡眠质量和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林丽萍 罗金华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综合性干预 睡眠质量 抑郁 生命质量 化疗结束后输液港维护时间对导管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化疗结束后输液港维护时间对导管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维护输液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A组(1个月)、B组(2个月)、C组(3个月),各40例。在化疗疗程结束后对应1、2、3个月返院维护输液港,维护时间达6个月后评价导管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输液港导管通畅率为97.50%(39/40),B组患者液港导管通畅率为95.00%(38/40),C组患者液港导管通畅率为97.50%(39/40),3组肿瘤患者输液港导管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3,P>0.05)。A组患者输液港导管血栓率为25.00%(10/40),B组患者输液港导管血栓率为20.00%(8/40),C组患者输液港导管血栓率为25.00%(10/40),3组肿瘤患者输液港导管血栓形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导管相关感染、囊袋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规范导管维护的基础上,化疗结束后间隔3个月维护输液港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是最为优质的选择,值得进一步推广。 林丽萍 赵海军 林珠豆关键词:化疗 肿瘤患者 并发症 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治疗的MHD合并高血压患者62例,其中31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另外31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包含舒张压和收缩压)。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88.42±6.79)mmHg和收缩压(122.72±8.45)mmHg低于对照组[(96.53±6.88)mmHg,(134.31±8.63)mmHg],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MHD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血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林丽萍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血压 舒张压 收缩压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相关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白血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置入PICC的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及满意度,并分析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性别、年龄、穿刺部位及疾病与PICC导管相关感染无显著相关性(P>0.05)。Hb<60 g/L及置管时间>180 d与PICC导管相关感染呈正相关(P<0.05),层级护理管理与PICC导管相关感染呈负相关(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李丽春 林丽萍 王白石关键词:白血病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感染 分析睡眠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睡眠干预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睡眠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躯体功能;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命质量调查表(FACT-BMT)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PPB评分、FACT-BM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综合睡眠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增强躯体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林丽萍 黄燕珍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睡眠干预 睡眠质量 躯体功能 血液系统疾病 铁蛋白水平在慢性心衰合并贫血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探析 2025年 目的探究铁蛋白(SF)水平在慢性心衰(CHF)合并贫血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42例CHF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是否合并贫血分为CHF合并贫血组(69例)、未合并贫血组(73例),纳入83名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对象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血清SF水平与CHF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CHF合并贫血的危险因素。结果CHF合并贫血组NYHA分级中Ⅱ级占比低于未合并贫血组,Ⅳ级占比高于未合并贫血组(P<0.05);CHF合并贫血组、未合并贫血组NT-proBNP、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CHF合并贫血组高于未合并贫血组(P<0.05);CHF合并贫血组、未合并贫血组LVEF、6-MWT、Hb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CHF合并贫血组低于未合并贫血组(P<0.05);CHF合并贫血组SF水平低于未合并贫血组、正常对照组(P<0.05),但未合并贫血组S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YHA分级、LVEF、6-MWT、Hb、HCT、NT-proBNP、hs-CRP、SF均为CHF患者发生贫血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SF水平与NYHA分级、NT-proBNP、hs-CRP均呈负相关(r=-0.318、-0.799、-0.813,P均<0.05);血清SF水平与LVEF、6-MWT、Hb均呈正相关(r=0.640、0.625、0.851,P均<0.05)。结论CHF合并贫血患者存在显著的铁代谢紊乱,低SF水平与心功能恶化、炎症激活及贫血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开展动态监测可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彭姝姝 林丽萍关键词:慢性心衰 贫血 铁蛋白 优质护理理念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对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采取优质护理理念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3年2月到2024年2月,研究对象选自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研究例数从中选取5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n=25,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25,优质护理),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情绪行为问题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患儿情绪行为问题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患儿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实施优质护理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了患儿情绪行为,提高患儿的睡眠质量,患儿家属满意度提高。 林丽萍 彭姝姝关键词:儿童 急性白血病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