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 作品数:88 被引量:645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金银花nrDNA ITS区聚合酶链反应条件的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金银花nrDNAITS区序列G +C含量为 6 8% ,用常规的PCR方法扩增效果差。本研究通过改变扩增程序及使用改性剂的方法显著提高了金银花nrDNAITS区的扩增效率。方法 :分别从金银花叶及药材中提取总DNA ,通过优化扩增条件 ,对nrDNAITS区进行扩增 ,并比较了两种优化方法的差别及适应性。方法 1:提高变性温度至 97℃ ;方法 2 :添加混合改性剂 (DMSO 4 % 甘油 10 % )。结果 :与方法 1相比 ,方法 2可降低变性温度 5℃ ,升高退火温度 9℃ ,降低镁离子浓度至 0 .5mmol/L ,降低TaqDNA聚合酶用量至 0 .1U(30 μl体系 ) ,PCR产物量显著提高 ,且可消除植物DNA粗提物中杂质的干扰。结论 :通过提高退火温度及添加改性剂可克服高G +C含量金银花nrDNAITS区序列扩增的困难 ,该方法的建立有助于解决植物来源DNA模板的PCR扩增问题。
- 王冲之李娟李萍
- 关键词:金银花NRDNAITS区PCR扩增
- 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紫外-荧光检测器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与盐酸曲马多的浓度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人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和盐酸曲马多浓度的同时测定,并对氨酚曲马多片的2种制剂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以二羟丙茶碱为内标,采用KromasilC6H6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0.3%甲酸-0.05mol·L-1四丁基氯化铵溶液(26∶62∶12)为流动相,紫外-荧光检测器串联法同时在线检测对乙酰氨基酚与曲马多,紫外检测波长:245nm;荧光激发波长:275nm,发射波长:304nm。20名健康志愿者服药后,依据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与曲马多经时血药浓度,对2种制剂进行了生物等效性研究。结果:本法中对乙酰氨基酚最低定量限为0.10μg·mL-1,线性范围为0.1000~10.00μg·mL-1,日内RSD为3.9%~8.0%,日间RSD为5.5%~6.7%;曲马多最低定量限为10.03ng·mL-1,线性范围为10.03~401.0ng·mL-1,日内RSD为1.9%~5.9%,日间RSD为3.4%~7.3%。受试制剂中对乙酰氨基酚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1±15.0)%,曲马多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3.9±15.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测定。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 李娟苏梦翔丁黎狄斌鲁涓王晶陆铭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乙酰氨基酚盐酸曲马多生物等效性
- 口服纳米递药系统的转运吸收研究进展
- 2017年
- 纳米给药系统在改善药物口服吸收的应用方面发展迅速,与传统的口服递药系统相比,纳米给药系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如给药后可以广泛地分布到胃肠道中增加药物吸收,包裹被包封的药物免受胃肠道酸性环境和酶的降解。目前关于纳米给药系统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机制主要有跨上皮细胞转运(M细胞或吸收肠上皮细胞)和细胞旁路转运途径,深入考察了聚合物纳米粒在细胞中的内吞、胞内散布以及出胞的机制的模型主要包括MDCK细胞单层、Caco-2细胞单层,并且可以研究跨细胞单层转运的验证、跨膜转运对紧密连接结构的影响、跨膜转运对细胞单层表面结构的影响。
- 马纪群李娟
- 关键词:聚合物纳米粒细胞模型跨膜转运
- 一种越南人参皂苷R<Sub>7</Sub>水解酶基因的克隆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越南人参皂苷R<Sub>7</Sub>水解酶基因的克隆和应用,该水解酶在生产三七皂苷ST‑4中的应用。
- 王峥涛王如锋许建和李娟李佳杨莉
- 文献传递
- pH敏感性的脂质-介孔硅核/壳纳米粒作为抗肿瘤药物新型载体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本文拟构建一种具有pH敏感性的脂质介孔硅核/壳纳米粒(lipid bilayer-coated mesoporous silicananoparticles,LMSNs)以提高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采用水热薄膜水化分散法合成制备了包载盐酸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的脂质介孔硅核/壳纳米粒(lipid coated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loaded with CPT-11,CPT-11-LMSNs),并对其进行了形态、粒度和释放度的表征。同时,以人乳腺癌细胞MCF-7为细胞模型,考察了载体的细胞摄取定位、药物胞内蓄积量和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LMSNs在透射电镜下呈圆整球形,平均粒径为(120.27±5.91)nm。载体在体外模拟正常生理环境中CPT-11泄露量低,而在模拟肿瘤胞内环境中快速释药,表明该载体的释药行为具有pH响应性。另外,LMSNs可有效提高MCF-7细胞对药物的摄取量,显著增加CPT-11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将CPT-11介孔硅纳米粒(CPT-11-MSNs)的胞内药物累积量提高2.1倍,半数抑制浓度(IC50)降低1.4倍。
- 李菲菲张馨欣郭仕艳甘勇李娟
- 关键词:PH敏感盐酸伊立替康药物载体
-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在纳米递药系统中的应用
- 2017年
- TPGS已经广泛用于乳化,分散,凝胶,助溶,也可作为P-糖蛋白(P-gp)抑制剂,作为纳米递送载体,用于逆转多药耐药和增加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TPGS已被FDA批准为一种安全的药用辅料。基于药物传递系统(DDS)的许多功能已经开发。本文将对TPGS作为纳米递送载体的应用进行综述。
- 张钰李娟
- 关键词:P-糖蛋白药物递送系统多药耐药
- 用作基因载体的阳离子脂质体及其相关材料与制备技术被引量:2
- 2009年
- 综述近年来阳离子脂质体在基因转染中的应用及其相关材料和制备技术。基因疗法面临的技术问题之一是寻找合适的基因载体,阳离子脂质体作为一种非病毒载体,具有无免疫原性、可自然降解等优点,在肺部、眼部疾病以及癌症的治疗中极具应用价值。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型脂质体材料相继出现、制备工艺也不断更新,阳离子脂质体的理化性质和转染效率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推动了基因疗法和基因转染研究的发展。
- 周育丹李娟
- 关键词:基因载体阳离子脂质体基因转染
- 口服脉冲控释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 2016年
- 探究近些年国内外口服脉冲控释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根据口服脉冲控释给药系统的类型以及释药机理的不同,对近几年研究比较热门的几个主要口服脉冲制剂的释药特点进行综述,并探讨口服脉冲制剂今后的发展方向。口服脉冲类制剂由于具有定时定量释药特点,其毒副作用小,耐药性小,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重视。脉冲制剂经口服后,经过一定的时滞(lag-time)后,在疾病即将发作前,快速完全的释放有效治疗剂量的药物,在临床中具有积极意义。
- 高鹏李娟
- 关键词:释药机理生物节律性
- 微乳作为皮肤局部用药载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微乳是目前药剂学研究的热点,通过皮肤给药以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目的的1种给药载体。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微乳作为皮肤局部用药载体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评价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熊小英李娟
- 关键词:微乳皮肤给药
- 口服胰岛素制剂的优势及研究进展
- 2016年
- 胰岛素为糖尿病的主要治疗药物,主要使用注射方式给药。口服胰岛素经胃肠道消化吸收由门静脉进入肝脏,较大程度上模拟正常体内途径,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主要从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控制血糖方面,综述了提高口服胰岛素疗效的手段。
- 李欣璐李娟
- 关键词:糖尿病口服胰岛素生物利用度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