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戈禹

作品数:11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水文
  • 2篇警戒水位
  • 2篇降雨
  • 1篇大运河
  • 1篇冻融
  • 1篇冻融循环
  • 1篇冻融循环作用
  • 1篇性能分析
  • 1篇受剪
  • 1篇受剪性能
  • 1篇水利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水量
  • 1篇水位
  • 1篇水文分析
  • 1篇水文要素
  • 1篇苏南运河
  • 1篇太湖
  • 1篇太湖流域
  • 1篇特征法

机构

  • 8篇江苏省水文水...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作者

  • 8篇戈禹
  • 3篇朱玲
  • 2篇徐兴
  • 2篇周敏
  • 2篇朱立国
  • 1篇刘自强
  • 1篇曹杰
  • 1篇秦建国
  • 1篇任小龙
  • 1篇朱骊
  • 1篇吴朝明
  • 1篇范丽萍
  • 1篇周敏
  • 1篇陈娟
  • 1篇管凯

传媒

  • 3篇治淮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江苏水利
  • 1篇东北水利水电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 1篇水利规划与设...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年际序列分析的2种新方法与旱涝预测模拟--以太湖流域2017年降雨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为推进中长期预报工作,利用2种新方法—分段法和细部特征法,围绕代表性雨量站的实测资料,探讨太湖地区年际旱涝的趋势性、周期性和突变性等规律,完成2017年度旱涝的预测模拟和后期对比分析工作。研究表明,无锡站年际降雨序列分成特征不同的3个时段,每个时段节点对应一次气候突变,这是旱涝演化的自然选择;传统预测方法不能识别转折点,并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只有在气候突变及相关辅助方法的基础上,才能解决时间序列分析中存在的问题;通过2种新方法可识别气候突变的转折点、探明旱涝周期的变化规律,实现太湖地区旱涝趋势的模拟;与传统方法相结合,能完成降雨量的预估,大幅度提高太湖地区旱涝预测水平,综合预测的成功率可达60%以上,旱涝趋势预测模拟的成功率更高。研究成果解决无锡站年际降雨周期性分析的难题,促进单站单要素中长期预测分析工作,改变太湖地区气候无法预测的局面。
秦建国尤征懿陈寅达朱前维陈娟朱玲朱立国戈禹范丽萍王琳棋
关键词:分段法气候突变
大运河无锡水位站防汛特征水位复核调整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江河防汛特征水位是洪水预警、防汛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洪水量级、工程防洪能力和组织防守力量的重要指标。本文根据无锡市的工情、水情变化对河湖防汛特征水位作系统复核,分析了对无锡水位站防汛特征水位进行调整的必要性,提出了无锡站防汛特征水位调整的原则。
朱玲徐兴温海燕戈禹
关键词:警戒水位保证水位
江苏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工程项目建设的思考被引量:4
2016年
以江苏省2011年度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工程为案例,运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对成本、进度、质量控制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组织管理、注重事前控制、规范设计变更、重视监督监管等管理措施。
周敏戈禹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
无锡城市防洪工程对运东片大包围内外水文要素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一、自然概况无锡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的东南部,北枕长江,南濒太湖,京杭大运河横贯其中,河网交织,湖荡密布,属太湖流域。全市总面积4627.47km^2,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及平原两大类。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年降雨量为1120mm左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4~10月,多年平均降雨径流量137×10~8mm。
朱玲徐兴曹杰戈禹
关键词:城市防洪工程水文要素长江三角洲年降雨量大包太湖流域
苏南运河无锡站警戒水位核定水文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近年苏南运河无锡段水文情势变化较大,河段警戒水位需要调整以适应新的防洪形势;通过分析1954—2021年以来苏南运河无锡站降雨-水位响应关系、涨退水速率、区域代表站水位趋势、超不同等级水位天数等水文要素变化,采用时段降雨频率、降雨-水位涨幅关系计算无锡站警戒水位取值范围,根据警戒水位核定原则,并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核定新的苏南运河无锡站警戒水位,为无锡地区防汛工程的科学、有序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朱立国任小龙陈光育杨锐戈禹
关键词:苏南运河警戒水位
无锡市降雨及侵蚀性降雨分布规律分析
2020年
本文基于无锡市21处雨量站1992—2016年逐日雨量数据,分析了无锡市降雨、侵蚀性降雨年内、年际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无锡市降雨和侵蚀性降雨年内均表现出季节性变化,全年降雨天数是由不同强度的雨日组成,无锡市降雨和侵蚀性降雨年际变化相似。在无锡市全部站点中,侵蚀性降雨时间变化贡献率都大于侵蚀性降雨强度变化贡献率,年降雨量的变化主要由降雨强度较高的降雨时间决定。
周敏常露陈晶晶焦芳芳戈禹管凯
关键词:侵蚀性降雨
耦合InVEST与FLUS模型的无锡市产水量时空变化与预测
2025年
【目的】预测无锡市未来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转移,研究产水量服务功能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为当地生态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基于FLUS及InVEST模型,利用历史用地转移趋势预测未来情景土地利用变化,分析1990—2030年无锡市产水量服务功能空间异质性,并通过情景分析法探究产水量主导驱动因素。【结果】无锡市的历史土地利用演变主要由耕地向发展用地转移,在研究期内,耕地面积减少32.69%,发展用地面积增加217.25%;研究区历史年均产水体积为2.552×10^(9)m^(3),年平均产水深度为612.34 mm,年产水量与降水量和蒸散量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模式。在空间上,产水量高值区集中在西南部林地和东北部草地区,低值区集中在中部水域。在1990—2000、1990—2010、1990—2020及2020—2030年4个时段内,产水量的变化受到土地利用转移和降水量变动的影响,这两个因素对4个时段产水量的贡献率分别为-10.00%和110.00%、12.50%和87.50%、1.00%和99.00%及5.46%和94.54%。降水量是影响产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历史及未来情景下,降水量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显著高于土地利用对产水量的影响,降水量是无锡市产水量变化的关键驱动力,此结果可为研究区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包逸涛吴朝明朱骊杨锐戈禹刘自强
关键词:产水量土地利用
冻融循环作用下梁抗剪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文中通过冻融循环试验,观测不同冻融程度下构件状态,分析质量、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变化过程。根据45根钢筋混凝土梁在不同冻融循环程度、箍筋间距条件的下静载荷试验数据,分析总结出构件的破坏形态、挠度、钢筋应变、开裂及极限荷载的变化规律。
周敏戈禹常露陈晶晶焦芳芳
关键词:冻融循环受剪性能钢筋混凝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