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哲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康复
  • 4篇卒中
  • 4篇脑卒中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康复训练
  • 3篇梗死
  • 2篇电针
  • 2篇痉挛
  • 2篇痉挛期
  • 1篇电针配合
  • 1篇电针治疗
  • 1篇动功
  • 1篇锻炼
  • 1篇穴位
  • 1篇穴位按摩
  • 1篇血流
  • 1篇元理论
  • 1篇运动功能障碍
  • 1篇运动平板

机构

  • 9篇南阳医学高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作者

  • 9篇卢哲
  • 2篇王洁
  • 1篇周文珏
  • 1篇许梦雅
  • 1篇蔡西国
  • 1篇贾杰
  • 1篇吴雄文
  • 1篇高萍
  • 1篇张琳
  • 1篇何苗
  • 1篇石小霞

传媒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脑卒中偏瘫(痰热内闭证)患者康复训练期间服用羚角钩藤汤的效果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痰热内闭证)患者在镜像神经元理论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羚角钩藤汤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运动、自理能力和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5月1日—2023年3月31日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痰热内闭证)患者100例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法分为常规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常规组进行镜像神经元理论康复训练,实验组进行镜像神经元理论康复训练+羚角钩藤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 meyer assessment,FMA)、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常规组的76.00%(P<0.05);实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SDS评分、SAS评分、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常规组,FMA评分、ADL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痰热内闭证)患者在镜像神经元理论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羚角钩藤汤治疗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中医症状、运动、自理能力,促进患者疾病恢复,调节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恢复患者血液流变学,可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王洁卢哲李原浩赵辰方艳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羚角钩藤汤自理能力
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0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0例脑卒中伴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上下肢肌力评分、上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巴塞尔指数(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均降低,但上下肢肌力评分、FMA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医证候及运动功能,提高其肌力水平及生活能力,并能改善神经缺损症状,效果显著。
方艳卢哲
关键词:穴位按摩
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治疗。观察组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FM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著。
卢哲
关键词:脑梗死痉挛期康复训练电针
认知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康复效果。方法 60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没有实施认知康复训练,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实施认知康复训练。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试(NCSE)量表、画钟试验(CDT)、Barthel Index法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NCSE评分、CDT评分、Barthel Index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卢哲
关键词: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康复训练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座椅,座椅包括椅座,椅座上固定有靠背,椅座的下方固定有前椅腿和后椅腿,前椅腿之间固定有横梁,横梁上固定有两根滑杆,滑杆的前端固定有支架,每根滑杆上均设有一块滑块,两块滑块之间插入...
卢哲
文献传递
针刺结合运动平板改善免疫抑制大鼠的免疫功能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针刺结合运动平板改善免疫抑制大鼠的免疫功能。方法实验采用清洁级健康3月龄雄性Wstar大鼠100只,将其分为五组(空白组,模型组,治疗I组、治疗Ⅱ组、治疗Ⅲ组),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其他各组均采用注射环磷酰胺溶液作为建模方法,制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模型组不作特殊处理,其中治疗组分别采用运动平板、针刺(分别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综合二种手段(治疗Ⅲ组)进行治疗,针刺三里、关元、三阴交,运动平板采用运动平板进行。通过对一般状况的观察,模型体重的变化,脾脏指数的测定,体液免疫指标(血清IgA、IgG、IgM的含量)和细胞免疫指标(CD_3^+、CD_4^+T细胞的数量)的检测,研究针刺,康复锻炼以及综合针刺及康复锻炼对免疫抑制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Ⅲ组对免疫抑制大鼠一般情况的改善优于模型组和其他治疗组;上述各治疗组的免疫抑制大鼠体重增加明显优于建模组;三种治疗方法都能改善免疫抑制大鼠的脾脏指数,但治疗Ⅲ组对免疫抑制大鼠脾脏效果的明显,作用效果优于治疗Ⅱ组和治疗Ⅰ组;治疗Ⅲ组的免疫抑制大鼠IgA,IgG,IgM均提高显著,且效果更尤于两种方法的单一应用;三种治疗方法均能提高免疫抑制大鼠CD_3^+、CD_4^+T细胞的数量,治疗Ⅲ组最为明显。结论针刺结合运动平板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大鼠的免疫功能,效果明显优于应用单一治疗方法。实验积极探讨有利于利用针刺和运动平板来改善免疫功能低下机体的免疫功能,为其运用于临床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卢哲贾杰吴雄文张琳石小霞何苗
关键词:针刺运动平板免疫抑制
功能性电针配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功能障碍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功能性电针配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脑卒中伴功能障碍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Bobath技术治疗,治疗组给予功能性电针配合Bobath技术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功能性电针配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功能障碍,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卢哲许梦雅
关键词:痉挛期BOBATH技术
通脉化瘀方内服结合定向透药技术在脑卒中上肢偏瘫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分析通脉化瘀方内服结合定向透药技术在脑卒中上肢偏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卒中上肢偏瘫患者共8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试验组采用通脉化瘀方内服结合定向透药技术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上肢功能[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以及血流指标变化。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WMFT评分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WMF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与各项血流指标水平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中医症候积分与血流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化瘀方内服结合定向透药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卒中上肢偏瘫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患者上肢功能与血运情况。
卢哲高萍王洁赵辰方艳周文珏余雪蔡西国
关键词:卒中肢体功能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病情稳定情况下尽早实施康复训练,患者从发病到开始实施康复训练时间<3 d。对照组患者病情稳定后,从发病到实施康复训练时间>3 d。采用全脑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0 d的脑血流情况进行测定,测定患者的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的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其脑血流,尽早恢复脑功能,效果显著。
卢哲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训练脑血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