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 作品数:52 被引量:191H指数:8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组配式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MasonⅢ和Ⅳ型桡骨头骨折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采用组配式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MasonⅢ和Ⅳ型桡骨头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应用组配式桡骨头假体治疗16例MasonⅢ和Ⅳ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男9例,女7例;年龄31~57岁,平均43岁。评价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及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并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估评分(Mayoelbowperfor-mancescore,MEPS)评价肘关节总体功能;对影像学进行测量,评价桡骨头假体高度及假体松动程度。结果:14例患者得到随访,时间12~33个月,平均23个月。关节活动范围与健侧比较,患侧肘关节屈伸度及前臂旋转活动度明显较差(P<0.01)。MEPS评分90±16(45~100);分级评定:优9例,良2例,可2例,差1例。按照Grewal分级,4例出现轻度的透亮线,1例中度透亮线。结论:组配式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难以内固定可靠重建的MasonⅢ和Ⅳ型桡骨头骨折早期疗效满意,中、远期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李连华王浩任继鑫刘智孙天胜
- 关键词:桡骨骨折肘关节
- 假体置换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成人桡骨头Mason Ⅲ型骨折效果的系统评价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系统评价假体置换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成人桡骨头MasonⅢ型骨折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学术期刊网,手工检索《中华外科杂志》等中文主要外科杂志。收集假体置换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成人桡骨头MasonⅢ型骨折的前瞻性或回顾性对比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临床研究,其中2个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CT),4个回顾性对照观察研究(CCT)。功能评价及并发症方面假体置换要显著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异位骨化、肘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假体置换术治疗成人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优,并发症发生率少。目前还缺少对假体置换中长期的随访结果,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也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长期随访的RCT试验证实。
- 李连华王浩张妍蔡艳红张建政刘智孙天胜
- 关键词:桡骨骨折假体和植入物
- 骨密度检测发现隐匿性股骨颈骨折两例
- 目的:报道骨质疏松患者行骨密度检测发现并确诊隐匿性股骨颈骨折两例。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2月-2015年5月我院两例骨质疏松患者行骨密度检检测时发现并最终通过MRI或CT检查确诊股骨颈骨折患者。记录其受伤机制、伤后...
- 王浩郝平刘智
- 关键词:骨密度检测隐匿性股骨颈骨折
-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治疗现状被引量:10
- 2015年
- 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骨折,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占股骨干骨折1%-9%[1]。其诊断治疗难点在于如何预防股骨颈骨折漏诊、手术时机的把握、股骨颈骨折与股骨干骨折复位固定顺序及内固定的选择[2]。长期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上述治疗难点的解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尤其在内固定选择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现将其综述如下。
- 王浩刘智
- 关键词:颈骨折股骨干骨折骨折复位固定内固定选择股骨重建钉暴力损伤
- 糖皮质激素治疗脑损伤对内脏影响的形态学观察
- 1994年
- 糖皮质激素治疗脑损伤对内脏影响的形态学观察宫钦志,朱诚,王浩近十几年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已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创伤的治疗。虽然对其临床疗效尚有争议,但动物实验结果均表明,大剂量GC能有效地防治脑水肿[1]。许多学者对...
- 宫钦志朱诚王浩
-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脑损伤糖皮质激素形态学
- 重建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
- 目的 评价重建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共采用股骨重建钉治疗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13例,随访11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25-53岁,平均38.9岁.股...
- 王浩
- 双耳差频声刺激的脑波夹带效应及对大学生诱导睡眠研究
- 王浩
- pS189/FLCⅢ—2诱变检测系统的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本文报道优选基于SV40的短暂复制型穿梭质粒pS189和新生儿羊膜上皮细胞FLCⅢ—2亚克隆,组成穿梭质粒/哺乳动物细胞诱变检测系统。该系统中SupF的自发突变型频率仅为1.7×10-5,低于已报道的其它短暂复制型质粒和该质粒在其它细胞中复制时SupF基因的自发突变率。各种剂量的MNNG的诱发突变频率随诱变剂剂量的增加而升高。MNNG对FL细胞毒性较大,仅0.32μg/ml就可使FL几乎完全失去生长分裂形成克隆的能力,但在短时期内对依赖于病毒复制起点的DNA复制效率影响不大,突变频率却显著升高。突变质粒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靶基因的PCR分析等表明,检出突变大多数为点突变或微小缺失,该系统具有方便快速检出点突变的能力,可成为检测诱变剂、抗诱变剂作用强度和特性的分子检测系统。
- 易绍萱李大成周晓柳周晓柳王浩
- 关键词:穿梭质粒诱发突变
- 腺病毒介导人骨形态蛋白-7基因抑制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骨形态蛋白-7基因转染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外科去势的方法造成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用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蛋白-7基因通过椎体髓腔注射的方法转移至大鼠椎体内,骨干重测量来检测全身骨丢失的情况;骨组织形态学观察椎体骨小梁骨质疏松的情况;骨形态定量方法评价椎体骨小梁的动静态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的骨干重的测量显示注入AdBMP-7组的动物骨量明显大于其余各组;骨形态学检测结果显示注入AdBMP-7的椎体骨小梁结构较完整,而其余各组的骨小梁变细、断裂。5周后用骨形态定量进行检测显示AdBMP-7基因注入的椎体的各项动静态指标都明显优于其余各组椎体。[结论]腺病毒介导BMP-7基因植入去势大鼠椎体髓腔可以分泌BMP-7,并可以在早期阻止去势大鼠的骨质疏松。
- 赵广民李放孙天胜王浩李小燕
- 关键词:腺病毒基因转染骨质疏松
- 血管母细胞瘤和血管母细胞性脑膜瘤的病理研究被引量:7
- 1996年
- 对9例血管母细胞瘤和6例血管母细胞性脑膜瘤作比较研究。9例血管母细胞瘤均为发生于小脑的良性肿瘤,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FⅧRA阳性,间质细胞vimentin强阳性。6例血管母细胞性脑膜瘤,3例位于大脑,1例位于小脑,2例位于脊椎;其中5例肿瘤有不同程度的间变,3例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瘤细胞vimentin强阳性,其中2例瘤细胞keratin阳性。大多数血管母细胞性脑膜瘤组织病理学改变和生物学特性与软组织血管外皮瘤相似,提示其可能为来自脑脊膜血管的血管外皮细胞瘤。
- 王浩何金
- 关键词:血管母细胞瘤脑膜瘤组织病理学小脑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