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永泉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阻塞性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病患
  • 2篇血清
  • 2篇血清白介素
  • 2篇阻塞性肺病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小结节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结节
  • 2篇疾病
  • 2篇疾病患者
  • 2篇肺病
  • 2篇肺疾病
  • 2篇肺疾病患者
  • 2篇肺小结节
  • 2篇白介素

机构

  • 4篇呼和浩特市第...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5篇侯永泉
  • 2篇王晶
  • 2篇赵小娟
  • 1篇樊长娥

传媒

  • 4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计算机与数字...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降钙素原水平变化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正常对照组4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者4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54例,并测定血清IL-6、PCT含量。结果 (1)3组间血清IL-6含量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COPD稳定者与AECOPD相比,血清PCT水平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与COPD稳定者血清PCT无统计学意义。(2)AECOPD患者与COPD稳定者痰培养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3)COPD患者痰培养阳性者较阴性者IL-6、PCT水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T、IL-6可能共同参与了COPD急性发作,同时PCT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
赵小娟郭小亮王晶侯永泉樊长娥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白介素-6降钙素原
基于近邻感知Transformer的肺孤立性小结节诊断研究
2025年
论文探讨了近邻感知Transformer对于诊断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价值。为了挖掘输入影像不同区域之间的内在关联,论文设计了一种近邻感知Transformer用于肺孤立性小结节的常规诊断。通过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发现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患者资料97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其中良性40例,恶性57例。利用基于近邻感知Transformer的深度学习模型自动测量结节的体积、平均径、峰度、偏度、最小CT值等参数,比较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绘制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实验结果为良性和恶性结节的体积、峰度、最小CT值、平均CT值、25%、50%、75%、90%位数CT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积的最佳界值为1437.7 mm3,AUC为0.62;峰度(Hu)的最佳界值为-1.025,AUC为0.62;最小CT值的最佳界值为-386 Hu,AUC为0.746;平均CT值的最佳界值为-115 Hu,AUC为0.743;25%、50%、75%、90%位数CT值的最佳界值、AUC分别为(-355.5 Hu、0.784,-129.5 Hu、0.756,-3 Hu、0.754,54.5Hu、0.696)。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近邻感知Transformer方法对肺孤立性小结节良恶性的预判有一定的价值。
侯永泉王璟琛刘瑞贺燕林韩佳悦徐毛冶柴军
关键词:TRANSFORMER孤立性肺小结节
人工智能在肺小结节HRCT检出与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肺部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查询文献其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1~3]。肺癌早期常常表现为肺部小结节,随着CT的普及使肺结节检出率大大的提高^[4]。薄层CT能检出更小的肺结节,与此同时影像医师的工作和CT图像的总体数量均有较大的增加,由此将引起肺小结节误诊或是漏诊的问题^[5]。
侯永泉徐毛冶柴军
关键词:肺结节计算机辅助诊断人工智能
布地奈德雾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平喘、化痰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1mg/次,2次/d,连用1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以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进而为布地奈德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赵小娟郭小亮王晶侯永泉
关键词:布地奈德慢性阻塞性肺病白介素-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与体重指数及血气分析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肺功能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金标准,体重指数(BMI)是反映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改善营养状况,保持良好的体重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重指数与肺功能的关系,为临床评估病情、预后及防治提供依据。
侯永泉张文挺徐毛冶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体重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