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科 作品数:14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学 经济管理 更多>>
大美 得于简单 2015年 那一秒,我站在白色起跑线上,不为奔跑,只为心中的梦想而出发;那一刻,我活力四射激情迸发,不为极限,只为聆听生命的真谛;那一天,我奔跑在崇山峻岭间,不为美景,只为体会身体的自由;那一夜,我苦读书海彻夜不眠,不为完美,只为追求心灵的愉悦;那一年,我在医学科研的路上,不为荣耀,只为在途中与你相见;那一路,我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不为终点,只为超越更强大的自己。 任俊杰 王科科 任宏杰 闫丹凤 宁丽晖 王楠 许慧玉关键词:书海 人类文化 超越自我 获奖成果 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及预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连续收治的94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认知功能电话问卷修订版及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及预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患者认知功能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67例患者完成了术后认知功能及预后的随访评价。单因素分析:Hunt-Hess分级、文化程度是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年龄、文化程度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高文化程度是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OR=0.073,95%CI:0.008~0.638,P=0.018)。结论高文化程度是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且是保护因素。 王士洲 徐新娟 王策 王科科 黄忻涛 马宁 刘爱华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开颅手术 介入治疗 咪达唑仑对离体猪冠脉环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本实验观察咪达唑仑(midazolam)对离体猪冠状动脉环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血管张力测定实验方法,记录咪达唑仑对KCl(30 mmol·L^(-1))预收缩猪冠状动脉环张力的变化及不同工具药的影响。结果各浓度组咪达唑仑(3×10^(-6)~1×10^(-4)mol·L^(-1))对预收缩猪冠脉环产生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内皮完整组舒张作用强于去内皮组(P<0.05);在KCl预收缩基础上,加入NOS抑制剂L-NAME、L-NAME+L-Arg后,咪达唑仑舒血管作用明显减弱(P<0.05),而加入外源性的NO合成底物L-Arg、i NOS抑制剂1400W、环氧合酶抑制剂Indo均不能抑制咪达唑仑的舒血管作用;Na^+/Ca^(2+)交换体特异性阻断剂KBR7943亦不能抑制咪达唑仑的舒血管作用;钾通道阻断剂K_(ATP)阻断剂Gli可以抑制咪达唑仑的舒张冠脉作用(P<0.05),BKCa阻断剂TEA、Kir阻断剂Ba Cl2、KV阻断剂4-AP则不能改变咪达唑仑的舒张冠脉作用。结论咪达唑仑可浓度和内皮依赖性地舒张KCl预收缩的猪冠脉环,内皮分泌的NO参与了其舒血管作用,外源性NO、i NOS以及PGI2的合成与其舒血管作用无关,咪达唑仑对猪冠脉的舒张可能与K_(ATP)通道有关,与Na^+/Ca^(2+)交换体、K_V通道、BK_(Ca)通道、K_(ir)通道无关。 任俊杰 王科科 许慧玉 黄婷娟 吕怡 武冬梅 张轩萍 郑晓俊关键词:咪达唑仑 舒张作用 钾通道 一种含有GV657-ALKBH5混合物的乙肝疫苗佐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细胞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含有GV657‑ALKBH5混合物的乙肝疫苗佐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将携带ALKBH5的GV657质粒转染入树突状细胞,可有效提高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表型,促进CD4+T细胞的... 李雁笛 王素萍 冯永亮 姚添 冯旭飞 王科科 连佳 王伟刚 李金波走出医学“半个人”的时代 被引量:1 2015年 医学精神主要归纳为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如果一名医学人才只具有医学科学精神而缺乏医学人文精神,那就说明他还处在半个人的时代。当今社会医学发展日新月异,迫切需要医学人文和医学科学的融合。我们需要呼唤人文精神的复归,需要人文理性的反思。 任俊杰 任宏杰 王科科 户瑾 朱茂峰 潘丽娟 刘翠明 常杉林关键词:医学人文精神 人文理性 文理分科 人文社会科学 执业技能 盆腔检查 向互联网医疗注入人文精神 被引量:12 2016年 "互联网+"以势不可挡的浪潮席卷了所有行业,"互联网+医疗"打破了传统医疗格局,开拓出崭新的巨大空间。然而,互联网医疗要想实现医学的全面发展,期待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医学人文精神的救赎,必须克服商业精神与医学本质、医疗效率与医疗质量、资源整合与医患互信之间的矛盾,同时,坚持医生与患者"面对面"交流与沟通,端正医学人才成才方向,构建和谐互联网医患关系,重塑医学人文精神,丰富互联网医疗内涵,为互联网医疗注入人文精神。 任俊杰 孙俊狮 曹小清 闫丹凤 王科科 王志中关键词:医学人文精神 2’3’-cGAMP钠盐在制备增强DC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2’3’‑cGAMP钠盐在制备增强DC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免疫学领域。本发明发现2’3’‑cGAMP钠盐作为佐剂可增强DC对乙肝疫苗的应答,2’3’‑cGAMP钠盐联合乙肝疫苗可促进DC乙肝疫... 李雁笛 王素萍 冯永亮 晋聪 姚添 王科科 连佳 王婷 崔旭峰 任朝敏 郭亚娜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对婴儿乙型肝炎疫苗无/弱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对婴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6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分娩的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婴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病历查阅的方式收集其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新生儿脐血中STING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关键分子蛋白(STING、pIRF3)以及疫苗应答相关免疫细胞(DC、T、B和浆细胞)。对全程规范接种乙肝疫苗后1~2个月的婴儿进行随访,通过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随访婴儿血清抗-HBs。结合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列线图和贝叶斯网络模型探讨STING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和相关因素在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中的作用与贡献大小,以及各因素间相互关系。结果共调查195对HBsAg阳性母亲及其婴儿,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为12.31%(24/195)。母亲HBV DNA高载量、新生儿STING蛋白低表达、pIRF3蛋白低表达和浆细胞低表达是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70、3.46、3.18和2.20,均P<0.05),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0.81,95%CI:0.63~0.83)。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显示,母亲HBV DNA高载量时,新生儿STING蛋白低表达的条件概率较高(62.50%),其pIRF3蛋白低表达的条件概率较高(58.54%),DC、T、B和浆细胞低表达的条件概率均较高(53.16%、60.20%、68.42%和57.14%)。结论母亲HBV DNA可能通过抑制其新生儿STING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及疫苗应答相关免疫细胞导致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 姚添 扆琳珠 王科科 李雁笛 渠轶群 丰淑英 王素萍 冯永亮关键词:信号通路 乙型肝炎疫苗 婴儿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政策研究 被引量:2 2024年 运用政策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应对政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政策主体协同机制的变化,研究我国健康治理的特征。200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政策主体合作广度均值为10.76,合作深度均值为1.51,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政策主体合作广度和合作深度分别为32.8和2.48;相比于2003年,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政策主体平均合作对象增加205%,合作频次增长64%;整体坐标向“广度-深度”战略坐标图的右上方移动,整体合作程度均有大幅度的提升。随着国家健康治理体系的完善,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国家健康治理的系统性、协同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显现,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保证,要继续坚持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治理模式,形成促进健康的合力。 刘鸿齐 柴国丽 张亚飞 王科科关键词:公共卫生管理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太原市HBsAg阳性母亲婴儿乙型肝炎疫苗无/弱应答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2025年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太原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母亲婴儿乙型肝炎疫苗无/弱应答的风险预测模型,为此类高风险婴儿的早期识别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3年10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HBsAg阳性产妇及其分娩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病历查阅方式收集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危险因素,采用5折交叉验证划分数据集,采用合成少数样本过采样方法对训练集数据进行重采样处理后,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决策树、随机森林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模型预测性能。结果共收集到HBsAg阳性母婴253对,其中无/弱应答率为10.28%(26/253)。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母亲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新生儿髓样分化因子88蛋白百分比、磷酸化核因子κB蛋白百分比、浆细胞百分比是婴儿乙型肝炎疫苗无/弱应答的影响因素。将以上因素纳入预测模型,在验证集中各模型AUC均>0.800,其中以XGBoost算法构建的预测模型效能最佳(AUC=0.919)。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尤其是XGBoost算法,建立的太原市HBsAg阳性母亲婴儿乙型肝炎疫苗无/弱应答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效能,有助于预测婴儿乙型肝炎疫苗无/弱应答发生。 王惠鑫 许修洋 李雁笛 姚添 渠轶群 丰淑英 李玉萍 冯永亮 冯永亮 王科科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