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奕奇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骨髓
  • 3篇骨髓瘤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 2篇凝血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1篇单药治疗
  • 1篇地西他滨
  • 1篇虚证
  • 1篇血功能
  • 1篇血细胞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症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内科
  • 1篇玉屏风

机构

  • 8篇苏州市中医医...

作者

  • 8篇徐晓度
  • 8篇方奕奇
  • 7篇吴冰
  • 6篇王磊
  • 1篇余家玉
  • 1篇吴怡

传媒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HLH-2004方案治疗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
2015年
通过分析通过1例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及治疗过程,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徐晓度吴冰徐政永王磊陆泳萍方奕奇
关键词:病例报告
玉屏风散降低多发性骨髓瘤气虚证患者呼吸道感染风险的临床研究
2022年
评估玉屏风散能否减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呼吸道感染风险,能否增强患者免疫力,能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每组15例,治疗组予口服玉屏风散治疗,未服用玉屏风散为对照组,观察时间为半年。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优于对照组;两组生活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优于对照组;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优于对照组。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口服玉屏风散可减少患者呼吸道感染风险,增强患者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
方奕奇吴冰王磊徐晓度陆泳萍
关键词:玉屏风散多发性骨髓瘤呼吸道感染
金水宝胶囊预防环孢素A肾毒性的临床研究
2017年
目的:评价金水宝胶囊预防环孢素A肾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每组24例,口服环孢素A为对照组,治疗组予口服环孢素A加金水宝胶囊为治疗组,观察6个月。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肾损率降低。结论:金水宝胶囊对环孢素A肾毒性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方奕奇吴冰陆泳萍王磊徐晓度黄雨婷
关键词:金水宝胶囊环孢素肾毒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微小RNA-214-3p靶向CHUK调控核因子-κB通路影响伊布替尼化疗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讨微小RNA-214-3p(miR-214-3p)靶向CHUK调控核因子(NF)-κB通路影响伊布替尼化疗敏感性的机制。方法 通过半数抑制浓度(IC_(50))验证伊布替尼耐药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组织及细胞中miR-214-3p和CHUK mRNA表达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B)验证CHUK蛋白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214-3p与CHUK的靶向关系。采用CCK-8测定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采用WB检测NF-κB p65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伊布替尼耐药细胞中的CHUK mRNA及CHUK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结果显示,在伊布替尼耐药细胞中,miR-214-3p呈低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miR-214-3p与CHUK存在靶向关系。转染miR-214-3p mimics与敲低CHUK (si-CHUK)能减少克隆形成细胞数量,而转染miR-214-3p inhibitor会增加细胞数量(P<0.05)。转染miR-214-3p mimics和敲低CHUK (si-CHUK)可促进细胞凋亡,而转染miR-214-3p inhibitor可抑制细胞凋亡(P<0.05)。转染miR-214-3p mimics细胞的NF-κB p65通路被抑制(P<0.05)。结论 miR-214-3p可能通过靶向CHUK表达,调控NF-κB p65通路,进而增强伊布替尼对淋巴瘤的化疗敏感性。
方奕奇柏倩雯徐晓度吴冰吴卫平钱静
关键词:淋巴瘤半数抑制浓度核因子-ΚB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思维导图在血液内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思维导图在血液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8月—2024年7月苏州市中医医院血液科的60名实习医师为研究对象,A组于2023年8月—2024年1月对30名实习医师采用常规教学法,B组于2024年2月—2024年7月对30名实习医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医师的学习效果、临床决策能力及考核优良率。结果B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临床决策能力中问诊、诊断、治疗、康复、预防的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考核等级的优良率为93.33%(28/30),高于A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结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思维导图在血液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实习医师的学习效果、临床决策能力以及考核优良率。
方奕奇姚利娟柏倩雯徐晓度邹璆吴卫平吴冰
关键词:思维导图血液内科教学
地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单药5天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7例老年AML患者,应用地西他滨20mg/(m2·d)×5d方案,分析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35.3%),部分缓解5例(29.4%),总有效率64.7%;Ⅲ-Ⅳ度血液学毒副反应15例(88.2%),1例患者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地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AML有确切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对于老年患者可以耐受。
王磊徐政永吴冰陆泳萍方奕奇徐晓度吴怡
关键词:地西他滨
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凝血功能的临床研究
2016年
目的 探究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静脉输注硼替佐米期间对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持续监测,观察患者输注前和输注1 h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浆内皮素-1、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输注1 h后,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较输注前降低,血浆内皮素-1较输注前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指标,与输注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硼替佐米可调节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血浆内皮素-1,进而产生抗凝血作用。
王磊吴冰方奕奇徐晓度
关键词:硼替佐米多发性骨髓瘤凝血功能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凝血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病患凝血相关指标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方便择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30例MM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体检中心的健康人3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TⅢ、PT、APTT、TT、FIB、D-D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差异情况。结果病例组PT[(12.10±2.45)s]、APTT[(30.47±15.93)s]、TT[(19.68±2.97)s]、FIB[(2.30±0.69)g/L]、D-D[(0.73±0.60)mg/L]、MAR[(56.60±16.78)%]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T(10.91±0.63)s、APTT(23.34±5.19)s、TT(15.61±1.13)s、FIB(1.98±0.25)g/L、D-D(0.24±0.11)mg/L、MAR(44.64±7.35)%],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疾病患者机体处于易栓状态,同时患者疾病分期越重,ATⅢ越低。
王磊余家玉方奕奇徐晓度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凝血指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