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俊梅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黄河三门峡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槲皮素通过FXR信号通路对胆汁淤积幼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MDR3、MRP2、OATP2表达的调控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研究槲皮素通过法尼醇X受体(FXR)通路对胆汁淤积幼鼠的治疗作用及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方法60只幼鼠分为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槲皮素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等量2%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灌胃。比较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检测FXR、多药耐药蛋白3(MDR3)、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亚型2(OATP2)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第2、3、4周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血清ALT、ALP、GGT水平低于模型组,3组依次降低(P<0.05)。HE染色模型组肝细胞变性及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槲皮素3个剂量组脂肪变性数量减少,小胆管及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FXR、MDR3、MRP2、OATP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组,3组依次升高(P<0.05)。结论槲皮素可改善胆汁淤积幼鼠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理变化,推测与激活FXR信号通路,上调MDR3、MRP2、OATP2表达有关。
- 吕歆张香军尚俊梅胡新俊
- 关键词:胆汁淤积槲皮素法尼醇X受体
- 棉袖筒约束套的制作及应用
- 2014年
- 重症监护病房常对意识障碍、烦躁、清醒不配合、自伤或全麻未醒的患者通过约束工具,限制患者身体或肢体活动,防止出现坠床、撞伤、抓伤、拔管等意外而采取约束性措施。科学合理采取有效约束措施能防止患者发生意外保证护理安全,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李新霞肖鹏霞高彩云尚俊梅何羽虹
- 关键词:肢体活动预防护理约束性过约束撞伤拔管
- 皮肤保护膜联合制霉菌素片治疗ICU 失禁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 2016年
- 观察皮肤保护膜联合制霉菌素片治疗ICU 失禁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 年3 月-2015 年3 月在ICU 病房接受治疗的失禁性皮炎患者46 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 例,采用皮肤保护膜联合制霉菌素片治疗,对照组23 例,采用常规氧化锌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皮肤愈合的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有效率91.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0.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保护膜联合制霉菌素片能够有效ICU 失禁性皮炎,提高皮肤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张香军何羽虹尚俊梅李敏卫江燕王小玉
- 关键词:皮肤保护膜制霉菌素片ICU疗效
- 计划镇静与按需镇静对低肺功能肺癌术后气管插管患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计划镇静与按需镇静对低肺功能肺癌术后气管插管患者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97例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按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计划组49例和按需组48例。计划组术后采用计划镇静方式给予镇静药物,按需组术后采用按需镇静方式给予镇静药物,比较两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除率、谵妄发生率及首次气管插管拔除后2h血气指标。结果计划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除率和谵妄发生率低于按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划组PO2、HCO3-、pH高于按需组,PCO2低于按需组,计划组各血气指标更趋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镇静可减少低肺功能肺癌术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除率和谵妄发生率,且对患者气管插管拔除2h血气指标改善程度高于按需镇静。
- 尚俊梅
- 关键词:低肺功能肺癌气管插管
- 抗返流引流袋在预防危重症患者尿路感染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抗返流引流袋在减少尿路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60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使用负压抗返流引流袋7天更换1次,对照组使用普通集尿袋7天更换一次,对两组一周及两周的尿常规及尿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尿培养细菌阳性数比较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抗返流集尿袋可以减少留置导尿患者的尿路感染,同时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 刘改红张悍忠何羽虹尚俊梅
- 关键词:危重症尿路感染
- 颈外静脉穿刺装置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护理应用
- 2019年
- 掌握颈外静脉穿刺装置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护理应用,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在抢救危重患者以及患者的四肢静脉通道无法建立时应用。方法:2018年一月到2019年五月,对我院重症医学科100例患者在常规无菌技术操作下进行颈外静脉穿刺的危重患者抢救。结果:对100例危重患者进行颈外静脉穿刺操作,一次成功的有90例,成功率为90%。其中有7例患者的体型过于肥胖,颈部较粗,导致穿刺失败,另外3例由于患者的情绪不稳定,过于烦躁而导致穿刺失败。结论:对于四肢静脉穿刺难度较大或者是用药时间较长的危重患者可以进行颈外静脉穿刺补充液量、避免患者出现休克等症状。利用颈外静脉穿刺装置在危重患者抢救中进行护理,不但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危重情况,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保证护理质量,同时,颈外静脉穿刺装置的穿刺成功率高,十分方便快捷,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临床护士和医生要熟练运用颈外静脉穿刺装置来抢救和护理危重患者。
- 何羽虹邢雅瑜尚俊梅
- 关键词:危重患者抢救护理
- 呼吸道护理干预在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呼吸道护理干预在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0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100例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呼吸道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至出院。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气管插管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氢离子浓度(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0、1.112,P>0.05);干预后,观察组PaO_(2)、pH值分别为(92.66±4.24)mmHg、(7.77±0.14),高于对照组的(88.64±3.37)mmHg、(7.53±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8,10.525,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37±0.54)d、(4.34±0.87)d、(8.68±1.62)d,短于对照组的(4.86±1.12)d、(7.38±1.49)d、(12.69±2.7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61、2.459、8.12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2,P<0.05)。结论:呼吸道护理干预能够调节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血气指标,缩短临床救治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 尚俊梅张香军
- 关键词:血气指标气管插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