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 作品数:36 被引量:130H指数:5
-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交互作用及其在阿尔兹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2年
- 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的相互作用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二者通过释放信号分子,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伤或损伤期间建立自分泌反馈以及双向对话,实现紧密的相互调节,其在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改变中具有重要作用。星形胶质细胞可调节小胶质细胞的表型以及小胶质细胞的迁移和吞噬;小胶质细胞也可以影响星形胶质细胞的固有免疫功能,调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文章就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其在AD中的作用机制予以整理、探讨,以期为深入认识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相互关系,及其在AD中发挥的作用提供参考和思路。
- 裴慧张宁赵娴刘奇吕沛然
-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阿尔兹海默病
- 一种基于光热的穴位刺激装置
- 本发明涉及穴位刺激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基于光热的穴位刺激装置,本发明包括灯管,所述灯管的一端滑动安装有用于定位的定位环,定位环的内侧转动安装有用于定位和防尘的定位球,定位环内设置有用于喷洒酒精的补充组件。本发明通过定位...
- 刘奇田丽娜曹玉洁谢俊霞刘力杨晓航王渊王强史宇兵张宁苗玉清
- 新型针灸器具的研发与应用概况被引量:1
- 2024年
- 新型针灸器具的研发是推动针灸学科不断前进的源泉和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结合先进的生物材料、信息技术制造,传统针灸器具的外观、材质、功能得到明显改进。新型针具(磁极针、新型火针、针灸传感针、纳米药物输送针灸针)、新型灸具(“控温”灸器、“控烟”灸器、“控光”灸器)及新型激光针灸的研发进一步优化了传统器具的结构设计、提高了治疗效果、扩大了治疗范围。既服务于临床,又助力于针灸科研的深入探索,促进了针灸学科的现代化发展。
- 张宁张朴种文强吕沛然乔海法刘力杨晓航杨晓航
- 关键词:针刺艾灸针具
- 产地加工方法对青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A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利用不同的评价指标,探讨青翘药材产地加工方法,选择最佳产地加工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和单因素试验法对青翘进行产地加工,采用HPLC测定不同青翘炮制品中连翘苷、连翘酯苷A的含量。结果:蒸制青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33~3.05,9.71~44.82 mg.g-1;煮制青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63~5.46,40.20~64.84 mg.g-1。结论:以连翘苷、连翘酯苷A为评价指标,煮法优于蒸法。青翘采收后当采用4倍量的水,煮制10 min,有利于青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A的保存和稳定。
- 白吉庆王小平曹林林张宁张钊
- 关键词:青翘连翘苷连翘酯苷A
- 基于全长转录组研究电针对去卵巢脂质代谢紊乱大鼠雌激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观察电针对去卵巢脂质代谢紊乱大鼠肝组织形态结构、雌二醇(E2)及雌激素受体(ER)α、ERβ表达的影响,对大鼠肝脏中雌激素相关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电针调节雌激素水平进而改善脂质代谢紊乱提供依据。方法:选用SD雌性大鼠5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电针组,各11只。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均以高脂饲料喂养。电针组选穴足三里、内关、三阴交、肝俞、丰隆(双侧)治疗。治疗结束后,对肝脏组织进行HE和油红O染色分析;ELISA检测血清E2含量以及肝脏ERα、ERβ表达水平;运用DAVID数据库对肝脏组织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STRING数据库构建基因互作网络,对雌激素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出现明显的结构破坏和脂肪堆积,血清E2含量减少(P<0.05),肝脏ERα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西药组肝组织结构破坏和脂肪堆积程度降低;电针组E_(2)含量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针组ERα、ERβ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脏转录组测序结果提示,组间差异表达基因在雌激素信号通路等均有富集,并且雌激素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间彼此存在互作关联。结论:电针对去卵巢脂质代谢紊乱大鼠有较好的治疗效应,其可能是通过对雌激素及其受体以及雌激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来实现的。
- 屈艳伟王小刚李悦惠建荣刘奇张宁吕沛然赵娴
- 关键词:雌激素脂质代谢雌激素受体
- 浮针透穴结合热敏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观察浮针透穴结合热敏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9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药物组、热敏灸组、浮针透穴结合热敏灸组,各30例。药物组口服卡马西平,每次100mg,每日1次;热敏灸组,首先探查腧穴(翳风、大椎、合谷、太冲)热敏点,然后进行悬灸(依次行回旋、温和、雀啄灸)施灸方法,每日1次;浮针透穴结合热敏灸组,先进行上述热敏灸,然后进行浮针透穴(第1支太阳穴透瞳子髎;第2支牵正透颧髎;第3支颊车透地仓),每日1次;各组均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共治疗3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面肌痉挛各项指标,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面肌痉挛强度Cohen分级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药物组、热敏灸组和浮针透穴结合热敏灸组患者面部肌肉痉挛强度均降低(P<0.05);治疗后比较:热敏灸组与药物组痉挛强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浮针透穴结合热敏灸与热敏灸组痉挛强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总体疗效比较,治疗后比较:热敏灸组与药物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浮针透穴结合热敏灸组与热敏灸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热敏灸组治疗后面肌痉挛强度分级优于药物组;浮针透穴结合热敏灸组治疗后面肌痉挛强度分级优于热敏灸组。(2)热敏灸组治疗面肌痉挛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均优于药物组;浮针透穴结合热敏灸组治疗面肌痉挛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优于热敏灸组。
- 陈志强张宁
- 关键词:透穴热敏灸面肌痉挛
- 基于“肾脑相关”理论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 2025年
-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医认为该病属于“痴呆”范畴。从“肾脑”论治该病受到古今医家的高度重视。肾与脑的联系从传统医学角度主要体现在二者经络循行相互关联、精髓化生相互联属、生理病理相互影响。肾脑相关的现代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二者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HPG)轴、肾—骨—脑生物轴及炎症和氧化应激等发生联系。针灸干预可显著提高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多选用督脉、足少阴肾经及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其中督脉是针灸临床应用频次最高的经脉,百会穴是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针灸可通过减少Aβ沉积、抑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减轻神经炎症、改善神经元突触可塑性、促进神经递质释放、调控脑能量代谢、上调自噬活性水平、减少神经元凋亡及调控肠道菌群等途径,发挥改善AD模型动物认知功能障碍、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该文基于“肾脑相关”的中西医理论,通过整理针灸治疗AD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期为针灸治疗AD的应用提供参考。
- 吕瑛张宁张朴梅书雅雷露梁越刘奇赵娴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针灸
- 中医治疗炎症性肠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24年
-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非特异性肠道疾病,是直肠癌的高发因素之一,且国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临床治疗IBD以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药物为主,具有一定局限性,治疗手段亟待提升,而中医在改善体质、预防复发、减少副作用等方面独具优势。本文从调节肠道免疫炎症平衡、维持肠道菌群稳态、保护肠道黏膜、抑制氧化应激等方面阐述中医治疗IBD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提升中医治疗IBD的证据质量,为中医治疗IBD提供更严谨的科学依据。
- 雷露吕沛然张宁梁越赵耀赵娴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中医药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康颗粒中橙皮苷的含量
- 2005年
- 苟小军张宁王萍
- 关键词:胃康颗粒橙皮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 电尺胫针结合体针治疗颈椎病(痛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电尺胫针结合体针治疗颈椎病(痛型)的临床疗效,为拓宽该病治疗手段,优化该病临床治疗方案,以及尺胫针疗法的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 方法: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椎病(痛型)患者,随机分为电尺胫针结合体针组...
- 张宁
- 关键词:颈椎病电针疗法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