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芳
- 作品数:20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CCDC137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MHCC97H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137(CCDC137)基因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探讨敲低CCDC137基因对肝癌MHCC97H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HCC数据集,获得CCDC137基因表达谱和临床资料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CCDC137基因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预测CCDC137基因在HCC中可能调控的信号通路,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并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小干扰RNA技术抑制肝癌MHCC97H细胞中CCDC137基因的表达,用qPCR法、WB法、CCK-8法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干扰后细胞CCDC137 mRNA和蛋白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在TCGA数据库检索到的371例HCC患者中,CCDC137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其高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癌组织分期、T分期等存在显著关联(OR=0.014、0.007、0.047,均P<0.05),CCDC137高表达的患者OS明显低于CCDC137基因低表达的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CCDC137基因可作为H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GSEA结果发现,CCDC137基因高表达的样本存在碱基切除修复和剪接体等多个通路基因集的富集(P<0.01,FDR<0.05)。敲低CCDC137基因后,MHCC97H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CCDC137基因在HCC组织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不良有关。敲低CCDC137基因表达抑制MHCC97H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 王芊文李文华王小芳耿玉庆赵彬吴向未陈雪玲
- 关键词:肝细胞癌增殖
- Mcl-1表达信号通路阻断剂在H37Ra感染的小鼠模型中的作用
- 2018年
- 目的观察阻断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表达的信号通路对H37Ra感染小鼠的影响,从而探讨Mcl-1干预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好结核分枝杆菌H37Ra的菌悬液后,将其感染BALB/c小鼠,再用Mcl-1信号通路阻断剂AG490、PD98059、LY294002分别腹腔注射结核感染的小鼠模型,并同时设立相应的对照组。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形态、TUNEL技术检测阻断剂应用后巨噬细胞的凋亡率、细胞免疫化学分析Mcl-1的表达、HE染色观察小鼠脏器的病理损伤变化。结果阻断剂处理后的H37Ra感染组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PD98059处理组凋亡率最高(P <0.05)。阻断剂PD98059处理后,H37Ra在巨噬细胞内的菌落数量明显减少,小鼠肝、肺、脾、肾的病理损害程度明显减轻(P <0.05)。结论阻断Mcl-1表达的信号通路可以显著促进结核感染的小鼠巨噬细胞的凋亡,减少结核杆菌在宿主巨噬细胞内的存活,减轻结核感染对小鼠脏器的病理损伤。而MAPK信号通路是此过程中调控Mcl-1表达的主要通路,且PD98059为其特异性抑制剂。
- 王新敏王小芳卢洋杨菩韩玲王英姿张万江章乐
- 关键词:结核腹腔巨噬细胞
- 阻断小鼠Mcl-1表达信号通路对BCG感染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下调Mcl-1表达信号通路对BCG感染的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首先制备好BCG菌悬液感染BALB/c小鼠,再分别用调控Mcl-1表达的不同信号通路阻断剂腹腔注射感染小鼠模型,并同时设立对应的对照组,于处理后的1d、3d、5d、7d处死小鼠并收集腹腔巨噬细胞。应用TUNEL检测不同阻断剂在不同时间点处理后小鼠巨噬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化学分析不同阻断剂处理下Mcl-1的表达,HE染色和脏器指数分析不同阻断剂处理对小鼠脏器病变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信号通路阻断剂处理后,BCG感染组巨噬细胞凋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其中PD98059处理组巨噬细胞凋亡率最高(F=40.621,P<0.001)。而且阻断剂PD98059处理后,巨噬细胞内BCG的菌落数量明显减少(t=3.392,P<0.001),小鼠肝、肺、脾、肾的病变程度明显减轻(F=59.24,F=811.134,F=34.091,F=9.543,P<0.05),脏器病理损伤也有所改善。结论应用阻断剂PD98059阻断Mcl-1表达信号通路可有效控制结核病的潜伏感染和持续感染。
- 王新敏王小芳卢洋杨菩韩玲王英姿张万江章乐
- 关键词:结核巨噬细胞
- CD11b+细胞诱导CD8+T细胞表达PD-1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究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免疫抑制性受体PD-1的表达。方法使用小鼠肺癌细胞系3LL建立荷瘤小鼠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肿瘤微环境中各类免疫细胞的比例以及CD8+PD-1+T细胞比例;使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法MACS分别分选CD11b+细胞以及CD8+T细胞,两种细胞按照1∶1比例共培养,并加入3LL肿瘤细胞培养上清,培养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结果(1)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大量CD11b+细胞,此外还包含16.4%左右CD3+T细胞,肿瘤实质的重量与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2)荷瘤小鼠淋巴结中CD8+PD-1+T比例升高(P<0.05);肿瘤微环境中CD8+PD-1+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占CD8+T细胞的40%左右,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还表达其他免疫抑制分子如TIM-3、LAG-3;(3)相比单独使用肿瘤细胞培养上清,CD11b+细胞加肿瘤细胞培养上清可诱导CD8+T细胞表达PD-1(P<0.05)。结论在肿瘤微环境中,CD11b+细胞可诱导CD8+T细胞表达免疫抑制性受体PD-1。
- 许军英廖原冯叶叶王小芳陈雪玲
- 关键词:CD8+T细胞PD-1
- miR-148a-3p靶向调控FLOT2促进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及增殖
- 2023年
- 目的:探究脂筏特征蛋白2(Flotillin2,FLOT2)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ENCORI数据库和细胞功能学实验证实FLOT2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TargetScan中检索可能调控FLOT2的miRNA,CancerMIRNome分析miR-148a-3p在肝癌中的表达和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miR-148a-3p后肝癌细胞中FLOT2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48a-3p与FLOT2的靶向调控关系;将细胞分为pcDNA组、pcDNA-FLOT2组以及pcDNA-FLOT2+miR-148a-3p mimics组,Transwell实验以及EdU实验检测三组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结果:FLOT2在肝癌中高表达,高表达FLOT2的肝癌患者预后更差,过表达FLOT2增强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miR-148a-3p在肝癌组织中低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相关,和FLOT2呈负相关;过表达miR-148a-3p降低FLOT2的mRNA和蛋白水平,双荧光素酶实验表明miR-148a-3p靶向调控FLOT2基因;过表达miR-148a-3p抑制FLOT2促进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的能力。结论:miR-148a-3p靶向调控FLOT2基因促进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及增殖。
- 王芊文李文华逯君霞赵彬耿玉庆王小芳王小芳陈雪玲
- 关键词:肝癌迁移增殖
- 结核分枝杆菌PhoP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结核分枝杆菌PhoP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方法从NCBI数据库获取PhoP基本的基因信息及其编码序列氨基酸信息;应用ProtParam软件预测PhoP蛋白的理化性质;利用SignalIP4.1和TMHMM分析其信号肽和跨膜区;利用在线分析Expasy工具分析蛋白二级结构,建立蛋白三级结构模型;采用Bepipred 1.0Server和SYFPEITHI分析蛋白的B细胞及T细胞抗原表位。结果 PhopP蛋白共250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1226H1974N346O364S4,原子总数3 914,半衰期为30h,预测该蛋白为稳定性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转角、β-折叠、无规则卷曲分别占36.03%、10.58%、24.7%和27.94%,预测的B细胞、CTL细胞抗原表位分别为21个和7个;PhoP基因与天蓝色链霉菌同源性较高;其编码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为PhoR、senX3、trcS等。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PhoP为稳定蛋白,且含有潜在的B、T细胞抗原表位,是结核病诊断及治疗的潜在候选因子。
- 卢洋王新敏董洪昌王小芳杨菩韩玲王英姿王英姿张万江郑志红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生物信息学
-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参与弓形虫感染巨噬细胞的关键基因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通过生信分析筛选弓形虫感染巨噬细胞过程中发挥潜在作用的基因,为弓形虫的防治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GSE29582基因芯片数据集,使用RStudio软件对弓形虫RH虫株感染前后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通过DAVID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分析(GO)和基因富集分析(KEGG),利用Cytoscape 3.7软件构建蛋白与蛋白互作网络,并利用BINGO、ClueGO和Cyto Hubba插件进行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的预测与分析。结果:弓形虫感染宿主巨噬细胞后存在基因差异表达,以基因的下调为主,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主要富集在黏附分子的黏附作用、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等方面。通过RStudio软件、PPI网络及Cyto Hubba等插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Il-1β、Cxcl2、Arg1、Erg2、Erg3、Cdh1这6个基因在弓形虫感染的巨噬细胞中具有潜在作用,且其主要在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相关的通路发挥作用。结论:筛选出6个在弓形虫感染宿主巨噬细胞过程中的关键差异表达基因,弓形虫很可能主要通过这些基因调节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中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作用,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清除。
- 曹明珍黄金辉高乐怡努尔班努·塔布斯别克陈雪玲王小芳
- 关键词:弓形虫巨噬细胞免疫逃逸
- 靶向沉默Mcl-1基因对感染不同毒力结核杆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特异性沉默Mcl-1基因,探讨下调Mcl-1基因对感染不同毒力结核杆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制备好的新疆地区流行的优势强毒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简称强毒株)、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简称H37Rv)、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无毒株H37Ra(简称H37Ra)和卡介苗(BCG)菌悬液感染BALB/c小鼠,再以筛选并构建好的Mcl-1-shRNA作用于感染的小鼠模型,同时设立相应对照组,于作用后1 d、3 d、5 d和7 d提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Mcl-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巨噬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小鼠被不同毒力的结核杆菌感染后其腹腔巨噬细胞中Mcl-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感染了强毒株和H37Rv的腹腔巨噬细胞升高最为明显(P<0.05);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Mcl-1基因后,Mcl-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下调Mcl-1基因的表达可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结论:应用Mcl-1-shRNA可有效沉默Mcl-1在感染了不同毒力结核杆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并能上调巨噬细胞的凋亡水平。
- 王飞雨王新敏王婵王小芳张宇晴吴江东吴芳张万江章乐
- 关键词:MCL-1基因腹腔巨噬细胞
- 抑制Mcl-1表达调控结核感染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的机制初探
- 2018年
- 目的:应用Mcl-1-shRNA质粒抑制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MTB)菌株感染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Mcl-1的表达,通过观察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制备不同毒力MTB菌株悬液,分别感染BALB/c小鼠,再用Mcl-1-shRNA质粒处理感染小鼠模型,并同时设立对应的对照组,于处理后1 d、3 d、5 d和7d处死小鼠并收集腹腔巨噬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处理时间、不同毒力菌株感染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凋亡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Mcl-1-shRNA质粒处理后,不同毒力MTB菌株感染的小鼠巨噬细胞凋亡率均比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其中以BCG和H37Ra组最明显(P <0. 05); Bcl-2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减少,而Bax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增加,以BCG感染组较为显著,且二者mRNA的比值与菌株毒力呈负相关(P <0. 05)。结论:抑制Mcl-1的表达可显著促进不同毒力MTB菌株感染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其调控机制可能与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及MTB菌株毒力密切相关。
- 王新敏王小芳卢洋杨菩韩玲王英姿张万江章乐
- 关键词:BAXMCL-1基因
- “混合式”联合案例教学在《医学免疫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4年
-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医学免疫学与临床医学密切,广泛应用于免疫相关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等的诊断与防治中。免疫学作为近年来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逐步提高。但医学免疫学理论相对复杂,传统教学模式相对枯燥,不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免疫学知识。为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免疫学的兴趣,加深医学生对免疫学基础理论及临床上免疫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理解,培养医学生临床及科研思维,在临床2019级医学免疫学授课过程中开展基于智慧树平台《医学免疫学》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临床案例的讨论式教学。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显示,“混合式”联合案例讨论式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医学免疫学原理,理解临床免疫相关疾病发病机制。
- 许军英侯隽王小芳王素文宋瑞其董丹王竞州陈雪玲
-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混合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